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標
有天,孩子的老師在班群發了篇文章《家長學校(小學篇)》。看完后,腦海里慢慢浮現起孩子從呱呱墜地至今的點點滴滴……
思緒回到孩子讀幼兒園時,那時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執著地做一個奔波在家、興趣班和幼兒園之間的“車夫”。一路上聽著孩子興奮地講述在興趣班或幼兒園的各種趣事,雖是短短的一點時間,但幸福縈紆在彼此之間,這也慢慢培養了深厚的父子感情。
短短的“車夫”路途,讓我在忙碌中放慢腳步,細細體會生活的美好。因此,我經常告訴自己:在左手搬磚的同時,右手也要抱起孩子;世上沒有非去不可的應酬,只有瞬間長大的孩子。
在陪伴孩子長大的路途上,有許許多多難忘的瞬間。
每逢寒假,我都會帶孩子參加西樵青年志愿者協會舉辦的“敬老慰問,情暖百家”活動,領著他接觸社會生活、觀察社會百態、體驗冷暖真情,培養勇于擔當的責任。當看到貧困人家的墻壁上貼滿了獎狀,那就是“人窮志不窮”“知識改變命運”的最好案例,我相信,眼前真實的情景帶給他內心的震撼遠比所有的說教都更有說服力。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一直且行且珍惜且反思。生活中的每個選擇、每個行動、每個情景,或者帶來愉悅,或者帶來沮喪,或者帶來追求與渴望,都在修煉我那顆仍然不甚成熟與安定的心。我清楚地知道理論遠比現實蒼白,讀100本教育的書,再聽100場教育講座,如果缺乏實踐,仍會困頓于生活。比如我曾經無數次告訴自己:“輸分數不能輸親子感情”“分數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焦慮而缺乏堅定的睿智是做不好父母的”……可是,一路上我依然跌跌撞撞。比起其他父母的聽天由命或順其自然,我更相信歲月靜美、靜待花開。我想,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而父母的愛和陪伴是這朵嬌嫩的花骨朵最好的肥料。
作為家長,請在做父母的有效期內,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特別是他人生中那些最重要的時刻,因為,陪伴是最美的告白。同時,我也希望所有孩子都知道,世界上最美的風景是回家的路,家永遠是溫馨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