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高建仁,黃兵基,吳莉
(甘肅省酒泉衛生學校,甘肅酒泉 735000)
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中等教育的主要載體和承擔者,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以甘肅省為例統計,2019年甘肅省共有中等職業學校205所(不含技工學校),比2018年減少4所,招生人數76 052人,在校生186 733人,比上年減少2 313人,校均規模911人。中等職業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3 680人,生師比為13.65:1,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專任教師比例為91.37%。專任教師中約有74.62%的教師擔任過班主任,目前承擔班主任工作的教師約占專任教師的34.65%。
本研究通過對甘肅省40所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情況進行問卷調查,搜集、整理班主任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建設。
本研究圍繞甘肅省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對比研究、修改完善和歸納提煉,形成《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建設情況調查表》,對甘肅省天水衛生學校、武威市民勤職教中心、慶陽市環縣職業中專、敦煌旅游中等職業學校等40所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問卷調查。下發調查問卷400份,收回有效問卷376份,有效回收率95.24%。
調查問卷圍繞班主任年齡、性別、學歷、職稱、承擔班主任工作年限、是否“雙師型”及參與培訓情況等方面設置問題,問卷通過現場、郵寄和網絡發放和收回。
數據錄入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由表1可見:被調查中職學校中,班主任隊伍呈“兩頭小,中間大”分布,中年教師占比較大,高年資教師承擔班主任的數量呈“斷崖式”下降,班主任隊伍有青黃不接的隱憂。

表1 班主任年齡分布情況統計表
由表2可見:中職學校班主任老中青比例不均衡,“傳、幫、帶”作用發揮差,班主任隊伍中高年資、高職稱教師人數占比較低,中年教師是隊伍的主體,存在人才群體搭配不合理的問題。

表2 承擔班主任工作年限統計表
由表3可見:班主任職稱層級較低,初級職稱教師是班主任隊伍的“主體”和“中流砥柱”。基于對中等職業學校發展前景不看好,男性畢業生入職中職學校的意愿不高;大多數班主任為非師范類專業畢業,沒有系統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類課程的經歷,缺乏理論指導下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中職學校中“雙師型”班主任數量不高,個別中職學校存在兩證均無的“教師”承擔班主任工作。

表3 承擔班主任職稱、性別、所學專業及“雙師型”統計表
圖4顯示:絕大多數班主任認同開展有針對性的、高效的培訓是提高班主任教育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徑。通過對問卷調查采集到的數據進行了錄入、清洗和處理,發現培訓焦點集中在:突發事件處理、問題學生處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溝通技巧等方面。

