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岱文
(青島市嶗山區曉望小學,山東青島 266105)
在當前的教育事業發展中,數學的教學方式依舊存在著多種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小學的數學教學,因此小組合作模式教學的應用變得至關重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圍繞同一個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以小組的形式展開研究和討論。通過多人合作的方式解決學習難題,在收獲知識的同時進行有效學習。在進行小組合作模式的過程中,學生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被動地位轉變為主動地位。不僅加強了學生的自主性也提升了學生的主動性。與此同時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也能夠得到提升,有助于學生思維體系的完整。在小組合作模式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現代的數學教育觀認為,教學不僅是師生的多元化教育活動,更是一種以數學教材為媒介,教師與學生相互作用的學習活動和教育理念。學生在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在提高數學能力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品質。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及教師都應當遵守師生積極參與和良好互動,達到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發展的目的。合理有效的教學活動,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應該形成教師為組織者,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育教學模式,以此達到有效教育教學的目的。學生除了接受常規的教育教學之外,還應當積極參與到實踐中,在與其他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提升數學的學習能力。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至關重要。小組合作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發展自身的合作協同能力同時能夠保證學生積極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以及懂得接受建設性的意見,總結出良好的組織形式和學習模式。小組合作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能夠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
傳統教學往往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1]。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育發展過程中,由于小學生是思想活躍、思維發散的群體,在進行積極思考的同時也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問題,對知識的理解也比較淺薄。因此在上課時,枯燥無趣的講解方式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出現上課走神以及對課程內容理解有偏差的情況發生。由于小學生無法理解教師的教學內容,因此開始在課堂上進行擾亂,對課程的正常開展造成了影響。
數學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2]。因此在具體的問題上,雖然教師在課堂上的內容一致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綜合素質的區別導致小學生不僅存在分數上的差異,在課堂上的聽課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部分學生會出現玩鬧的現象,忽略了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數學在眾多學科中,對學生具有一定的難度,若學生普遍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差,教師在教學中就應當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法保障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深度。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起到了引領作用,因此針對學生個體的差異應進行個性化的教學,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應當帶領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學習的真諦,形成對理論知識的立體化記憶以便更好地進行理解,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育發展中,數學教育著重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忽略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學生對教材的把握程度。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著重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將小組合作方式應用于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保證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正確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
在眾多學科中,數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開端[3]。對初次進行學習的小學生而言,小學數學是進行系統學習的開端。因此,良好的數學基礎奠定對學生的生活以及未來的學習都十分重要。現階段,小組合作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能夠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提升團隊協作意識,同時小組合作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小學生第一次接觸小組合作的模式,因此對小組合作的方式可能存在不適應的情況,從而造成各種問題產生,教師為了保障教學順利進行,應當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以此保證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對各個小組進行綜合的評分、加強培養學生的上進心、學習氛圍的完善都有著促進作用。
在日常的教學中,小學教師往往根據學生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小組分配。選擇用優生帶動差生的方式,堅持將成績差異較大的學生分為一組,希望以此帶動小組的整體學習氛圍。但是在實際的小組活動中,學生之間是否存在互補性,是否能夠完美配合,都對小組的整體學習效果造成影響。導致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由于學習進度不同、配合不良等,學習困難的學生最終淪為旁觀者,學習好的學生完全主導小組的學習活動,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進步。
現階段的教育教學中,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學習目標的制訂時,沒有準確對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學習的實際能力進行把握。在學習任務的制訂方面,往往會出現偏差。過難或者過于簡單的學習任務都會造成學生積極性下降,將合作學習的含義進行弱化。導致教學效果較弱,從而影響學生的綜合發展。
