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教育是教學的重點方向之一,一直以來,英語同語文數學一樣,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英語教學是我國自開放以來在教育方面做出的重大決策。學習一門外語就相當于掌握一種工具,是一種打開其他國家和其他民族文化的鑰匙,學好英語的同時就相當于打開了一個更為廣闊世界的大門。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講,小學階段正是學習英語、打好基礎的重點時期。在小學生的英語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其更快地掌握英語知識點,更好地運用和理解英語。本文就此分析當下小學英語小組合作教學的現狀,并對此提出一些看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小組合作模式
【作者簡介】田華,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楊屯鎮中心小學。
一、小組合作模式對于小學英語的教學意義
1. 增強學生的互動性與集體感。開展小組教學,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從而促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對于英語教學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小組教學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或學生與教師之間會擁有更高的互動性。同時,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更能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在同其他小組進行競爭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完善自我的學習能力,對學習充滿責任心,從而保證自己擁有更強的競爭實力,在小組競爭中脫穎而出。
同時,每個小組中的“帶頭人員”能夠擁有更強的責任心,可以說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帶領小組獲得競爭勝利的學生將會得到一定的表揚和獎勵,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也可以由此來帶動成績較差的學生,從而做到共贏。這樣的行為也使得小組其他學生有了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帶動學習氛圍。與此同時,利用小組的方式可以學生產生一定的集體榮譽感,有一種“我不能拖后腿”的想法,用這樣的想法來鞭策自己。
2. 促使學生達到對英語“開口說”的目的。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做到“聽、說、讀、寫”,然而我國的英語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啞巴英語”,許多學生只能看得懂,會寫,或者聽得懂,然而不會說。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開口說”是很重要的,學習英語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能夠開口交流。
利用小組教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組員之間用英語相互進行交流,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同時,小組成員也是學生自身的同學,彼此之間相對熟悉,可以讓學生放下心理負擔,大膽說出英語,運用英語。在這樣的過程之中不斷加深對于所學英語知識的印象,
3. 增強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效率。利用小組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形成明確的分工,從而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比方說學生A負責口語,學生B負責閱讀,學生C負責寫作,這樣的方式對于英語學習的效率有著很大的提升。與此同時,學生之間可以分工合作來攻克知識點中的重點、難點。在學生相互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把自身學習到的知識傳達給別人,從而實現整個小組學習任務的完成。
4.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目前有許多學生都有一種“學英語難,學英語累”的想法,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是一種特殊的課程,其語言思路、語言語法等方面,同我們的母語有著較大差別,從而導致一些學生對于英語學習難以接受。英語成績不佳,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讓一些對英語感興趣且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帶動另一些對英語缺乏興趣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從而實現合作學習的目的。在好學生幫助較差學生解決掉英語學習中的困惑等問題之后,成績較差的學生會逐步接受英語,并且對英語產生一定的興趣,對于課程中的重難點有了自己探索和研究的欲望,從而可以更好地提升其英語成績。
二、小組合作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連坐制”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人際關系。部分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在小組教學中使用“連坐制”,即一個小組中有部分學生沒有完成學習任務,那么整個小組都要受到懲罰。這樣的行為將會導致無辜的學生也因此受到懲罰。一些學生即使認真完成了學習任務,并得到了良好的成績,但是依舊要受到懲罰,從而使得該類學生心理極度不平衡,甚至會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產生嚴重的抗拒心理。即使自己認真完成學習任務依舊要受到懲罰的后果,使得這些學生開始偏向于“不完成任務”的心理,進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
另一方面,對于那些“拖后腿”的學生,因為他們的原因導致整個小組受到 了懲罰,使得其人際關系出現問題,小組其他成員必然會對此類學生產生孤立行為甚至欺壓乃至校園暴力行為,從而導致此類學生出現心理問題,自尊心與自信心受到嚴重損害,并最終導致自暴自棄。
2. 分組模式不合理,降低學習效率。由于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心理不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模式也不同,學生之間也會存在自己的小團體。然而,許多教師在進行小組分配的時候往往采取“就近原則”,將座位分為橫列或者豎列隨意分配。導致學生之間的“小團體”被分割,有時還會導致兩個關系較差的學生被分到同一個組內。這樣勢必會導致學生之間難以進行合作,學習的效率也會下降。
3. 容易產生放任行為。由于小學生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在小組學習的討論過程中,教師下達“自由討論”的任務之后,學生往往會在討論的過程中偏離主題,開始探討與學習無關的主題,最終難以完成討論教學的目的。而教師對于多個討論小組又難以管教,并最終采取放任的態度。
4. 任務分工方式不佳。每個討論小組中,有成績較好的學生,同時也有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為了讓好學生帶動落后學生,教師會對好學生分配更多的任務,從而導致學習任務的分配不平衡,進而使得好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埋怨心理。同時對于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此類學生會產生“一切都應該由好學生去做”的心理,對于自身的任務缺乏合理的態度,使得此類學生更加難以完成學習任務。與此同時,在進行小組交流與討論任務時,通常都是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內部討論,而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則缺乏交流的機會,這樣的方式也無法達到“合作教學”的目的。
