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曾磊,朱江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金融學院,江蘇淮安 223001)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江蘇財院”)金融管理專業群2021年獲批江蘇省高水平專業群,包括金融服務與管理、金融科技應用及大數據與財務管理三個專業,其中金融服務與管理專業、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專業是江蘇省高水平骨干專業。金融管理專業群以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為抓手,構建“五進五融 人人出彩”人才培養模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施人人出彩素質教育,提升專業群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金融管理專業群人才培養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道德模范、產業教授、勞動模范、職業經理、優秀校友進課堂,通過校企、課證、理實、校社、專創融合學習,開展主題班會、學生社團等素質教育活動,實現三全育人,讓人人出彩。

圖1 “五進五融 人人出彩”人才培養模式
“五進五融 人人出彩”人才培養模式設計請道德模范、勞動模范進校任教,言傳身教,樹立榜樣,強化道德品質教育,讓學生向道德模范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勞動模范學習,遵守職業道德,執行職業規范,發揚工匠精神,做新時代奮斗者。“人人出彩”素質育人體系設計,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在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中體現出彩表現。
“五進五融 人人出彩”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五進”整合道德模范、產業教授、產業經理、勞動模范、優秀校友等因素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加深學生對職業的認識,對未來行業崗位知識能力素質的理解。“五融”融合企業、職業資格證、實訓、社會及創業資源,對學生進行系統培養。
“五進五融 人人出彩”人才培養模式“人人出彩”素質教育方案,給學生提供豐富廣闊的選擇,滿足學生個性需要,充分體現人本主義教育理論。
目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外聘教師來源單一、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高職院校一般強調聘請專業課外聘教師,較少聘請道德模范、勞動模范到校開設講座或講課。高職院校聘請畢業生到校教學的,多是20世紀80年代畢業的成功人士,而請近幾年的畢業生進課堂的比較少,年長的、成功的畢業生能夠給學生帶來成功的經驗,但另一方面也會讓學生形成錯覺,認為早期的畢業生面臨的機遇好,現在的就業形勢跟以前不同,很難達到學長的高度,如果聘請近年優秀畢業生進校園與學生交流,學生會覺得更親切,更有努力的目標。
目前高職院校金融管理專業群職業資格證書主要有全國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考試、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等,還有教育部實施的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如大數據財務分析職業技能等級、人身保險理賠職業技能等級、健康財富規劃職業技能等級,學生選擇很多,但是沒有納入課程體系,沒有做到書證融通,學生選擇考證比較盲目,通過率也比較低。
高職院校學生理論基礎知識不是太好,但動手能力、溝通能力較強,愛好較多,有各種人才;就是同一個專業也有不同方向,如金融服務與管理專業,可以有銀行、保險、證券等不同方向;同一專業同一方向,學生鉆研側重點也不同,有的學生喜好參加技能大賽,有的學生擅長社會調研等。高職院校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給學生選擇的自由度較低,學生個性不能充分展示,不能夠發揮學生特長,難以激發學生成長內生動力。
1.道德模范進課堂,彰顯榜樣力量
邀請淮安市道德模范進校園為學生做報告,有“誠實守信”“見義勇為”“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道德模范報告會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培養腳踏實地地學習和生活,道德模范的崇高品質,激勵學生向上向善。全國誠實守信模范淮安市道德模范唐真亞走進校園,為同學講述他在平凡工作崗位上的堅守,讓學生認識到目前應該努力學習,未來為祖國、為人民做出更大貢獻。中國人民銀行淮安市中心支行宣傳群工部部長、機關黨委副書記、機關工會主席,第四屆淮安市道德模范馮夢走進課堂,馮夢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驗,號召同學們做奔跑者,做奮斗者,做追夢者,向著遠山最美的風景出發!
