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瑞蓉
(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0)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課程的教學主要以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為主。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單調乏味,缺乏趣味性等,學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發呆走神的現象,因此需要教師進行讀寫結合教學,將閱讀與寫作進行融合,促使學生在寫作中增強對閱讀的理解,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屬于基礎性教學,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課程要更加注重閱讀、寫作能力的提升,確定好語文閱讀的教學目標,只有在教學中明確好教學目標,教學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從而順利提升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1]。
教師要認識到讀寫結合的重要性,以及結合教學的方式,使其能夠徹底地落實到教學中,促使語文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通過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知識認知水平,以此來設定目標。教師要考慮到每一個學生不同的情況,從制定小目標開始,逐漸接近大目標,要及時鼓勵學困生跟上班級步伐,帶動整體的學習信心。
語文教師作為讀寫結合的關鍵,應該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引導學生學習,完成教學目標,從根本上促進整體教學質量。學校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對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培養教師的整體能力和道德素質,提高對讀寫結合教學的正確認識,使教學更加有效,并得到一定保障。
教師可以利用閱讀仿寫來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以教材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抓住教材內容設立各種各樣的讀寫活動,擴展學生的閱讀能力,以讀代寫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
(1)單元主旨思想進行讀寫結合教學
語文教材的特點在于每個單元會根據語文內容和主旨思想設置閱讀模塊、寫作模塊、詞語模塊等訓練題組,這有利于學生的素材積累。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這些訓練素材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正確引導學生探索語文,潛移默化地發展語文能力,根據教材特點,尋找結合點,整體設計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及時獲取寫作知識,在寫作中也能及時聯想閱讀內容。
以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從單元導語入手,了解本單元的內容為說明文,因此要讓學生認識什么是說明文,理解簡單的說明文,學習說明文的書寫方式。教師可讓學生對自己最喜歡的事物進行簡單的特征描述,并且使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將事物介紹清楚。
首先,教師通過單元導語作為讀寫結合切入點,引導學生閱讀本單元提供的文章,在閱讀文章時,要對作者進行分析,知道他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且這些寫作方法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等。其次,教師可為學生設置寫作要求,并進行簡單的指導,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還能進一步促進讀寫能力的提升。
(2)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讀寫教學
語文最重要的教學素材就是課文,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目前還是有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寫作帶入,只是一味地給同學講解課本閱讀,不懂得如何滲透寫作方法,導致學生的閱讀印象只停留在聽故事,只知道文章的大概內容,卻不知道文章是如何寫成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影響閱讀教學的效果,并且對學生的學習氛圍起到了消極作用[2]。解決此問題,只需要教師將課文作為切入點,將文章的閱讀與寫作角度、寫作方法、寫作背景等緊密結構聯系框架,在閱讀中組織寫作活動,使得學生在閱讀中也能學習寫作,積累寫作方法,獲得寫作理論。
以《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為例子,在該篇文章中,作者用“等不及”“噌地一下跳起來”“夾起布料就要走”等形象地描繪了急性子顧客的急。急性子顧客多次提出要求,慢性子裁縫沒有一點不耐煩,始終在不急不慢地回應。教師可通過分角色閱讀,讓學生琢磨各個角色的語氣,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引導學生體會故事的趣味性,同時學習作者刻畫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角色的寫作手法,如何突出人物性格特點。指導學生寫出比慢性子裁縫還要慢的事件,比急性子顧客還要急的事情,并且分享給大家,從哪些句子可以讓你體會到裁縫的慢和急性子的急,分別找出來。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到作者是如何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的,還有如何梳理故事線,抓住有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師在語文讀寫教學中扮演引導者,因此必須處處落實教學方法,真真切切的在學生身邊進行指導。
(1)指導閱讀,積累語言素材
由于學生平時閱讀量不足,積累素材太少,導致在寫作時不知道該如何動手寫作,寫出來的文章簡單干枯,缺乏趣味性,更不要提各類寫作手法的運用。因此,教師在進行指導時,尤其要注重閱讀方面,并且強調文章的好詞好句的積累,為平時的寫作打下基礎[3]。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等,在課外文章內獲取更多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積累經典素材為豐富的寫作內容做好準備。
