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東方
(棗莊職業學院醫學院,山東棗莊 277000)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互聯網絡的普及,各種不同于中國傳統的觀念、事物、言論撲面而來,致使大學生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面臨了挑戰。當代大學生一般都是獨生子女,這就養成了他們叛逆不羈、自視甚高、認為自己能夠突出、將自己定位中心等一系列的毛病,而且他們承受能力不高、心理素質相對較差、甚至生活能力都沒有、抗挫能力就更不用說了。對于這樣一代人的教育問題主要應該從思想政治教育入手,著重發揮共青團的組織力,從而幫助這個時代下的大學生重新拾得正確的、成熟的人生價值觀。為社會培養具有優秀價值觀的人才,促使他們為社會做貢獻。對此,本文將對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徑進行積極創新探索。
一直以來,共青團工作都是我黨重點關注的工作領域。自十九大之后,共青團工作更是成為黨內工作重點,習近平同志發表了一系列關于新時期下共青團工作的指導理論,為新時期下共青團的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基于黨的正確領導,高校共青團始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共青團也基于黨的需求,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增添活力。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不難發現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難以發揮效用,存在的弊端逐漸凸顯,這對于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教育目標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改革與創新。而且,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各種新型教學手段的應用,以及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均號召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進行相應創新。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下,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數量呈爆炸式增長,大學生更容易接觸外界信息。在多元化思想與價值取向的影響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較大的挑戰,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蓋范圍,都應跟隨時代發展步伐進行相應的創新,以保證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時俱進,符合當下時代的教育背景,與大學生的教育需求。
在多年的教育改革與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下,當代大學生普遍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且擁護黨的領導,關心各項政策改革。而且,當代青年大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注重自由、強調個體意識,重視自我價值的體現以及自我專業發展,對社會時事比較關心,并樂于通過網絡參與到社會問題的討論中。這在一方面為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礎。但是,從當代大學生群體特點來看,大部分90后、00后都是獨生子女,生活環境使其大部分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抗打擊能力、心理素質、生活自理能力等均比較差,而且自我期望值較高,存在不同程度的理想缺失、思想迷茫、集體觀念淡薄等問題,這些均為共青團思想政治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
自改革開放后,在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已經形成了解放思想、勇于創新、與時俱進的新局面。在這種局面下,無論是大學生還是社會中的其他群體,思想都更加獨立、活躍,而且思想活動的維度明顯增強。在這種社會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當代大學生的獨立意識、創新精神有所提升,但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互聯網讓信息即時傳遞成為可能,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多元化的價值理想、思想文化,對大學生的個人信仰、理想信念等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導致部分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出現偏頗,甚至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缺乏社會責任感,嚴重的還會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影響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由馬斯洛需求理論可知,當個體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會轉而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隨著國內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改善,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很少吃苦,這就意味著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需求更加豐富,然而部分團組織的工作方法還停留在老一套,未能與時俱進,工作方式與大學生的實際需求不符,嚴重弱化了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例如,部分共青團還習慣于按照面上情況制定規劃,而未深入剖析問題的實質,導致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再如,習慣于自上而下的指令性工作部署,而鮮少深入基層展開指導服務、習慣于“喊口號”,鮮少制定詳實有效的工作計劃。總而言之,在新時期下,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是新的形勢與挑戰,繼續沿用傳統工作方式、工作方法,難以真正發揮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作用。
之前很多高等院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夠重視,思想教育意識淡漠,導致學生對思想教育工作也不在意。一些學校認為在錯誤的思想行為出現時才需要進行教育整治,這是非常不正確的想法,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一項深埋于生活中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長期堅持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生在思想政治教學時應該圍繞學生而開展,但還是有人認為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導致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工作中去,致使大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
由于中國經濟、國際地位飛速上升,致使一些西方國家想要打壓中國的發展,他們現在就想從思想政治上入手,擊垮我國年輕一代[1]。于是他們將一些西方的觀念滲透到中國,不同制度觀念的碰撞,導致大學生不知道該樹立怎樣的觀念,造成教育工作環境的雜亂。還有就是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這就導致之前的主要工作就是適用于經濟的迅猛增長,忽略了思想政治方面的領導,造成一些迂腐封建的舊思想還深植于公民心中。其中導致教育工作環境雜亂的主要因素就是:網絡的普及。網絡的普及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在國家治理之前消極影響占主體地位,導致在網絡大環境下出現網絡暴力,色情元素,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的形成產生了不利影響。
當代大學生一般都是獨生子女,這就養成了他們叛逆不羈、自視甚高、認為自己能夠突出、將自己定位中心等一系列的問題,而且他們承受能力不高、心理素質相對較差、甚至生活能力都沒有、抗挫能力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導致大學生在思想上的偏差,而且現代大學入學門檻低,導致學校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意志力稍弱的學生就會被素質差的學生帶偏。
針對上述問題,學校教育工作者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學生日常生活中去,使各個專業的教師都能夠靈活地將優秀的思想理念融入在專業教學中去,將中國優秀思想,比如,四大人物的基本思想理念滾動展現在學校的公屏上,讓學生可以熟練掌握優秀思想[2]。在教師教授知識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做到寓教于樂,在無聲中宣揚思想理念。
在外來文化不斷想要入侵騷擾的情況下,需要加強對民族思想政治文化的建設,可以通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樣能夠推動各族文化走向國際,邁向現代化,加強文化自信,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深遠的意義。基于現實放眼未來,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建設本時代的優秀文化使之能夠得以留存。針對網絡環境混亂問題,這就需要國家加強對網絡的監管,建立一個和諧、健康的網絡環境。對于破壞網絡健康環境的行為要進行嚴厲的打擊與懲罰,實施監管優化網絡環境,引導網絡環境形成良好的充滿正能量的思想政治環境。這樣能夠讓大學生在上網娛樂的過程中還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對于大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需要大學生自己攻克,這就需要大學生在意識上進行徹底地改變,意識到應該珍惜學習時間,認真學習課程內容,認真學習政治思想教育課程,并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活動。能夠深刻意識到開展學習各項課程活動的意義,并能夠將所學思想政治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3]。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其中的優秀品質,將這些優秀品質內化,做到運用自如,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準。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學習
高等學校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還是要將共青團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擺在首位,在學生了解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將社會需要的各項素質與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行適當合理的愛國主義教育,喚醒他們對國家的熱愛,民族的熱愛。
2.建設共青團隊信息宣傳網
建設共青團隊信息宣傳網,大力弘揚國家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讓大學生時刻了解國家思想政策,以便于他們思想政治意識的形成。
3.靈活運用新媒體引領政治思想工作
現在是信息爆炸的社會,可以說大學生沒有一個不運用新媒體軟件的,學校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投身到新媒體中去,運用新媒體技術創設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入年輕人的陣地,在上邊宣傳國家的思想領導和政治方針、為大學生解答所提問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隨著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高等學校的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跟隨形勢的變化[3]。針對這一情況,高等學校共青團需要大力開展實踐活動,例如,所學專業的實踐這樣就能夠讓學生不脫離實際學習,能夠了解掌握社會的動態,鍛煉大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要著重實踐,在這過程中堅持培養優秀大學生以及優秀共青團員。
綜上所述,高等學校的共青團思想政治的教育是目前教育當代大學生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我們在改正教育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同時,積極探索創新新型的工作方式,加強共青團員綜合素質的建設,組織實踐活動,了解社會形勢等路徑,將這些都做好就會幫助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更好地實現,能夠提升工作的質量與效果,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