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孝川
(江蘇省東海縣石湖中心小學,江蘇連云港 222302)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學校和家庭普遍重視英語學習,小學生英語語言素質逐步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逐步提高。《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即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過程?!毙W生英語口語能力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
多年來,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也在逐步提高,然而當前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仍存在一些走傳統模式,側重讀寫,從而形成“啞巴英語”的狀況。
小學生自從出生開始接觸的就一直是漢語,缺乏必要的英語語言環境。大部分小學生只是在學校學習和接觸英語,回到家里或社會上基本沒有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從而使得小學生在生活中缺乏英語學習的環境,更沒有說英語和練習英語口語的環境。
多數教師和學生都認為只要學好英語單詞、詞組、句子和知識點,考試中能考到高分就是英語學得好,小學英語試卷中往往不包含口語能力考查這一板塊,這些都導致相當一部分師生對口語能力培養重視不夠。而對英語口語重視得不夠自然直接導致小學生覺得能不能說英語不重要,進而不重視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側重于教材內容的處理,側重于知識的呈現和講解,開展口語教學的活動和方式比較單一。相當一部分教師在設計口語教學活動時,就是簡單地幾句師生問答,所問的問題往往也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對教師所提的問題和設計的活動并不感興趣,參與口語活動的積極性也不高。
PBL即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在教學領域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PBL教學模式是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在PBL模式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輔助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學習,這一模式把重點放在了學生的自主主動學習上。PBL教學模式跟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有很大不同,它的關鍵是要讓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主動學習的方法,教師主要是輔助學生學習,主要是學生自主學,而不是教師滿堂講。PBL模式強調要把學生的學習置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學習能力。
PBL教學模式的應用滿足了新課標對學生的發展教育要求,借助PBL教學模式開展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能強化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與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相比較,PBL教學模式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優勢。
①PBL教學模式能調動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學習。這一模式重新定義了師生角色,教師是導演,學生是主角,教師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和探索知識。PBL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查找資料、小組活動、成果展示等方式解決有實際意義的問題,或者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有利于調動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②PBL教學模式具有使學生要學習和解決的問題與真實的語言環境相結合的特點,這就使學生的學習更具現實意義。PBL教學模式往往從學習和解決現實的學習問題開始,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研究問題,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與小組成員的合作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并有助于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和培養能力。
③PBL教學模式能更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學習問題,從而培養學習能力的優勢。PBL教學模式在教學開始就提出問題,并以如何解決問題貫穿課堂,學生帶著有實際意義的問題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問題成為學生學習的推動力,學生對解決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更有興趣,從而在探索、判斷、比較、合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掌握知識,提升能力。
根據PBL教學模式,結合英語教學實踐可以把PBL模式下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分為六個教學環節。
第一步是教師認真鉆研教材,設計教學任務和口語話題,激發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提出的問題需滿足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目標,確保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滿足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求,同時還要能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
第二步是設計適合小學生并能激發小學生口語表達的情境,引導學生在真實化的口語情境中開展口語活動。
第三步是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分析口語話題,并查找口語話題表達需要的相關材料,如相關詞匯、短語、句型及其他所需材料,這樣就能在開展口語活動時有充分的準備。
第四步是合理分組,開展組內活動,討論解決疑難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由組長組織帶領本組成員一起完成學習內容,教師對學習小組遇到的困難要及時給予指導,幫助小組成員在活動中實現知識的遷移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第五步是組織各小組展示組內活動成果,即各小組開展匯報表演、情景劇、演講等方式展示自主學習和組內活動時學到的知識和形成的能力。
第六步是圍繞口語話題,拓展相關知識,總結相關話題的表達方式和句型,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3中的Fun time課時為例,探討基于PBL模式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實踐。具體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Magic eyes
快速閃現所學過的食物圖片,學生快速搶答。
2.Free talk
T: What does Mike have for breakfast/lunch / dinner?
S: He has...
T: Does he have a healthy diet? Why?S: ...
1. 呈現情境,導入話題
教師呈現自己一日三餐的圖片,引導學生總結教師的一日三餐。學生對教師的一日三餐情況會很感興趣,這樣能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2.了解活動步驟和要求
學生閱讀調查表和范例對話,了解活動步驟和任務。

Name Breakfast Lunch Dinner Mary some noodles a lot of rice some meat some vegetables a lot of rice some meat some vegetables
呈現上述表格,然后總結Mary的飲食習慣,即第二部分的內容。
3.師生對話,示范如何做調查
T: 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 Tim?
S: I have some bread, an egg and milk for breakfast.
T: What about lunch and dinner?
S: For lunch and dinner, I have ...
根據對話,將調查時獲得的信息填入表格中。

Name Breakfast Lunch Dinner Tim some bread, an egg and some milk a lot of rice some meat some vegetables some rice some meat some vegetables
教師示范總結剛才的調查結果:
T: Tim has some bread, an egg and milk for breakfast. He has a lot of rice, some meat and some vegetables for lunch. For dinner, he has some rice, some meat and some vegetables.
1.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已學過的有關飲食的詞匯和表達。
本單元前兩課時已學習了相關內容和句型,學生已經有了必要的知識儲備,這為接下來的環節奠定了基礎。
2.小組活動
根據學生座位和學習能力及習慣分學習小組,每組4~5人,每組一個小組長負責組織本組活動。每個組員要至少調查組內2~3個成員并填寫表格,然后在組內用自己的語言匯報調查結果。
S1: 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S2: I have ...
S1: 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S2: I have...
S1: What about dinner?
S2: I have ...

?
學生小組活動時教師巡視并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①成果匯報。調查活動結束后,各小組選擇一名代表匯報調查情況。組內同學和其他同學互相評判該同學調查做得怎么樣。
S1:Nick has some bread and a glass of milk for breakfast. He has some rice, some fish and some vegetables for lunch. For dinner,he has some noodles, some fruit and a lot of cola.
Nancy has ...
②互評互議。引導學生分別判斷這些飲食習慣是否健康,哪些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并提出適當的建議,教師適當點評。
S2: I think Nick shouldn’t have too much cola for dinner because too much cola is bad for his health. He can drink a little at a time.
S3: I think Nancy should eat some meat,fish or eggs. They are good for her health, we need them to keep healthy.
…
①小組活動。討論自己常見的哪些食物是健康食物,怎樣的飲食習慣是健康的。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開展關于實際生活問題的話題討論,這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口語運用和表達能力很有意義。
S1: Can you tell us some healthy food?
S2: Yes. Fruit, vegetables and rice.
S1: Do you think what food is healthy?
S3: I think Fruit, fish and milk are healthy.
S1: What abut you?
S4: ...
②話題拓展小組討論如何保持健康,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和輔助,并引導學生得出初步結論,引導學生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We need healthy food. We need a healthy diet. We also need exercise to help us keep healthy. Let’s work together to keep healthy.
①運用本課時所學句型采訪你的朋友,和他們探討健康飲食。
②調查家人或親友的生活飲食習慣,并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生活、飲食觀念。
③上網查找東西方飲食習慣差別的資料,了解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該教學案例的教學過程圍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主線開展教學,提出的問題具有實際意義,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問題討論、自主學習、小組活動和成果展示,并在需要時主動向教師尋求幫助,這一系列的口語教學活動自然、流暢,學生愿意學習、主動學習,學習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PBL教學模式對激發和調動小學生參與口語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小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及切實提高小學生使用英語開展交流互動具有積極的作用。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充分發揮PBL教學模式的使用價值,拓展學生資料獲取的渠道,為學生創造具有趣味性、真實性的語境,從而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口語教學活動,為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