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其核心競爭力之所在,任何一個學科也都有其核心研究對象。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產生重要和/或長遠影響的關鍵環節,就是我們應當高度關注、全力探索的核心研究對象。單從語言習得的角度看,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輸入、互動和產出,它們與學習者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更深層的知識基礎息息相關。怎樣的輸入以及怎樣輸入能更好地促進理解能力提升?什么產出活動以及產出什么能更好地促進表達能力提升?多環節如何組合、交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夯實知識基礎,提升語言能力?這些既是基本問題,也是核心問題。我們各式各樣的具體研究,若想產生真正的意義,觸及真正的問題,都要以各種形式和不同途徑涉及這些關鍵環節。
對英語教師來說,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恰恰在于能夠發現、分析、解決涉及這些關鍵環節的真實問題,而不能僅停留在問題表象上。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最讓老師們困惑、疑慮、難辦的或許就是如何處理生詞了。生詞太多、課時不夠、學生基礎薄弱,這些都是問題,但未必是真實問題。真實問題要觸及關鍵環節,要從英語學習的主要矛盾入手,切中要害。如果閱讀材料中生詞很多,那么究竟是在輸入環節影響理解,還是在產出環節影響表達?如果是影響理解,那么自然就要著重處理生詞的概念意義和語境意義;如果是影響表達,那么便要著重處理生詞的記憶保持、再次提取和準確呈現。如果脫離這些關鍵環節,不論創造出什么樣的活動形式,不論運用了什么樣的技術手段,都不會必然地獲得成功。再如,要不要讓學生背課文?背多少?背一段還是背整篇?這些其實也是表象問題。學生到底怎樣背?背的過程促進了哪些關鍵環節?背了以后又能提高什么能力?這些才是真實問題。當下很多背課文的作業,或許只有背的形式,而沒有背的內容,是典型的脫離關鍵環節的表面功夫。2022年,我們將更加關注緊扣關鍵環節對真實問題展開的探索,不拘一格,刊發更多經得起時間和實踐考驗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