以《盤古開天辟地》為例,在此次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與故事相關的視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自主閱讀,了解故事的起因以及前后因果,同時畫出生詞生字,用自己的話描繪主人物的大概故事;抽查幾名學生表達一下自己對該故事的看法,并為學生總結以下好詞好句好段。結束之后為學生引入幾個神話故事,使其產生好奇心。教師可建立閱讀小組,布置閱讀任務,讓家長也加入監督,更好地讓學生去實現閱讀目標,積累中國神話故事,培養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為以后寫作積累素材。
(2)指導學生閱讀,積累寫作方法
教師要為學生詳細地講解瀏覽、泛讀、速讀、精讀四種不同的讀書方法,促使學生根據自我需求快速找到文章中準確的有用信息[4]。然后再要求學生對作者使用的寫作手法進行歸納總結,如文章作者選用的寫作手法、句式結構與寄托的情感等,并且要求學生對文章使用過的寫作手法句式進行摘錄,讓學生有多種素材,能夠盡快沉淀寫作表達技巧。
以《爬山虎的腳》為例子,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準備爬山虎照片或者視頻,創造生動的課堂氛圍。接著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文章,對文章的結構、運用的寫作手法、寫作的角度等進行總結,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讓理解正確的小組表達閱讀感受,教師再講解本文的文體結構,句式手法等。如文章采用“總—分”結構;本文的主要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等,將爬山虎的吸盤擬人化形容成腳,將爬山虎的細絲比喻成“蝸牛的觸角”等,從細微處出發,語言形象生動。該文章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寫作要有明銳的觀察力,要從細微處觀察。
(3)啟發想象力,指導學生續寫
豐富的想象力有助于學生閱讀與寫作的提升,小學階段處于可塑性較強,是培養學習興趣的、提高認知能力與學習能力的黃金時期,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想象力的挖掘和培養。在小學的閱讀教學中,很多課文學習完后有種意猶未盡,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學會利用續寫來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5]。首先,在續寫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情景上的引導。其次,分析課文中帶的圖畫,對故事情節和結尾進行分析,讓學生從多角度對故事進行續寫,想象人物的后續發展及變化。
以《草蟲的村落》為例子,首先,在文章大意上了解情境,從具體句式了解“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注地震動著翅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出來。”學生可以想象在這樣村落還住著什么樣的小蟲子?還有什么小蟲子會參加音樂會?如果你自己去村落會遇到什么樣的小蟲子呢?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給學生時間進行創作想象,將故事繼續發展下去,并及時糾正學生的寫作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學生的角度去進行寫作指導,促進學生將想法轉化為言語,靈活運用寫作。
(1)學會讀中批注積累語言
讀寫一直貫穿于課堂中,它應當成為小學課堂中的教學目標。讀寫教學實際并不復雜,可以從某句話開始,也可以從某詞開始,找到結合點,打開課堂內容。因此,讀中批注可以作為很好的讀寫結合時間的好方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選擇怎樣的句式批注會有利于語言積累,這種積累方式屬于零碎時的感悟記錄,其實這也就是讀寫后的“寫”,它們會轉化為學生的寫作資源。批注是兩個步驟;一是將課文獨立預習從字詞到句段的第一次批注;二是對通篇文章閱讀后的適當調整及補充的二次批注。
(2)描寫
小學生正處于寫作起步階段,文章容易出現過于簡單、沒有活力、無亮點的現象,這就需要老師在閱讀時進行寫作指導。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具備鮮明的主題,并且文筆都十分精湛,寫作手法也各有妙處。因此,將語文教材作為重點講解是很有必要的,課外閱讀應在有一定基礎上再實現,在教學時點明文章特色、寫作手法,且進行仿寫,深刻掌握寫作手法,且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如,以《少年閏土》為例,在整體通讀課文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閏土形象,抑或者概括一下閏土的性格特點,并且畫出相關句式,隨后讓學生自行描繪身邊最熟悉的人,仿照文中的表達進行肖像描繪。
(3)縮寫
縮寫也是訓練學生語言能力表達的一種方法。縮寫的基礎就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縮寫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文本內容進行全面分析,準確把握關鍵內容,據此完成寫作任務。通過簡單的縮寫任務,可以鍛煉思維整理能力以及提高寫作質量。
以《開國大典》為例,作者對這篇文章按照典禮前—典禮中—閱兵—游行這樣的活動順序來大致描繪整個活動的場景。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作者的角度去梳理文章的寫作方式,從整體上先對文章進行大致了解。其次,指導學生發現文章中的詳寫、略寫等,做到心中有數。根據課后練習,要求學生用300字縮寫文章,并且有結構、主次分明地按照一定順序展示文本內容,鍛煉學生構建文體框架的能力,為提高讀寫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4)語文讀后感寫作訓練
為保證有效地訓練學生寫作閱讀能力,教師需要不斷強化語文讀后感寫作教學。為保證落實讀后感寫作訓練能夠結合到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有豐厚的古典名著積累,篩選一些適合的書籍推薦,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瀏覽,并且有記錄筆記的習慣。如在學校舉辦“讀后感寫作大賽”引導學生讀好文章,感受讀后感寫作的趣味,提升學生學習競爭意識。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兩者之間有著密切且必要的聯系,因此,在實施教學時,教師需要立足好兩者之間的關系,通過語文課本進行教學活動,根據學生實際的認知能力以課本教材作為切入點,準確找準結合點,為讀寫夯實基礎,以讀寫過程為主,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指導讀寫寫作。通過對學生進行批注、描寫、縮寫及讀后感寫作訓練,并且結合教學內容拓展素材,啟發學生的想象力,進一步確切落實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學生的讀寫能力才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