三、小學英語小組合作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
1. 學校過于注重成績的提升,有揠苗助長的趨勢。學生的學習成績是評判一所學校是否優秀、能力是否出眾的重要特點之一。這樣的氛圍也導致了學校對于學生成績的過于看重。尤其是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其成績對于學校的影響也是相對的較大的。
部分校領導等人聽說利用小組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進行英語教學,便將此等教學方式下達給教師,然而,對于此等教學模式并沒有足夠清晰的了解,很多時候,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甚至于“想當然”地去進行,這樣必然會導致難以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
2. 教師能力的不足與教學思想的落后。目前,很多教師都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在學生的教學中也只會采取相對落后的傳統教學模式,缺乏改革和創新,而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在我國相對來講還是比較新穎的一種方式,對于我國的教師來講,缺乏這方面的教學經驗,從而導致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出現了問題。
同時,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在我國的教學趨向于本土化,大部分情況都是采用本土式的教學模式,很多時候英語教學都是采取“刷題”的模式予以學習,并沒有完成“聽、說、讀、寫”的過程。而進行小組英語教學中,教師又難以管控教學秩序,導致 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
3.學生自身的自控力不夠。小學生缺乏足夠的自控力,在小組合作教學中經常會討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導致學生缺乏學習效率。同時,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等原因,使得部分學生在家長的溺愛之下長大,形成了我行我素的性格,從而導致不愿與他人交流、自私、性格霸道、難以進行合作的特點。
四、如何改善小學英語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 杜絕“連坐制”,建立正當的獎懲機制。“連坐制”是教學中必須避免的一項行為,此行為是極為不合理的,除了可以暫時提升學生的部分學習效率外,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有百害而無一利。杜絕“連坐制”是實施小組合作教學的基本要求。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建立正當的獎懲機制,對于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要及時進行獎勵,對于沒有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要采取積極的引導,而不應該一味地以懲罰為主,在懲罰的基礎上應當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且產生積極向上的心理,而不是損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其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
2. 建立合理的分組模式,提升教學效率。在進行小組分配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發揮好協調作用,一方面尊重學生的自愿原則,盡量保證學生之間“關系較好”的可以分配在一起,從而更好提升其合作討論的效率,實現“共贏”的目的。與此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方式、自身的優點以及缺點、擅長的方向以及不擅長的方向進行合理的分配,保證學生之間能夠取長補短,相互合作,共同進步。
3. 教師應當及時干預并保證正常的管理方式。在小組分配時,可以使用“以學生管學生”的方式,讓小組中成績較好的學生作為組長,發揮榜樣的力量,帶動整個小組的管理,保證合理有效的學習氛圍,對于教師來講,在小組內進行自由討論等任務時應當發揮好自身的干預作用。在適當的時間內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從而對于小組學習的模式進行更好的管理。
4. 制訂正確的分工,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和長處。作為教師來講,進行小組教學任務,進行合理的任務分工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當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長處,分配給學生不同的學習任務,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做好自己的角色。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其他組員進行交流和探討,進而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其中有一點,小組內成績較為優秀的成員往往會形成權威性,并產生“一家獨大”的情況,而成績較差的成員就會缺乏發言的機會,這樣的情況應當予以避免。同時,教師對于任務的設計和分配也應當予以明確,在小組交流和探討中,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夠發揮出自身的價值。
五、結語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最重要的是能夠正常運用其和其他文化、其他國家的人進行交流,而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能夠減輕學生“聽、說、讀、寫”的負擔,更好實現教學的目的。然而,總的來講,小組合作教學對于小學英語的教育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該模式對于傳統的教學來講屬于一種較為新穎的方式,這也導致了我國對于該方面的教學方式缺乏一定的經驗并導致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亟待解決,筆者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教師、學生不斷的經驗積累與學習,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在今后的小學英語教學中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達到更高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朱光將.小學英語小組活動有效性的研究反思[J].科技資訊, 2020(29):128-130.
[2]羅瓊宇.論小組合作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的作用[J].英語廣場,2020(24):134-136.
[3]張艷紅.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J].才智,2020 (3):51.
[4]付野,袁秋紅.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與優化[J].教師教育論壇,2018(6):55-57.
[5]肖文芳,粟帆,廖愛秀,陳益.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J].海外英語,2015(13):59-60,64.
[6]王曉曉.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7(4):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