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 探討“互聯網+”時代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在高職生化檢驗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20屆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招收的90名高職生化檢驗學員作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5名。對照組學員接受傳統教學法,觀察組學員接受“互聯網+”時代MOOC教學,比較兩組學員的學習成績、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效率。結果? 學習結束后,觀察組學員總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學員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掌握能力、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互聯網+”時代MOOC在高職生化檢驗課程教學中具有較好應用價值,值得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高職生化檢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0020-02
生物化學檢驗是一門為預防、診斷、治療人體疾病和評估人體健康提供信息的一門科學,它主要涉及生理學、化學、病理學、組織學、臨床醫學等多個學科,是集醫、理、工等眾多學科為一體的獨立應用性學科,這就對該學科的學習及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1]。傳統的生化檢驗教學主要為“一言堂”注入式教學模式,主要依靠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是以“教師為絕對主體”,學員對教學內容興趣不高,積極性普遍較低,嚴重影響教學質量,使學員學習效率與問題解決能力大大降低,學員知識掌握能力欠缺,導致學習成績差。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生化檢驗課程的教學計劃,勢必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否則將難以完成教學計劃。
“互聯網+”教育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及互聯網科技平臺,與傳統教育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互聯網+”教育將會使未來的一切教育與學習活動都圍繞互聯網進行,教師在互聯網上教,學生在互聯網上學習,“互聯網+”教育模式不僅對教學技術進行改革,同時還對傳統的教育機制、教育觀念進行改革[2]。而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3](MOOC)是在“互聯網+”的時代下開展的一種遠程網絡課程,學員的學習狀態明顯改變,學習資源越來越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不再僅限于教材,還可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得更多的優質學習資源,另外學生學習時間也不僅限于課堂上,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去學習知識,可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平臺去獲得豐富的生化檢驗知識[4]。自2012年MOOC在全球興起以來,世界各國爭相開展,國內許多高校紛紛加入MOOC的隊列,并取得一定成果。本研究探討“互聯網+”時代MOOC課程在高職生化檢驗課程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屆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招收的90名高職生化檢驗學員作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5名。對照組中,男21例,女24例;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46±1.52)歲。觀察組中,男22例,女23例;年齡17~23歲,平均年齡(20.23±1.80)歲。比較兩組學員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學員接受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首先對教學內容進行備課,將課堂所講授的內容進行歸類,以方便教學,課堂上教師講授生化檢驗教學知識,學員認真聽講,遇有不懂之處詢問老師。
觀察組學員接受“互聯網+”MOOC教學,首先教師將教學內容以單元為單位制成碎片化課件,并設計出隨堂測驗、單元測試、單元作業以及討論區等模塊,學員可以自由、自主地反復學習教學內容。課堂結束后可進行隨堂測驗,讓學員隨時了解知識掌握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單元課程結束后可進行單元測驗、單元作業,讓學員自主完成作業,鍛煉學員學習獨立性,大大提高了學員積極性,疑難問題可通過討論區與同學和教師溝通、討論學習,增加師生交流,教師逐漸成為學員的引路者。
兩組均持續進行1個學期教學。
1.3? 觀察指標
①課程結束后,以試卷的形式對學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90分為優,70~89分為良,60~69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差,計算學員優良率。優良率=(優+良+合格)例數/總例數×100%。②課程結束后,以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員學習情況,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掌握能力、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采用百分制對各項指標進行評價,得分越低提示教學效果越差。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員學習結束后優良率比較
觀察組學員的總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學員調查問卷結果比較
觀察組學員在學習興趣、學習效率等方面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當前,互聯網技術已經融入社會各個領域,教育業正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實現自身變革。MOOC的產生和發展加速教學模式的改革,其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最具代表性的教學方法。MOOC是一種大規模開展的在線課程的獨特教學類型,具有規模大、開放、在線三個特點。規模大主要體現在動輒上萬的學習人群;開放主要體現在MOOC的學習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任何人只要有興趣均可免費的學習;在線則體現在MOOC的教學在互聯網上進行,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5]。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學員學習結束后,觀察組學員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習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互聯網+”時代MOOC在高職生化檢驗教學中具有較高價值。
在設計MOOC課程時,根據當今學員的學習特點,將繁多的教學知識點進行碎片化分割,然后將碎片化知識點制成視頻上傳至MOOC,學員可根據自己學習時間進行學習規劃,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既節省學員學習時間,又方便靈活。短小精悍的碎片化教學有助于學員對學習知識的記憶,提高學員學習效率。另外,課后學員還可通過隨堂測驗、單元測試了解對檢驗知識的掌握程度,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反復學習、練習,提高學員積極性和興趣。遇有疑難問題,學員可將疑難問題匯總在討論區,與同學、老師進行討論,增加師生、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提升學員溝通能力,鍛煉學員的問題解決能力,從以往的教師為主導轉變為學員為主體,教師針對學員的問題作出解答,讓教師逐漸轉變為學員的輔助者、引路者,提高檢驗教學質量[6]。本研究結果顯示,實習結束后,觀察組學員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知識掌握能力、溝通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均得到明顯提升,且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互聯網+”時代MOOC能夠明顯提升高職生化檢驗學員的學習效率及成績,滿足該學科的學習要求。
綜上所述,網絡在教學中的應用對傳統教學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戰,而“互聯網+”時代MOOC課程在高職生化檢驗課程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明顯提升學員學習效率,滿足該學科的學習要求,凸顯了其在教學中的顯著優勢。
參考文獻
[1]杜尚珂.PBL教學法結合翻轉課堂應用于臨床生化檢驗實驗教學中的作用[J].中華養生保健,2020,38(8):27-28.
[2]饒富蘭,李英杰.“互聯網+”健康教育模式示范基地的構建及應用推廣[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6):818-820.
[3]陸瓊,賈中偉.MOOC教學在臨床實驗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調查[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5):107-108.
[4]肖玉潔,黃立中,宋煒熙,等.慕課在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醫教育,2020,39(1):35-36.
[5]柴曉云,汪亭,金永生,等.互聯網+教育時代背景下運用翻轉課堂優化有機化學教學[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4):615-616.
[6]江玉,張文慧,董芳輝.基于“互聯網+”的立體化教學對急診低年資護士考核成績、病情分級能力及主動學習能力的影響[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20,19(10):1232-1236.
作者簡介:杜尚珂(1989.2-),女,漢族,籍貫:河南省安陽市,碩士研究生,中級檢驗技師,研究方向:醫學檢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