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凌云
隨著城市化發展的不斷深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措施,能夠助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要讓這一戰略能夠得到順利的推行,需要有良好的人才儲備隊伍作為支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里提出職業院校利用教育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鄉村振興培養專業化人才。對于高職院校而言,不僅要為國家培育優質的建設者,也要注重承擔起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高職教育主要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職業人才,也承擔著十分關鍵的涉農社會責任。針對上述問題,高職院校應當關注自身的育人體系,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改良,而實施“1+X”證書制度,可顯著解決高職院校育人體系的各類問題[1]。
就目前來看,要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就是要實現“百業興旺”,鼓勵農戶發展副業,在產業升級和轉型的過程中,也催生出了一些新的崗位,對于應用型、技術型人才也提出了更多的訴求,這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全國各地“1+X”證書制度已經開始實施,而落實“1+X”證書制度則是為了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專業能力,將其切實地推廣和落地,能夠激發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考取更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此來提高其綜合素養。高職專業教學標準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融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職業養成性教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勞動者獲取一技之長甚至掌握多項技術技能成為可能,有利于培養出一大批契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將勞動力存量轉化為優質的人力資源,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快速發展。
在新時代背景下,借助“1+X”證書制度,能夠革新當前的高職教育體系,優化育人模式,當然也給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其一,對比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1+X”證書制度改變了證書的要求[2]。其二,“1+X”證書制度改變了證書的內容。而該制度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其可以整體性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通過技能培訓、理念更新,為鄉村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兼具知識和技能的優質人才,為鄉村振興戰略做出貢獻。同時在構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體系、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也不斷彰顯。
高職教育的發展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阻礙,其中包括制度、文化等。首先,因為城鄉二元結構的問題,造成了高職培養出的人才更為關注城市,忽略了鄉村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城市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快,資源更為豐富,而且具備了更為優越的基礎條件,所以大部分的教育資源也會集中在城市,鄉村地區則出現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其辦學目標是為社會、企業提供優質的技術人才,由于產業發展是以城市為主,因此,在高職院校的辦學模式上,更多地是以城市作為核心,學生畢業后大多進入城市,極少有學生愿意參與和投身到鄉村建設當中去,這也進一步擴大了鄉村地區發展的人才缺口。其次,則是文化認識發生了偏差。目前,社會上還存在“鄙農”思想,受到這一不良思想的影響,致使一些高職院校在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出現了猶豫、退縮的情況。雖然我國近年來越發重視鄉村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農村地區也因此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和發展,但一些高職教育決策者認為鄉村地區的發展雖然有進步,但是前景有限,所以在進行教育資源的分配時仍然會偏重城市,不敢將教育重心轉移至農村。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自然也無法培養出具備高素質的涉農人才。最后,因為城市和鄉村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造成了高職教育農民培訓項目無法得到順利開展。現階段,我國的高職教育對于繼續教育的關注度相對較低,資源投入也并不多,大部分的教育資源都朝著全日制的教育方向發展。為了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培育大批優質的新型農民,而這也需要傳統農民接受繼續教育。但是因為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繼續教育工作無法得到順利的開展,其效果也并不理想,無法滿足當前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需求。
就目前來看,在高職院校的整個辦學體系中,還沒有實現與鄉村振興戰略之間的深度對接。隨著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也應當緊隨時代的潮流,積極創新和改革自身的教育理念、育人模式,但就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創新意識都普遍較差,建立的專業體系、教學模式、課程模式等都是直接由本科院校照搬而來,而針對涉農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高職院校也不具備服務鄉村建設的能力。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滯后問題,也限制了其自身優勢的發揮,難以將職業教育的優勢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之中。其次,高職教育的內部管理尚不完善,這也造成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方向,部分高職教育決策者可能會誤判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導致教育質量不佳。此外,很多高職院校的招生、考試等環節,還存在種種問題,這也是影響高職院校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會導致培育出的人才無法滿足鄉村振興的要求。在有的地區,政府對高職院校的關注度不夠,在應對鄉村振興戰略的人才需求問題時,將其直接作為任務分配給了各個院校,這種方法效果并不理想。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目前的專業設置也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需求不相符,涉農方面的專業相對較少,而且也沒有完善的師資隊伍,課程體系也不健全,這也造成了在高職教育體系中,找不到服務鄉村振興的合理銜接點,這在一些非農業的高職院校中尤為嚴重,專業教師缺乏,其課程內容也和“三農”問題關聯不大,無法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鄉村發展事業。
要讓高職教育體系能夠真正地為鄉村振興提供服務,確保“1+X”證書制度順利落地,那么,高職院校就需要明確自身的育人目標,一方面,是致力于培養能夠主動為鄉村振興服務的優質人才,讓人才能夠了解、熱愛農村和農業,具備與之相關的操作技能,對此,高職院校要改變傳統陳舊的教育理念,聚焦農村和農業,致力于培育優質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對接區域的發展,了解區域在鄉村振興上存在的困難,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短板有針對性地培育鄉村振興人才,讓人才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在“1+X”證書制度的推行背景下,要鼓勵更多的人才考取多個證書,對此,高職院校需要根據自身的專業情況,明確自身的人才培育目標,針對性地構建起涉農教學體系[3]。
目前,高職院校課程體系是開放循環的體系,構建高職院課程體系的基礎就是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市場變化情況等,所涵蓋的內容也較多,包括了目標、開發、理念、設計、管理等。而在“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要適時調整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將課程開發的主要目標定位于學歷證書的獲取,并以此為基礎,實施后續的設計、實施等環節[4]。在構建課程體系時,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取也應當受到重視,在實際教學內容中添加證書考取的相關資料,高職院校可以在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基礎上開設融通課程,將該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和內容放在職業技能證書考取上。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應當積極地引入先進技術,推進線上教學的發展,為學生們提供更為豐富的證書學習資源。
在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之中,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就是具備良好實踐操作能力的人才。針對這一情況,高職院校應當及時調整自身的人才培養方式,促進產教之間的深度融合,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外,還需為學生爭取到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實施“1+X”證書制度,能夠將高職院校、企業、行業之間發展成為利益共同體,以X 證書為基礎,引導企業一同投入到鄉村建設發展工作之中,與高職院校一同培養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農業經營者隊伍和新型職業農民。高職院校可以主動聯系相關企業,開展深度合作,以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為基礎,調整專業教學內容與相關證書內容,并與社會培訓機構展開合作,搭建培訓教育平臺,實現產教深度融合。
師資隊伍是教學水平提升的基礎,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建設優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提升教師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能力。在建設教師隊伍的過程中,也要以“1+X”證書制度的推行作為核心,為教師提供關于綜合素養、專業素養方面的培訓,持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其次,要根據鄉村建設的需求完善相關的教學資源,以“1+X”證書制度為核心,根據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標準內容,對教學資源進行開發和建設,期間需要政府牽頭,高職院校與相關培訓機構合作,持續優化教學資源體系,為學生的培養和就業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高職教育也應當緊隨時代發展潮流,以市場實際人才需求為導向,貫徹落實“1+X”證書制度,調整傳統的人才培養體系,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培養更多高素質、復合型涉農專業人才,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