道德模范現身教學,讓學生熱血沸騰,斗志昂揚、積極向上,堅定不移地朝著目標進發。在抗疫過程中,多名同學參加社區抗疫志愿服務,被社區表彰,金融學院團委獲淮安市“博愛青春”十佳項目獎。
2.產業教授進課堂,體現專業魅力
產業教授來自上市公司,江蘇財院金融管理專業群有三位產業教授,為金融機構高管或上市公司財務總監。產業教授進課堂,為學生專業剖析產業現狀、動態、發展趨勢及前景;產業教授進課堂,為學校帶來校企深度融合,將企業訂單班帶到學校,將企業制度文化融入課堂;產業教授進課堂為學校帶來整個團隊,企業高層、中層乃至優秀員工都有自己的特長,都可以針對自己的特長開設講座;產業教授進課堂,為學生帶來就業崗位,訂單班優秀學生企業有意向留用,學生可以正式入職企業;產業教授進課堂,為教師帶來社會服務,企業總有問題要解決,教師可以用理論知識,為企業開展理論培訓,或課題研究,服務企業,提升教師社會服務能力。
3.勞動模范進課堂,弘揚工匠精神
江蘇財院金融管理專業群邀請金融財務崗位市、省勞動模范進課堂,如省勞動模范淮安農村商業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助理電子工程師蔡媛,她走進課堂為學生講述從事農村金融工作,在轄區開展網格化服務工作,讓普惠金融走進千家萬戶的先進事跡,充分展現了她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精益求精的卓越追求、持之以恒的韌性品格、甘于奉獻的人生境界,深深地感染、激勵青年學生,立足平凡崗位,服務客戶,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4.行業經理進課堂,啟迪行業新變革
金融財務行業經理做講座,與師生座談,融入課程教學,多種形式進課堂,行業經理從自身工作內容的變遷,工作方式的變化,闡述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如金融科技在金融行業應用情況,金融科技應用對學生素質的要求,如何成長為新時代優秀的金融職業人,學生聽了深受啟發,決心學好專業知識,為做好工作奠定基礎。中央新亞百貨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李錦祥副總經理(財務總監)以親身經歷娓娓道來,向同學們描述企業財務人的成長歷程,同時也道出了財務工作發展歷程,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在財務工作中應用日見廣泛,財務人的職能已由記賬、算賬中逐漸退出,進而向分析、預算、籌資投資轉移,更堅定了學生學好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決心。
5.優秀校友進課堂,就業創業明方向
江蘇財院金融及財務專業,開設自1964年,為社會輸送大批金融財務優秀畢業生,但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包分配到雙向擇業,從雙向擇業到鼓勵創業,學生要適應就業形勢的變化,需要從學長處找到就業創業的方向,因此,近年來邀請近年畢業生進課堂,對學生學習借鑒意義更大,更有參照價值。2009屆金融專業畢業生劉旺霞進課堂,與學生交流她從一名大堂引導員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理財經理進而晉升為支行行長的親身經歷,讓學生深受鼓舞。
1.校企融合,增強體驗感
校企融合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融入項目中,融入企業實際工作,解決企業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得理論應用于實踐的體驗,認識到學習理論的價值。江蘇財院金融管理專業群與交通銀行淮安分行開展校企合作,學生定期到銀行跟崗實習,在完成實際工作過程中,學生實踐能力大大提升,學習工作信心倍增。
2.課證融合,享受獲得感
人才培養方案開設書證融通模塊,將職業技術資格證書、從業資格證書、1+X職業技術等級證書內容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學習有關課程可以參加相應資格證書考試,獲得證書,讓學生通過考試檢驗學習成果,享受獲得感。
3.理實融合,體味即時性
理實融合讓學生在學中練,在練中學,在學練中理解理論知識、掌握技能,增強學習興趣,學生邊學邊練邊積極總結,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4.校社融合,擁抱新時代
學校與社區融合,讓學生為社區服務,鍛煉學生社交能力,提升學生服務社會的水平,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更好地響應黨的號召,造就出更多有理想、有目標、有素養的新青年。
5.專創融合,激活創業夢
江蘇財院金融學院與校團委及校創新創業學院聯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設專創融合課程群,在專業課中加入創業元素,改革畢業論文方式,創業孵化項目的實施方案可作為畢業論文選題,加大對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和創新創業競賽的支持力度,提升競賽層次和覆蓋面,加強學院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為創新創業團隊配備創新創業指導老師,跟蹤指導及咨詢服務,激活同學們創新創業夢想。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培養青年學生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助推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讓每一名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江蘇財院實施“人人出彩”素質育人體系。
“人人出彩”素質育人體系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主要包括9個項目:素質講座、心理健康、公益勞動、戶外拓展、主題班會、文化活動、社會調研、志愿服務、三創活動等,學生在校期間須完成9個學分。“人人出彩”素質育人體系學分主要由團委負責組織并錄入信息系統。
“五進五融 人人出彩”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多樣化課堂教學方式,豐富課外育人途徑,拓寬學生選擇空間,激發學生求學動力,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但要讓“五進五融 人人出彩”人才培養模式高效實施,還需要各部門密切配合并建立相應制度保障,更需要靈活嚴謹的信息化手段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