為了與當前新型的教育體系相結合,對學生占據教學主體地位的教學思維進行響應[4],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布置好常規的學習任務之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過問,要求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其他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和學習氛圍,共同解決學習方面的難題。
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覺得課堂評價環節的應用,不僅消耗時間而且也不具備意義。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取消了這一環節或者只是用簡單的語言對合作成果的評價進行一筆帶過。導致學生對自身沒有正確的認知,無法對自身的學習狀況進行精準的判斷,從而造成學生的學習成就感下降,對日后的學習心態造成影響,損害了學生建設完整知識結構的目標。
合理的教學小組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5]。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通過對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分析。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選擇組內同質、組間異質的方式進行小組的分工合作。對每個小組內部的權重進行合理分配,保證每個小組綜合競爭力的穩定性。在完善分組制度之后,為了避免小組內部存在矛盾,應當及時進行小組間的輪換和更替。在讓學生彼此熟識的同時在小組內得到相應鍛煉。在小組分配結束后,應當明確小組內每一位組員的責任和義務,保證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各司其職,共同完成小組任務,保障小組合作的整體質量。
在將小組合作式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育的過程中,雖然教師在其中起到了輔助的作用并未對小組合作過程進行過多參與,但是如若小組分工合作中出現了不可控因素,教師應當發揮自身的作用。在為學生提供充分討論時間的同時也應當保障學生自身的思考能力。教師可以對小組研究的內容進行提問,選擇答辯的方式,讓全班同學作為評審對每個小組的回答進行打分。教師應當對小組討論結果中的錯誤內容進行糾正,引領學生走上正確的學習道路,指明正確的學習方向,以此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創造合理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欲望,保障學生積極地加入教育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的設計時,應當將創新的觀念融入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通過課程部分的前期、中期、后期為分界線進行基礎教學。從而做到教學目的的實現以及教學印象的加深,強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綜合性。
在進行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小組學習的重點就是小組學習評價模式的出現[6]。小組學習評價模式不僅保障了小組學習過程中評價模式的完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幫助學生完善自我,樹立自信心。教師應當貫徹小組教學模式,將小組合作模式最優化,將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目標,對評價主體進行完善,對評價的方式進行改變以及對學習過程進行全面評價,保證對小組學習的效果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應用多元化的評價,發揮小組學習的最大價值。此外保障學生能夠獲得與自身學習水平相符合的評價,保證學生對自我的正確認知。完善評價模式,不僅能夠實現教學目標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對自我進行完善,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強化小組的內部凝聚力,提升小組的整體學習效果。
小組學習的開展應當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如若沒有進行良好的自主學習,學生就無法進行高效地小組學習。應當對小組學習過程中的設計和檢查進行研究,同時進行合理的分析和應用。在進行數學課教育的過程中,有效地應用預習方法進行學習,對學習內容進行重點研究和分析。學生在上課前自主進行學習和研究,將學習的目標具體化。
合理運用小組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水平,也能夠提升學習的整體效率。在對小組組員的選擇上,應當選擇能夠優勢互補、互幫互助的學員。保證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員都應該有機會展現自身的學習優勢,保障學生的發言權和參與權。在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同興趣愛好、性格迥異的小組成員也能夠進行合作交流,得到共同發展。可以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選拔小組長對學習內容進行合理分工,給予小組長一定的權利,幫助教師一同開展教學工作,對組內的成員進行監督和分工、并且對小組內的學習活動進行督促。
小組學習在數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7],還能夠強化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通過組內的探討和研究,強化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提升學生學習認識水平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能夠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觀念和溝通能力,讓小學生在教育的初級階段就將基礎打好,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為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不僅如此,小組合作能夠直觀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能夠直觀地指導學生解決問題,小組內部可以進行討論,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在新型的小組教學中,能夠規避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小組合作可以幫助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解決問題,探討教學難點,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優點,在每門課程中,由于學生的差異對待問題也會有多種不同的角度,因此教師可以在小組學習當中應用合適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各取所需,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
綜合上述全文可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在教育系統中占有較高的使用頻率,不僅提升學習的整體質量,也能為教學體系的創新和改革注入新的血液。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時,教師應當對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過程進行及時反思。第一時間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使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措施對學生小組合作模式進行普及,同時對小組合作模式進行優化,最大限度發揮小組合作模式的優點,保障學生的思維、知識和技能水平全方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