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芹 朱成偉



摘? 要:目的? 探討中醫護理在熱敏灸聯合益腎強骨方治療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腰背痛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棗莊市嶧城區中醫院收治的200例OP腰背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成兩組。其中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患者均遵照醫囑給予熱敏灸聯合益腎強骨方治療,對照組常規護理,研究組中醫護理,兩組干預前后NRS(數字疼痛評分量表)評分、中醫癥狀積分、負面情緒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后NRS疼痛評分、中醫證候總積分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P<0.05),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骨質疏松癥腰背痛患者應用熱敏灸聯合益腎強骨方治療的效果確切,加之中醫護理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減輕患者疼痛,緩解患者癥狀,改善患者負面情緒。
關鍵詞:骨質疏松癥;益腎強骨方;熱敏灸
中圖分類號:R6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0087-03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屬于臨床常見疾病,該疾病的發生一般由多種因素導致,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其中,老年人群為高發人群。OP隨著年齡的增加,會出現生理性的病變,其主要特征為骨量減少,骨密度減低,患者的骨組織結構發生異常,進而患者出現疼痛,駝背,身高變矮等癥狀,如果不及時進行糾正,就會容易發生骨折,后果嚴重[1]。其中腰背痛是OP最主要的臨床癥狀之一。OP腰背痛癥狀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對其及時的預防及治療十分必要。此外,老年患者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尤為關鍵。本研究主要探討中醫護理在熱敏灸聯合益腎強骨方治療骨質疏松癥腰背痛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來自于棗莊市嶧城區中醫院門診及病房的OP腰背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參照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學科組制定的《骨質疏松學》[2]確診。共納入200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成兩組,組別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100例,在研究過程中,完成整個療程的患者共187例,研究組95例,男58例,女37例;病程2~16年,平均病程(6.57±2.35)年;年齡48~68歲,平均年齡(56.23±4.26)歲。對照組92例;男56例,女36例;病程3~17年,平均病程(6.61±2.13)年;年齡49~69歲,平均年齡(56.32±4.30)歲。兩組上述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院內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DXA)測定骨密度(BMD)的T值≤-2.5標準差(SD)者;②臨床主要癥狀為腰背痛、骨痛,次要癥狀為腰膝酸軟、畏寒喜暖、肢體倦怠無力、耳鳴、納少、腹脹、大便溏薄或久瀉不止、小便頻數、夜尿多、舌淡苔白、脈弱無力者等。
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②患有內分泌代謝疾病者(包括糖尿病,慢性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原發性骨髓瘤,惡性腫瘤骨轉移等);③近3個月內服用激素、皮質類固醇、肝素等藥物者。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遵照醫囑給予熱敏灸聯合益腎強骨方治療,①確定施灸的穴位:腎俞、脾俞、大椎,腰陽關;大腸俞;秩邊穴;委中穴;腰背部阿是穴。循經來回灸,利用回旋灸、雀啄灸、溫和灸手法。②益腎強骨方:熟地黃、紫河車、云苓、川斷、補骨脂、骨碎補、絡石藤、川芎、黃精各12 g,山藥、山萸肉各15 g,牡丹皮、澤瀉、木瓜各9 g,龜甲、天麻、龍骨、牡蠣各10 g。水煎取汁400 mL/劑,1劑/d,分早晚溫服。4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治療3個療程。
1.3.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在灸的過程中,隨時詢問患者的感覺,協助尋找熱敏點,以及有無燙、痛的感覺,及時調整艾條與皮膚的距離,防止發生燙傷。
研究組給予中醫護理,即①情志護理:采用以情勝情法、移情療法等方法疏導患者負面情緒。以情勝情法主要是通過運用中醫五行模式,“情志相勝”為理論,以一種情志將另一種情志抵消,以此消除負面情緒,主要為思勝恐、恐勝喜、喜勝悲、悲勝怒、怒勝思。移情療法就是利用運動、言語誘導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以此減輕患者負面情緒。②膳食指導:告知患者多攝入一些優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食物,禁飲酒、茶等刺激性飲料,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針對肝腎兩虛型患者來說,應以溫補腎陽食物為主,如黃豆豬骨湯;針對氣滯血瘀型患者來說,應以活血通絡食物為主,如海帶排骨湯。
1.4? 觀察指標