圖4 班主任崗前培訓必要性分析(%)
近年來,我省中職學校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和較好發展勢頭,但職業教育仍然是制約甘肅省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班主任隊伍建設存在結構不合理、發展規劃不持久、培養和培訓計劃性不強、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
中職教育是“篩子下”的教育,學生基礎差、底子薄,學習目標不清,學習缺乏動力;社會不良風氣重,違反校紀校規現象屢見不鮮。因為問題學生多,學生問題頻發,管理難度大,很多教師不愿承擔班主任工作,但迫于職稱評聘、職務變動等原因被動承擔班主任工作,思想上的不情愿,導致行動上的“羈絆”,是“被安排”成為班主任成長的最大障礙。
調查數據顯示,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結構失衡,中青年班主任所占的比例過大,帶班年限集中于5—10年,男女性比例不平衡,沒有形成老中青合理的搭配,“雙師型”、中高級職稱比例偏低,班主任中缺乏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榜樣示范作用發揮不夠,整體素質亟待提升。一些學校對班主任管理不重視,對班主任的任用沒有學校層面的選拔機制,也沒有任命文件,造成班主任任用隨意性大,流動性大;有的中職學校甚至通過輪流攤派、個人要求或領導指派等方式來任用,個別教師基于職稱晉升或剛性任務而擔任班主任,“出發點”的“功利性”,導致管理中出現“隨意隨性”“被動應付”等諸多問題。
現階段,中職學校放開了招生計劃的限制,實行免試注冊入學制度,應往屆學生均可免試入學。一些地區為了提高中考升學率,對初中未畢業學生進行分流教育,大量初中階段升學無望,學習困難,思想道德存在問題的學生被動地進入中職學校。這些學生品德表現總體較差,組織紀律觀念渙散,經常性遲到早退;由于理論基礎差,到了中專因學習目標不清楚,學習動力欠缺,專業興趣淡漠,學習得過且過,課堂教學期間玩手機、睡覺、曠課等現象普遍存在;個別學生沾染社會不良風氣,抽煙、喝酒、打架,違反校紀校規,屢教不改;中職學校大多是寄宿制學校,學生遠離了父母的監管,因對學習成績無所謂,升學又無望,沒有了升學考試的壓力,成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甚至尋釁滋事。對學習的無所謂,對教育結果的淡漠,對社會責任認識得不清楚,個別學生處處與班主任對著干,甚至挑釁班主任,這些都成為班主任管理的“難點”和“痛點”。
因中職學校專業方向的影響,班主任既要具備教育教學理論知識,還要熟悉專業所涉及領域,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管理、教育和職業指導。調查數據顯示,中職學校班主任中高學歷人才較少,職稱層次較低,“雙師型”班主任比例不高。因受專業限制,部分班主任管理觀念陳舊,教育理論功底薄弱,實踐經驗缺乏,教育教學方法簡單粗暴,缺乏創造,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中職學校由于辦學方向、職業屬性所致,大多數班主任都為非師范類專業畢業,沒有系統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類課程的經歷。調查數據顯示,99.05%的班主任認為崗前培訓是必須的。長期以來,中職學校班主任培訓以滿足大多數人統一的培訓要求為目的,注重追求培訓規模和效益,這種追究集體受益,共同提高的培訓模式不利于班主任多樣化、個性化發展。另一方面,班主任培訓內容上未能體現因人而異、因專業而異的差異性,過于注重理論培訓,忽視了對實踐能力和教育方法的培養,對專業教師而言“實用性”不強。
優越的辦學條件,良好的社會聲譽,有效的內部激勵機制和穩定的發展勢頭,有利于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激發教師職業自豪感和幸福感。當班主任的勞動付出得不到應有的肯定和回饋時,承擔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內生動力就會銳減。以甘肅省酒泉市中職學校為例:酒泉工貿中等專業學校班主任津貼250元/月,值班費30元/天;酒泉衛生學校班主任平均津貼300元/月,值班費30元/天,敦煌旅游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平均津貼250元/月,值班費20元/天。班主任工作量大,壓力大,但津貼和班主任的勞動付出不成比例,導致一部分教師不愿意承擔班主任工作。
激勵制度有效實施可極大地調動班主任工作的責任心、主動性和創新性。一要提高班主任工作福利和待遇,根據班主任工作量和管理效果,給予班主任實實在在的優惠。二要改變班主任工作獎懲辦法,破除“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印象評價狀況,做到個人業績和班級實效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真正讓能管、敢管、會管并管得好的班主任在評優樹模、職稱晉升中“走前列”“得實惠”。三要制訂班主任工作崗位目標和評價指標體系,對班主任工作給予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評價,通過合理的獎懲、激勵傳導壓力,調動活力,激發創新動力。
古往今來,教師不僅肩負傳道授業解惑之職,更以教師自身品行、品性浸潤著代代學生的道德養成。而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全面發展的人生導師,其作用影響到千千萬萬個孩子的成長、成人和成才,涉及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美滿和安康,甚至關系到一個社會的和諧,一個民族的發展。因此,班主任自身素質和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成敗。當下,個別學校發生違反職業道德和師德師風的事件,嚴重影響人民教師形象,所以遴選思想素質好、師德作風優、業務能力高、奉獻精神強的教師來擔任班主任工作,加強對中職班主任教育教學態度、示范引領作用發揮和日常工作的管理、考核和評價,嚴禁無教師資格證的人員擔任班主任工作,嚴格班主任師德師風考核評價,營造班主任隊伍‘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綠色生態”。
教師培訓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是促進教師專業化隊伍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基于中職學校教育對象的特殊性,通過見習培養、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實現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促進中職學校班主任“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提升。學校要創造條件,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訓制度,通過校本培訓、班主任例會、外出學習觀摩等多種方式,創造“走出去、請進來”等機會,全面開展對班主任的培訓工作。針對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加強班主任工作基本規范、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專題培訓為內容,幫助班主任把握中職學生成長規律,不斷增強班主任的專業素養和教書育人的本領。
建立班主任隊伍督導、問責制度,健全班主任隊伍建設督促機制。對班主任的考核評估是加強班主任建設的有效手段,學校要對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指導班主任改進工作,獎勤罰懶,優勞優酬,這就必須進行考核評價。圍繞班主任基礎工作、班級量化考核、學生德育教育及班級管理方法創新等內容進行評價,采用班主任自評、學生評價、學生會日常考核和科室綜合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多方評價,堅持定性和定量的統一,全面性與差異性、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科學進行評價。實施多方評價有利于及時發現班主任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規范帶班行為,督促班主任按照培訓規劃,有計劃、有重點地對班級日常工作進行指導;加強學生對班主任的監督作用,規范班主任個人言行,減少不良行為造成的負面影響。通過評價,反饋問題,找準癥結,反省自己,形成良好的班主任工作風氣和氛圍。
學校的發展受社會、學校和師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很大,班主任心理健康問題,直接影響教育的發展。關注班主任隊伍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構建文明和諧校園。班主任要面對社會期望、家長重托、學校企盼,壓力很大,唯恐干不好,對不起家長,對不起孩子,對不起學校,于是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地工作。長此以往,很多班主任感到力不從心,身心疲憊,陷入了緊張、焦慮的境地,工作中,干事被動、應付拖拉的現象不時存在,身體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不良癥狀,出現頭痛、失眠等神經衰弱癥狀,這都直接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加強班主任的心理健康迫在眉睫,學校應定期舉辦教師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聽取名師思想報告;經常性舉辦班主任沙龍交流活動,使老師們達到釋放煩惱,共享教育快樂;鼓勵教師勤讀書、多學習,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備知識和技能;組織教師參加形式多樣的各類文體活動,豐富業余生活,釋放心理壓力,陶冶性情。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的最高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要。班主任要在教育管理中研究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在遵從教育規律、體驗教育過程、注重過程管理、追求管理實效的同時,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過程中富有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