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霞
(瀘州市第一中學校 四川瀘州 646000)
數學課程是學生需要學習的重點課程之一。在新課標的規范下,數學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導學生數學知識,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還需要發展學生數學學習的意識,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素養。針對學生現階段學習的問題,本文將以五育融合理念為核心,闡述數學教學中融入五育教學理念的方式,以改變教師教學的不足之處,提高教師教學的實力,從而為學生構建多層次的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課堂教導學生的方式與方法,是衡量教師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優質的教學方式不必多言,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高效發展,能夠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但是,經過調查發現,現階段仍有部分數學教師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教學的理念過于傳統,沿用灌輸式、題海式的教學方式,不僅難以符合當下的教學標準,降低了課堂教學的質量,還限制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單一的教學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獲取知識的速率,限制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不利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目前,傳統的教學方式明顯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個性化全面發展。以此,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利用更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掌握更多的教學方式,為高效課堂的實施奠定基礎[1]。
作業布置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提升他們對教材知識的記憶,提高對教材知識的應用能力等。目前,有些教師過于追求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未按照學生學習的能力布置作業,導致學生難以完成作業的內容,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狀態。初中學生在題海戰術的影響下,還會降低學習的興趣,或者直接對數學課程的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從而導致學習得不到有效發展。過于繁重的作業,也會加重學生學習的負擔,長此以往,將導致學生的心理出現問題,影響學生的個人成長。基于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探究降低學生作業量的方式,在保障學生理解教材知識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更多的生活空間。
現階段,反饋制度的構建,能夠有效對教師教學起到監督的作用,從而保障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對教材知識的吸收效率。目前,部分學校在數學方面并未構建課程反饋的制度,導致校領導難以了解教師教學的情況,家長也難以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對學生的發展具有不利的影響。數學課程的學習本具有較大的難度,若缺乏課程反饋的制度,甚至還會影響到學生后續學習與發展。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思考如何構建課程反饋的制度,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保障[2]。
在五育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初中學生能夠明晰自身在學習中的任務與職責,了解成長中需要構建的能力種類,以此有助于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成熟,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讓學生擺脫依賴性的學習方式。此外,在五育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初中學生還能夠對未來的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明確學習中的目標,以此提高學習的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優質的思想,是學生在學習發展中的基石,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具有積極性的意義。
數學思維的塑造對學生的數學之路的發展具有極強的意義。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難以理解的情況,從而影響了學習效果。在五育教學理念的構建下,能夠幫助初中學生塑造數學學習的思維,讓學生從更多方面了解數學、認知數學,讓學生逐步建立數學學習的體系,以此完善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解題能力等。塑造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的思維,還能夠發展初中學生嚴謹的邏輯意識,使初中學生具備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發展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的素養[3]。
五育教學是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培養方式,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初中學生處于重要的學習階段,若能夠有效增強學習的綜合能力,則對未來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能夠有效提高數學學習的實力,拓展學習的思維,豐富文化學識,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此外,在五育教學的影響下,初中學生還能夠縮短學習數學知識的時間,提高數學學習的效能,并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改變傳統的數學學習方式,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
德育是常態化的教學理念之一,不僅體現在數學學科中,還體現在其他學科中。在數學課程中,融入德育的理念,有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意識,讓學生遵守課堂學習的紀律,從而保障課堂學習的整體性,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的能力等;同時,還有助于構建班級的文化,養成良好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更高的成就。初中學生處于成長的青春期,容易受到外物的影響,從而影響了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基于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營造情感學習氛圍,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并在課堂教學中教導學生德育的內容。
例如:數學教師在自習課上,可以拓展教學《周牌算經》《九章算術》等書籍中的內容,增強學生對中國數學發展史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的數學發展成就,以此逐步塑造學生的思想品德,加快學生學習的步伐。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構建情感教學的氛圍,有助于實現情感類的教學目標,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情感。
在數學課程的教學中,融入智育教學的理念,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能夠改變學生固有的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創新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初中學生提高智力,不僅對現階段的學習具有較強的幫助,更對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構建情境教學的方式,以發展學生的智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4]。
在教學“幾何圖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現實事物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構建出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識別簡單的幾何體。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為學生展示“圓柱、圓錐、棱柱、棱臺”等幾何圖形,并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幾何圖形的特點。教師通過采用這樣的看圖思考知識點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探索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空間想象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收集生活中幾何圖形”的作業,以此改變傳統作業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智力發育。數學教師在為學生構建情境教學課堂時,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的能力,營造符合學生學習與發展的課堂學習方式,以此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
課外教學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教學形式,能夠完善學生現階段的學習體系,讓學生找尋出自身學習中的不足,增強學生個人學習的實力,同時,開闊學生學習的眼界,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底蘊,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數學課外教學中,融入體育教學的內容,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力,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實現學生腦力與體力的共同發展。為此,數學教師在拓展課外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融入體育教學的理念,以符合學生當下學習發展的需要。
例如:在教學“統計調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全班同學喜愛球類運動人數的統計表,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通過詢問、記錄、計算等方式,完整繪制表格中的內容。通過這樣的課外學習方式,有助于增強學生掌握全面調查收集數據的方法,發展學生設計簡單調查問卷收集數據的能力。同時,學生在收集班級中其他同學數據的過程中,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間的互動,理解彼此喜歡的運動,促進學生在數學與體育科目上的雙重發展。
美育教學主要指培養學生欣賞美、觀察美、創造美的能力,對學生個人品質的培養具有良好的作用。在數學課堂中融入美育教學理念,能夠讓學生從更多元化的角度理解數學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日常的教學目標。所以,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信息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構建多彩的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5]。
例如:在教學“一次函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解答函數方程,在此基礎上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函數的圖像與繪制過程,在學生的腦海中勾勒出一次函數的方程與圖像關聯的內容,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在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教導學生繪制一次函數圖像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列表(表中給出一些自變量的值及其對應的函數值):列表時自變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樣,有時需對稱。描點:在直角坐標系中,以自變量的值為橫坐標,相應的函數值為縱坐標,描出表格中數值對應的各點。連線:按照橫坐標由小到大的順序把所描的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等知識點的理解,還能夠更為直觀地認識到函數有列表、圖像、解析式三種表示的方式,同時在信息課件中發展數學的欣賞與鑒賞的思維。
勞動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之一,也是學生在成長階段需要塑造的行為習慣之一。實踐課堂是將理論轉化為現實內容的教學方式,能夠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能夠提高學生反向、逆向的學習思維。現階段,該如何在數學課堂中融入勞育的教學理念呢?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實踐課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將教材中的知識與現實事物相融合,以此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學習方式,加快學生學習的進程。
例如:在教學“畫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思考與分析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再讓學生簡單畫出軸對稱圖形的要素,最后再讓學生講解畫出軸對稱圖形的特點,以此讓學生進行自主性質的學習。初中學生在自主找尋與繪畫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增加對“軸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圖形;軸對稱圖形的兩個部分也是全等圖形。軸對稱(軸對稱圖形)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如果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那么,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等軸對稱性質的理解,還能夠深入理解特殊的軸對稱圖形,以此增加對軸對稱圖形整體知識的理解。在初中學生繪畫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重點對學生進行引導,以防學生陷入學習的困境中[6]。
總而言之,在五育教學的背景下,學生能夠更為直觀地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認知自身的優勢,從而更為科學地進行學習,更為全面地發展。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較強的課程,為學生的有序學習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進程。基于此,數學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則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吸收更多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以促進學生學習的高效發展。五育教學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教學理念,既符合學生現階段學習的需求,也符合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