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 雯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福建廈門 361000
對于孕產婦和胎嬰兒來說,高危妊娠都存在較高的危險性,可致使難產或危及母嬰安全,存在高危妊娠因素孕婦就是高危孕婦[1]。在急慢性疾病、妊娠并發癥、不良環境以及社會因素等影響下,可致使胎兒先天畸形、死亡、宮內生長遲緩、早產以及新生兒疾病等,增加圍生期發病率以及死亡率[2]。對于高危妊娠孕婦來說,應重點監護、積極搶救,降低圍生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因高危孕產婦比較多,增加護理工作的強度,且孕婦同其他患者存在差別,家屬對治療、護理的期望比較高,導致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不高、責任心不足,致使機械完成護理任務,影響護理滿意度、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質量[3]。本研究旨在探討在產科高危患者的搶救中護理應急預案聯合責任制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廈門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6 例產科高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 組(33 例)與B 組(33 例)。A 組患者,年齡22~41 歲,平均(32.25±2.52)歲;前置胎盤7 例,妊娠高血壓13 例,瘢痕子宮13 例。B 組患者,年齡23~42 歲,平均(32.36±2.61)歲;前置胎盤6 例,妊娠高血壓15 例,瘢痕子宮12 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納入標準:自愿參與研究的產科高危患者。排除標準:①依從性差、配合度低的患者。②合并心、肝、腎等功能障礙的患者。
A 組進行常規護理,內容具體如下。護士按三班原則進行排班,床位分成兩個大組,每組一名高級責任護理人員,固定上白班;而其他責任護理人員同樣分管床位,采取倒班制。B 組進行護理應急預案聯合責任制護理,內容如下。①護理應急預案,成立起急救小組,由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做組長,查閱相關護理資料,并結合孕產婦實際情況分析總結高危妊娠的危險因素和事件,備好搶救需要的藥品和器械,針對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應急措施,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參加演練,提高護理人員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②責任制護理,制定責任制管理制度以及評定原則,根據孕產婦的數量,對護理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科學排班,白班相對固定,由白班護理人員管床,而夜班護理人員代管,可定期輪換白班護理人員。明確各時間段護理人員的職責,密切觀察病情、配合搶救,并實施健康指導(如定期講解哺乳、育嬰、疾病等知識,經視頻、圖片、講座等方式開展培訓,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并掌握嬰兒沐浴、哺乳、換尿片等,引導其安全地度過產褥期)以及心理護理(如結合高危產婦的不良情緒,比如憂慮、恐懼等,同其主動交流,耐心實施心理疏導,緩解心理壓力)等工作;把床位分成兩個大組,每大組設三級責任護理人員,每級責任護理人員都分管床位,而高級責任護理人員還承擔組長的職能,統籌本組患者的護理、下級護理人員的指導等工作;團隊查房,醫護人員共同每天查房,護理人員參與病例討論以及會診;做好交班工作,認真同接班護理人員講述患者病情、表現等情況。
觀察兩組的疾病知識掌握度、護理質量、滿意度、母乳喂養情況。①疾病知識掌握度:采用問卷調查兩組的疾病知識掌握度,問卷總分為100 分。<50分:未掌握;50~80 分:部分掌握;>80 分:完全掌握,總掌握度=(部分掌握+完全掌握)例數/總例數×100.0%[4]。②護理質量:問卷調查從護理文書書寫、護理服務態度、護理操作水平等維度評估護理質量,問卷總分為100 分,護理質量同分數成正比[5]。③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兩組的滿意度,問卷信度系數為0.85,總分100 分,<50 分:不滿意;50~80 分:較滿意;>80 分:很滿意,總滿意度=(較滿意+很滿意) 例數/總例數×100.0%[6]。④母乳喂養:統計兩組母乳喂養成功、泌乳量以及泌乳起始時間等母乳喂養情況。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B 組的疾病知識總掌握度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疾病知識掌握度的比較[n(%)]
B 組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3.36±4.21)分,高于A組的(82.42±3.5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0997,P<0.0001)。
B 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n(%)]
B 組的母乳喂養成功率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 組的泌乳量多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 組的泌乳起始時間短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母乳喂養情況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母乳喂養情況的比較(±s)
?A 組(n=33)B 組(n=33)χ2/t 值P 值23(69.70)30(90.91)4.6938 0.0303 91.21±10.52 122.21±14.22 9.7579<0.0001 2.21±0.18 1.06±0.12 29.5975<0.0001組別 母乳喂養成功[n(%)]泌乳量(ml)泌乳起始時間(d)
高危產科屬于醫院重要的一個科室,其直接關系到胎兒、新生兒以及孕產婦的生命健康。前置胎盤、妊娠高血壓屬于產科常見的高危疾病,其中前置胎盤,患者典型臨床表現是妊娠晚期無誘因的無痛性陰道出血,因胎盤在子宮下段附著,且組織比較脆、薄,在分娩時易撕裂出血,同時由于子宮下段的收縮力弱,產后不易完全剝離胎盤,以引發產后出血,并降低產婦抵抗力,提高產后感染的風險。而且還易引起、胎兒發育遲緩、早產、胎兒窒息、圍生兒死亡、胎位異常等。而妊娠高血壓會導致孕婦水腫、出現蛋白尿,還可能致使產婦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產后出血等發生,威脅孕產婦生命。對孕產婦產生危害之外,妊娠高血壓還會給嬰兒帶來嚴重的危害,可導致圍生兒死亡,還可能出現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新生兒窒息、早產等情況。在對高危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應實施合理的、有效的、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7]。責任制護理屬于較新穎的一種護理模式,堅持以患者為中心,責任護理人員給予患者有計劃的、有目的護理措施,提供給患者連續的、全程的醫療服務[8]。
開展責任制護理,每個責任護理人員均分管床位,落實責任到個人,減少工作范圍,使工作模式從橫向向縱向轉變,而使每個患者的護理時間變多[9]。強化巡視,使基礎護理更深更細,且高級責任護理人員統籌本組患者護理、下級護士指導,密切協助護士長開展病房管理和質量控制,強化病房管理,確保各項工作充分落實,提高護理質量[10]。責任制護理白班護理人員相對固定,確保責任護士的工作連續性,而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護理、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指導等,提高疾病知識的知曉率。而且,護理人員對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深入理解,提高以患者為中心服務意識,在工作中可換位思考,減少了護患矛盾,提高患者滿意度[11]。通過醫護團隊共同查房,可使護理人員及時了解患者實際狀況,指導下一步的安排,使護理工作前移,且有序、高效地開展,改變以往護理人員被動執行醫囑的現象。護理人員經常受醫師、患者、家屬等認可,增強其被尊重感、被依賴感以及價值認同感增強[12]。在實際工作中,因護理記錄比較多且分散,并未突出重點,導致護理人員在交接班時常不查看,只是習慣用便條記錄患者的重點信息,在完成交班后丟棄,影響交接班效果[13]。所以要詳細記錄患者重點信息,貫穿患者整個的住院期間,隨護士交班而交接。可幫助責任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的動態變化、護理關注重點進行及時了解,確保護理具有針對性[14]。
本研究結果顯示,B 組的疾病知識總掌握度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 組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B 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 組的母乳喂養成功率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 組的泌乳量多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 組的泌乳起始時間短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護理應急預案可分析、總結圍產期的相關危險因素,并根據實際情況而制定應急措施,提高護理人員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確保患者安全、及時得到有效的救治[15]。
綜上所述,于產科高危患者的搶救中實施護理應急預案聯合責任制護理,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度、護理質量、滿意度以及母乳喂養成功率,并可促進泌乳,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