黃雄軍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880)
在高職高專的課程教學里,部分課程以理論教學為主,實操部分較少。數控技術應用課程是一門工學一體化課程。采用新教學模式對高職數控技術應用課程改革分析,引入多媒體融入課堂教學,優化學習環境及課程教學方法到教學課程里,實現信息化教學,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數控技術應用課程的興趣,這對研究數控技術應用課程的教學有著重要作用[1-2]。
高職高專的數控技術應用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理論課程。教學過程根據項目教學要求結合實際產品加工數控技術方法加以分析與教學,這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控技術的興趣[3]。
數控技術應用課程作為機械類專業的人才素質與專項技能培養的專業課,包括一系列數控技術的原理和方法、工藝的設計方法、品質管理、數控機床維修等專業內容。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不足,引入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師生共同作用的新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4]。這就需要對機械類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革。在高職高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前提下,多引入機床零件加工實際案例,縮短理論學習課時,增加設計實際操作學習環節比重,使得數控技術應用課程設計適應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改革。
按照數控技術應用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里的要求,結合學情,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采用多媒體結交課堂教學設計。考慮到要將傳統的板書教學與數據時代的電腦加裝投影匹配起來進行教學優化設計[5]。因此,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參與課程教學為主要角色活動,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目標,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與學生共同解析問題,引導學生銜接課程目標,使得數控技術應用課程教學能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環境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需要提升,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向心力,故采取優化學習環境來促進該課程的教學,如下頁圖1所示。從圖1 可看出,能讓學生在學習數控技術應用課程中之余,從教學項目中的理論學習到實訓設備(如機床產品加工操作設計) 過渡,還能一邊在資料區查找相關數控技術應用資料,以解決問題。教師可在移動白板分析學生提出的問題,還可以和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提升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正確引導學生明辨求真,培養學生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

圖1 學生的學習環境圖
在學習環境優化方面,教師可以提供豐富的課程教學資源給學生去檢索數控技術等專業的相關信息。教師可以設計線上答疑平臺,及時回復學生課后所遇見課程學習疑問,關注學生學習生活,讓學生感受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在一定程度,資料區的信息設備平臺促進了教學信息化發展。教師也要考慮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思維,拓展解決技術問題能力。教師可以一起參與學生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主動學習的快樂。同時,教師的教學經驗得到了積累,學生的數控技術領悟力得到了增強,專業能力得到了加強,提升未來崗位就業的競爭力,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培育。學習環境的優化讓課程教學達到較好的效果,以實現課程工學一體化教學。
數控加工技術基本原理是更好展開學習數控加工技術的前提條件。基于項目導向教學法是由角色扮演、任務驅動及崗位教學三大部分組成。數控技術應用課程是要基于項目導向教學法設計課堂,如圖2 所示。

圖2 課程教學方法圖
首先設置好教學場景,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數控加工技術的基本原理、方法,善于思考問題,以創新思維貫穿于數控技術學習的整條線。在優化學習環境基礎上,學生能積極參與每個產品的數控加工技術教學項目里,樂于學習。課前,教師可以布置教學任務,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由數控產品加工任務驅動學生如何學習,增加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要實施分組教學,采用討論法分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崗位學習,做到實操實訓和數控加工技術基本原理相統一。再者,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市場消費者所需的零件產品外觀工藝銜接數控加工技術學習,使得數控技術對接實際工作,實現人崗深度融合,擴大高職學生專業視野,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及職業素養。根據實際情況,教學活動可靈活采用基于項目導向教學法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相結合,旨在為了課程教學實施起來更順暢,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除了圍繞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外,教學項目的設置要與企業崗位需求一致,學生利用計算機輔助軟件繪制圖紙,然后應用模擬仿真技術,實現在線模擬加工零件產品的過程,在實訓環節中打造高質量產品,滿足市場消費者的需求,促進數控技術的應用。
課程教學需服務企業的工作需求,課程教學協同企業人才需求,需要呈現出數控加工中心制造零件產品的學習意境。課程教學方法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云制造等現代前沿自動化制造技術,使得數控技術課程職業教學方式跟著時代發展步伐更加靈活,不斷轉變教學形式,以滿足學生對數控技術認知需求。
傳統課堂教學實行途徑是通過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教學方式。為了優化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應利用多媒體融入課堂的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環境與方法,踐行了課程教學的初衷,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6]。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多媒體融入課堂屬于信息化教學,課程教學活動的展開更靈活自如。借助多媒體課堂教學平臺,學生對數控技術有更好地認知,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及專業修養。基于多媒體融入課堂教學和黑板教學兩種教學模式,采用樣本為35 人進行了實際教學試驗,實驗數據對比,清晰驗證了新模式教學更具有優越性。從實際出發,教師要全面系統的調研當地企業職業崗位,增強課程教學內容匹配企業崗位需求的面向性,要針對性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新模式,充實信息化教學資源,服務于學生,建構職業信息化教學規劃,致力發展現代職業信息化教學,力爭高質量建設職業教書育人事業。
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上課氛圍、協作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提升。多媒體融入課堂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養成愛好學習的習慣。高校要定期開展的數控技術加工競賽,接軌更高一級的賽事,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培養現代創新型職業技術人才。
從兩種教學模式可以看出,多媒體融入課堂教學優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多媒體融入課堂教學后,學生期末考試及格率為98.1%,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期末考試及格率為88.6%。前者比后者高出9.5 個百分點。這表明了新教學模式更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有了提升。教師要努力朝著信息化教學、數字化教學方向發展,做好信息化數據管理服務工作,為職業教育發展貢獻力量。
文章通過對高職數控技術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的分析,探析了多媒體融入課堂教學,以及通過實驗數據驗證了多媒體融入課堂教學新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新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對課程專業知識的學習比在傳統課堂上的學習更為主動。學生能以項目任務為目標,主動查找資料去解決產品加工數控技術問題,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這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及解決工程技術難題的能力,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數控技術應用課程的效果。另外,讓學生對未來數控技術所匹配的崗位有一定了解,熟悉相關操作,適應就業市場需求,以便將來更好地就業,提高學生崗位就業率。基于新教學模式的高職數控技術應用課程改革分析對展開進一步研究數控技術應用課程的教學改革具有積極作用,也更好地為其他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