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 研究探討護士主導的分組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山東省壽光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遵循奇偶次序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4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護士主導的分組管理模式進行護理。對比兩組護理結局。結果? 研究組干預后的血鉀、血鈣、血磷、白蛋白達標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期間的不良事件(感染、狹窄、裂管、血栓)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血液透析護理中實施護士主導的分組管理模式,可提升血液透析效果,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提升護理滿意度,更具應用價值。
關鍵詞:護士主導的分組管理模式;常規護理模式;血液透析;不良事件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45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0080-03
血液透析是迅速清除人體內多余水分與毒素的有效治療方案,也是臨床用于治療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等嚴重疾病的首選方案,可有效維持機體腎臟功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1]。但臨床發現,多數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長期治療,才能保障生命安全,提升臨床治療效果。血液透析長期治療,會誘發營養不良、磷鈣代謝紊亂等多種不良現象,最終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2]。為改善這一情況,臨床主張改進現有護理方案,提升血液透析護理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從而改進患者的生存狀態,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護士主導的分組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護理管理方法,適用于危重癥患者,主張根據患者病情實際變化與臨床表現,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干預,提升臨床治療效果[3-4]。基于此,本研究對比分析不同干預模式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山東省壽光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遵循奇偶次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4例。研究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47~69歲,平均年齡(58.36±9.12)歲;其中糖尿病腎病、急性腎衰竭、慢性腎炎患者分別為18例、15例、11例。對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48~69歲,平均年齡(58.57±9.20)歲;其中糖尿病腎病、急性腎衰竭、慢性腎炎患者分別為20例、15例、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滿足血液透析指征;②患者血液透析時間1個月及以上。
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②中途轉院治療。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生命體征監測,做好無菌干預,積極進行消毒管理,積極做好管道護理,記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臨床表現與體征變化。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士主導的分組管理模式:①創建護理管理小組:選取醫院血液透析室護理工作年限3年及以上的護士10名為小組成員。然后將10名護士分為5組,每組2名護士。再選取血液透析室護理工作年限10年以上或是高級責任護士5名為小組長,每1名小組長帶領2名責任護士。同時,每個小組必須配備1名心理治療師、血液透析專業醫生以及營養師等專業人員,結合血液透析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并改進現有護理方案,提升實際護理質量。每個小組同時負責2~3位血液透析患者,保障患者的護理完整性與連續性。②制訂并實施護理培訓:組成小組后,明確每名小組成員的實際能力與護理技巧,制訂符合小組成員各方面能力的培訓活動,組織小組成員進行統一培訓,強化小組成員對血液透析護理知識、技能的掌握水平,培訓內容有護理風險隱患、營養狀況評價指標、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診療、血液透析并發癥預防性措施等等。制訂培訓活動方案后還需制訂考核機制,組織每一名護理人員參與相應考核,考核通過的小組才能進入臨床提供相應護理工作。保障護理的基本質量。③階段性匯報:血液透析室每月月末開展護理會議一次,會議內容以臨床護理中新發現的護理隱患、護理問題、改進方式等為主,每個小組還需如實上報所負責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發生原因以及應對措施等等。形成良性循環,不斷改進護理中的問題,不斷提升護理效果。
1.4?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血鉀(正常值:3.5~5.5 mmol/L,達到正常值范圍則納入達標范圍)、血鈣(正常值:2.25~2.75 mmol/L,達到正常值范圍則納入達標范圍)、血磷(正常值:0.97~1.61 mmol/L,達到正常值范圍則納入達標范圍)、白蛋白(正常值:40~60 g/L,達到正常值范圍則納入達標范圍)達標率、不良事件(感染、狹窄、裂管、血栓)發生率、護理滿意度評分(采用醫院自制調查問卷獲取,調查問卷中共有10個題目,均與患者接受的血液透析護理相關,每個項目有是、尚可、否3個答案,回答為“是”或“尚可”得10分或5分,回答為“否”則得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由護士進行統計匯總,達標率=達標例數/總例數×100%,不良事件發生率=不良事件總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數據計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療結果比較
研究組干預后的血鉀、血鈣、血磷、白蛋白達標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干預期間的不良事件(感染、狹窄、裂管、血栓)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均填寫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評分(90.32±5.44)分,高于對照組(80.04±5.0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3.223,P=0.000)。
3? 討論
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血液透析的應用頻率逐年升高,應用有效性與安全性也逐步提升。但因采用血液透析療法治療的患者病情嚴重、身體虛弱、免疫力差,治療期間發生并發癥與不良事件的概率較高[5-6]。并發癥與不良事件的發生,不僅會給患者身體造成嚴重打擊,還會給患者心理造成一定陰影,甚至會降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最終影響整體治療效果。常規護理模式并未全面統計血液透析護理中存在的各項護理隱患,在發生不良事件后,護士憑借著自己的護理技能與護理經驗解決相關不良事件,解決效率偏低,不良事件的發生也會給患者身心造成一定影響[7]。
護士主導的分組管理模式是現今應用頻率比較高的一種護理模式,臨床具有較高的護理質量。這種護理模式重視護士本身的業務能力,主張定時指導護士進行培訓,逐步強化護士各項護理能力。再者,這種護理模式要求對患者病情實施詳細評估,明確患者具體病情,基于病情分級實施護理管理,滿足不同病情患者的護理需求,提升護理的針對性。此外,這種護理模式要求護患雙方定時進行評估、反饋,可輔助臨床明確不同患者的不同護理時期情況,可不斷優化現有護理方案,不斷提升臨床護理治療,滿足不同患者的個體化需求。梅蓓等[8]的研究指出,在血液透析護理中實施以護士主導的分組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出血、血栓、功能不良與裂管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可提升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紅白蛋白、肌酐與體質量水平,護理效果顯著。本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中研究組干預后的血鉀、血鈣、血磷、白蛋白達標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干預期間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血液透析護理中應用護士主導的分組管理模式,可獲得顯著效果,更具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Vahid Naseri-Salahshour,Mahbobeh Sajadi,Ahmadreza Abedic, et al.Reflexology as an adjun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management of nausea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2019,36:29-33.
[2]鄺炎輝,張立力.分組管理模式對糾正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礦物質和骨代謝紊亂的影響及相關因素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20,38(1):47-49.
[3]蕭遠英,李蕓,胡秀梅,等.以護士為主導多學科參與的分組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7):55-57,70.
[4]鄺炎輝.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因子Ⅻ和D二聚體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7,23(1):162-163.
[5]胡秀梅,李蕓.分組管理模式對減少血液透析患者發生透析中低血壓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4):341-343.
[6]蕭遠英,李蕓,王立平,等.分組管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維護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9):784-787.
[7]李蕓,鄺炎輝,胡秀梅,等.分組管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穿刺點滲血發生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6,29(7):979-981.
[8]梅蓓,張登峰,巨曉華,等.分組管理模式在動靜脈內瘺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4):58-60.
作者簡介:于月鳳(1976.7-),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濰坊市,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