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先(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職業能力培養在高職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極其重要,特別是高等職業教學的重心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故教師需要創設優質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結合特定的寫作情境進行體驗與感知,在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的過程中養成良好寫作習慣。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通過細化應用寫作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诖耍恼戮吐殬I能力培養的高職應用寫作課程教學改革措施進行了分析。
高職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態度、工作習慣、崗位技能、服務水平等,故教師需要總結應用文寫作的難點及重點,結合各個專業的就業方向創設出相關聯的寫作情境,幫助學生深度理解應用文的寫作技巧。因此,教師要凸顯出應用文寫作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做好文體選擇、任務分配、角色定位等,要求學生結合不同場景進行思考,學會相關理論的應用技巧,加深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認知度,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水平。
高職院校應用寫作課程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探索,但部分教師在應用文實踐中,所采用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存在機械化問題,相關方案的制定、規劃缺乏一定職業性,無法對學生的未來就業進行明確、系統的定位,影響了學生發展。另外,高職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學品質與學生的寫作能力、語文知識儲備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教師沒有將專業發展融入高職應用文寫作當中,可能會影響整體教學效率。
應用寫作的理論性相對較強,教學實踐過程中理論占比相對較大,這一過程可能會讓學生感到厭倦,極其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此過程中,如果教師沒有合理布置寫作任務,未引入相關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實踐,不利于學生的后期就業。另外,如果寫作內容對學生未來成長的幫助不大,或者是教學過程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高職教學改革需要側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果教師致力于應用宣講式教學模式,未講解正確的寫作思路,影響了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養成,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另外,如果學生自主實踐、自主練習的時間較少,可能會影響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形成。從綜合的角度來講,應用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了解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目標與方向,為學生制定相關聯的建議和寫作計劃,再對學生簡評,方便學生在嘗試練習、鍛煉實踐、互相點評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提高學生應用文的寫作能力。
應用寫作課程主要需要學生結合特定的情境完成便條、申請書、讀書筆記、會議報告、會議記錄、項目申請、公文公告、標書合同、鑒定說明、調查文書、規章制度等內容,故需要學生明確自己專業所涉及的應用文,并在后期學習、寫作中學會相關應用文的寫作技巧。因此,教師需要探討高職應用文寫作的關鍵,明確應用寫作課程的實踐方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革:
第一,教師需要做好課堂、教材內容的優化工作,通過確定應用寫作課程的改革目標,盡可能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方便在過程中注意加強理論、技能、職業技能的培養。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細化公共、專業、拓展模塊的內容,做好學生語言建構能力、習作能力、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工作。第二,專業模塊改革中,教師需要做好應用文內容的梳理工作,側重將同一類別的職業技能進行拆解、區分,優化選講、必講內容選擇工作。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與一線企業、工廠管理人員進行合作,總結哪些應用文是常用的、哪些應用文是必要的,然后確定相關教學重點。各個模塊寫作任務需要基于“情境描述→工作目標→理論知識→案例分解→動態實訓”進行優化,方便學生在過程中掌握規范的應用文寫作要領。比如,教師要在課程中融入職業道德、市場分析計劃、項目可行性報告、招投標資料、合同文書等模塊內容,同時補充校園生活、職場業務的相關資料。總之,教師需要細化每一份應用文書的細節,幫助學生掌握相應文體的理解技巧,為學生未來職業規劃提供一定幫助。
創新高職應用寫作教學理念,不斷優化應用文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框架,方便學生掌握應用文的寫作技巧,具體如下:
第一,教師需要重視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方向,通過革新教學方法和育人理念,建立起合規的人才培養計劃,尤其是需要將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首要任務,再依次拓展相對應的教學任務。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能力養成、人才技能方面的評估,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納入專業教學過程,方便學生掌握行政、人力資源、財務、電子商務、法律(文科專業)以及電子信息工程、機電工程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理科專業)應用文的寫作技巧,進一步提高學生應用文的寫作水平。