①NRS疼痛評分:采用數字量表(NRS)疼痛評分法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程度予以評定,總分為5分,評分越低,疼痛程度越輕。②中醫癥狀積分: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的骨痹及中醫診斷學中腎虛脾虛的病癥診斷標準。辨證為脾腎兩虛證;主癥:骨痛,腰背痛;次要癥狀:腰膝酸軟、畏寒喜暖,舌淡苔白等,各項總分均為5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癥狀越嚴重。③負面情緒:應用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情緒進行評價,以50分作為臨界值,對抑郁情緒以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價,以53分作為臨界值,分值越低,負面情緒越輕。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7.0軟件對本文的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NRS疼痛評分比較
相較于干預前,干預后兩組患者NRS疼痛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中醫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積分
相較于干預前,干預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總積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負面情緒比較
相較于干預前,兩組患者干預后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OP屬中醫的腎虛、骨痹、骨痿等病證范疇。其主要病機為腎虧、脾虛、骨枯。根據“腎主骨、藏精、精生髓營骨”的中醫基礎理論,肝腎虧虛、氣滯血瘀、經絡不通、不通則痛[4]。在臨床治療中,熱敏灸聯合益腎強骨方的效果十分確切,熱敏灸是傳統懸灸傳承與創新結合而來的一種新技術,它的最大特點是高效激發經氣、氣至病所。采用點燃的艾條產生的艾熱懸灸熱敏點穴位,激發透熱、擴熱、局部不熱遠部熱、表面不熱深部熱,艾葉可溫陽益氣固表,活血化瘀通絡[5-6]。用熟地黃、山藥、牡丹皮、澤瀉等藥合用,六味地黃補肝脾腎,三陰并補,泄濁存清,三泄而降相火,補瀉兼施;加黃精和血肉有情之品紫河車,以補腎益精、填髓養血助骨、扶正固本;龜甲、龍骨、牡蠣、骨碎補、補骨脂、川斷益腎強筋壯骨;絡石藤、天麻、木瓜、川芎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止痛、祛風寒濕邪;天麻、黃精又強壯身體以扶正;六味中山藥又補脾益氣,滲濕、護胃,且助后天生化之源,扶正而固本。諸藥合用,共湊補腎填髓壯骨、扶正固本、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功。為了進一步改善患者預后,應加強護理工作的實施。
中醫護理作為一種全面、系統的護理模式,通過情志護理、飲食護理的應用,能夠充分突出辨證施治理念,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患者合理的護理措施,從而有助于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減輕患者癥狀,緩解患者疼痛,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7-8]。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干預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熱敏灸是灸在體表,熱在體內,通過結合中藥方劑,可明顯緩解疼痛,結果中,研究組負面情緒、中醫證候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熱敏灸可高效激發經氣、氣至病所,通過穴位的傳導,促使臟腑的陰陽平衡,益腎強骨方具有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之功效,中醫護理干預可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臨床癥狀積分。
綜上所述,骨質疏松癥腰背痛患者應用熱敏灸聯合益腎強骨方治療的效果確切,加之中醫護理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減輕患者疼痛,緩解患者癥狀,改善患者負面情緒。
參考文獻
[1]高婕.對骨質疏松癥伴腰背痛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16):218-219.
[2]劉忠厚.骨質疏松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426.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5-69.
[4]李德榮.疼痛護理方案在老年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28):5347-5348.
[5]楊海峰.針灸聯合補腎壯骨湯治療骨質疏松癥30例總結[J].湖南中醫雜志,2019,35(2):72-73.
[6]黎雯,閔春華.中醫護理在老年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光明中醫,2020,35(11):1749-1751.
[7]張珉珉.骨質疏松癥病人的中醫護理[J].護理研究,2013,27(30): 3406-3407.
[8]王國榮,麻薇,成昌霞,等.中醫護理在老年骨質疏松癥中的應用[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4(1):150-152.
作者簡介:張芹(1981.11-),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棗莊市,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及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