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海 曾燕彬 黃健發
廣州市海珠區寶玉直小學一直以來積極承擔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工作,但總體而言,相關工作不夠全面深入,生硬說教,效果一般。這幾年,與海珠區公辦特殊學?!獜V州市海珠區啟能學校(以下簡稱為“啟能學?!保┕餐_展的手拉手活動,引起了參與師生的極大反響。由此,我們強烈意識到,在推動學校融合環境構建的工作中,應積極與特殊學校進行合作,專業引領,開展廣泛、全面的特殊教育宣導。構建好融合教育環境,改善教師、學生及家長對特殊兒童的態度,提高對他們的了解、接納與支持程度,才能更好地落實物理環境與教育教學調整。
眾多學者認為,融合教育環境即為無障礙環境,它不僅局限于有形的物理環境,也包括無形的觀念、制度、文化和課堂教學環境。普通學校師生對特殊兒童的接納態度和認識程度會深刻影響其自我概念、行為、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及其學習表現。在經濟持續發展、條件不斷改善的情況下,促成一個無歧視、支持、接納與公平的無形環境顯得尤為迫切,而特殊教育宣導是一項重要的舉措。
通過特殊學校與普通學校聯合開展手拉手活動的方式,可同時兼顧與服務兩所學校的學生。眾多學校以志愿服務的名義開展了一些關愛特殊兒童的實踐活動,如啟能學校發起的“七校手拉手做融合”“手拉手共同參與特別升旗禮”等。另外,在實施融合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爭取外部資源支持,調動家庭、社區的參與,因而也應該關注家庭、社區的特殊教育宣導工作。
一、方法與舉措
1. 開展特教專題班會、隊課
班會、隊課是學校開展德育的核心陣地,同樣是特殊教育宣導的重要載體。學校在安排學期德育工作計劃時,注意結合學雷鋒月、六一兒童節等時機,在班會、隊課中編入以引導學生尊重他人、關愛他人為目的的特教專題教育活動。各班級在學校大隊部協助下,積極邀請啟能學校特殊教育專業教師作為校外輔導員進入班、隊會現場介紹特殊兒童類型、存在問題,分享他們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案例,然后逐漸過渡為各班主任、中隊輔導員在特殊教育專業教師的指導下,設計、準備與開展有關專題教育活動,再而變成班級學生、少先隊員在教師的輔導下組織、開展相關活動,最終促使教師進一步掌握特殊兒童教育教學知識與技能,學生主動接納與幫助特殊的同伴,并形成特殊教育宣導班會與隊課的精品案例。
2. 實施特教影視文化教育
影視觀賞既是一種休閑活動,也是文化與精神傳播的重要途徑,廣受學生歡迎。特教題材的影視教育為提升特殊教育宣導效果、推進學校融合教育環境建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學校積極收集及挑選一批優質特殊教育影片,包括《海洋天堂》《阿甘正傳》和《良醫》等,通過托管時光、課后作業、親子活動等形式組織學生觀看,同時結合語文教學活動,讓學生撰寫觀后感,引導他們感悟影片所蘊含的知識與精神。
3. 推行融合教育繪本閱讀活動
委托啟能學校有關專業人士精心挑選一批與融合教育相關的繪本,包括《不一樣的朋友》《小熊維尼》以及《疤小子》等,主人原型涵蓋自閉癥、視障、聽障以及肢體障礙等不同類型的特殊兒童,結合語文藝術月、晨讀、親子閱讀、戲劇表演以及小組討論等形式,讓學生閱讀分享相關繪本,幫助他們在自然的情境中體會特殊小伙伴的各種不便,學習接納并關懷特殊小伙伴。
4. 組織開展普特手拉手活動
近年來,通過“海珠區中小學手拉手做融合”項目,學校積極聯合啟能學校共同輔導兩校師生、家長義工以及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策劃、準備、組織和參與豐富多彩的社區志愿實踐活動,如慰問困難家庭、探訪養老院、迎春花市義賣以及垃圾分類宣傳等,以此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以及志愿服務意識,進一步推動學校融合教育環境的構建。
5. 開展特殊教育專題宣傳工作
學校利用宣傳欄、班級墻報等,開展了特殊教育專題宣傳工作,分享同學們參加有關活動的心得體會,通過學校公眾號、企業微信等新媒體對活動進行宣傳報道,以此進一步擴大影響力,促使更多的師生、家長關注并關愛特殊兒童。
二、取得的成效
1. 初步探索出學校特殊教育宣導模式
通過綜合調研和行動研究,形成了一些特殊教育宣導的有效策略,積累了相關經驗。例如通過主題班會課引導學生尊重他人,幫助他人;通過紅領巾廣播站與電視臺分享學生特教影片、融合教育繪本觀后感,進一步營造支持融合教育的氛圍;設置友愛互助崗,激勵學生在服務他人的行動中自我成長等。(見下頁圖)
2. 充分彰顯學校“玉德教育”辦學理念,德育成效較佳
開展特殊教育宣導,推動融合教育,是學校落實“琢玉成器,育德樹人”理念的有效途徑。在相關工作與活動中,眾多師生在少先隊、特殊教育或融合教育領域的評選活動中獲獎,涌現了一批“寶玉五德好少年”和“璞玉蘊德好教師”,學校友愛、和諧育人氛圍愈發濃厚。
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睂W校開展特殊教育宣導工作,構建融合教育環境,其實質為愛的教育。我們將繼續探索,不斷提高愛的教育實效,讓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家庭都培育出尊重、接納與幫助他人的品質。
注:本文系2020年度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多元活動課程整合的普特創新融合的行動研究”(立項編號:2020YQJK05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