第二,寫作授課開展前,教師需要融入時政、社會、民生、科學方面的觀點,說明學生專業發展方向、工作任務、工作內容和應具備的工作態度,在提升課程有效性的過程中優化教學過程。同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專業、職業情況進行探討,落實符合標準的寫作計劃,呈現出各類文體的寫作技巧,方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自己所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第三,在學生知識技能培養中,教師需要說明常見公文的寫作規范,然后說明標題、開頭、結尾寫作時的注意事項,再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培訓,總結學生專業所需求的相關技能。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探討專業寫作知識的實際應用,在發現各個文體差異性的基礎上了解各種文體的寫作格式、專業術語,方便學生在持續訓練的基礎上完成流暢的文章。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還需要使用信息化技術展現出職業技能的養成要點,通過完成調查資料、可行性分析報告、項目預測報告等文體,可以讓學生們在收集資料、認知資料、了解資料、深入資料體驗的過程中關注應用文的注意事項和關鍵點。例如,在可行性分析報告書寫中,教師可展示出部分寫作內容,如:①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包括項目已有單位及實力情況、現有條件、工作基礎及優勢;②就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進行分析。然后要求學生模仿上述分析報告書內容,并對其進行擴充,掌握可行性報告的寫作技巧。
第四,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期間,教師需要營造出積極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在交流合作、創新實踐過程培養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的職業素養,積極提升自身抗挫折能力。為此,教師可借助符合標準的教學案例,要求學生完成某公司的廣告詞、公文或招投標計劃書,并給予學生必要的點評。如果學生在實訓中遇到了某些困難,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交流與分析,在發現當前寫作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問題的分析,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成功“品質”,說明如何進行自主管理,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完成廣告詞的練習,比如在品宣內容的寫作中,教師可告知品宣的寫作技巧,并展示以下案例,要求學生進行仿寫“做品牌是一種系統化的過程,按部就班地推進,穩扎穩打,整個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包括戰略性品牌分析、品牌識別體系的搭建、品牌識別的執行和品牌識別結果的追蹤。”總之,教師需要營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空間,關注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在提升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過程中,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第五,培養學生的可遷移能力,在應用文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人際交流、問題解決、自主學習、分享實踐、組織協調的能力,幫助學生逐漸意識到職業能力養成的關鍵,并在關聯性情境中鍛煉學生的遷移、發展能力。例如,在學生公文學習能力的培養中,教師的需要鼓勵學生到相關單位中搜集關鍵性素材,同時在志愿者服務、招聘會體驗中認知如何結合現有的資料完成公文內容,通過寫邀請、通告、會議記錄等形式,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傊?,教師要創新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方向,通過做好關鍵技能的培養工作,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并作出必要的闡釋,方便學生學習職業能力(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思想)養成的方法。
為了優化應用寫作課程模式,教師需要側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通過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思路,關注學生職業思想、職業發展、專業技能的養成情況,在革新教學結構的過程中提高應用寫作課程的質量。具體來講,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教師需要評估出學生寫作能力、專業知識的養成情況,側重做好教學方向及內容的改革,分析哪些理論內容更適合學生的專業,要求學生在自主訓練、寫作練習過程中掌握應用文寫作技巧。第二,在寫作技能培養中,教師需要強化教學結構,通過探討橫向、縱向寫作能力的培養要點,利用信息化技術說明專業技能、寫作程序、表達方法、改稿要求,加強對學生的技能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初級、中級、高級應用文的寫作方式。另外,教師也要創設個性化的案例,要求學生結合案例資料進行寫作、改稿、學習,并從中掌握寫作方法。比如,在撰寫公司規章制度時,學生需要收集類似公司的規章制度,然后分析適合本公司的規章內容和文化。在崗位技能考核中,學生可模仿寫出“本司采用崗薪制分配模式,本司為不同崗位的員工提供不同的薪資,在保證職工工作需求的基礎上滿足職工的待遇,力求創造公正、平等的競爭空間。本司采用崗位責任制,在日常考勤、技能評價中,對優秀的貢獻者進行表彰?!蓖ㄟ^讓學生在擬題、起草規章內容、完善文本的基礎上提交文本,然后給予學生必要的鼓勵,再由教師進行引導與培訓,方便學生在完成寫作內容的過程中自行評價作品,同時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職業技能養成進行評估,方便學生在寫作中逐漸掌握職業技能的形成要點,構建一個標準化的實踐課程體系。
在高職應用寫作課程內容優化中,教師需要側重培養技術型人才,通過了解各個專業實踐的方向,開設合理的寫作課程。具體來講,教師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注意教學方案、課程內容的創新,采用情境教學的模式進行實踐引導,方便學生定位寫作課程的實踐目標,以期全面提高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質量。比如,在理工類應用寫作中,教師可說出標書合同、分析報告、決策文書等資料的寫作關鍵,然后將理論課程作為基礎課程,分析學生行為素養的養成。其中,教師要說明應用文實用性、語言表達方法、基本格式和時間要素,注意在內容中凸顯出適量古語詞匯,以嚴謹、系統科學的文字進行體現,消除應用文不規范的問題。第二,在應用寫作課程內容優化中,教師需要定義營銷、貿易、社會、經濟、歷史等專業的基礎課的完善情況,在必要的定位、監控、分析過程中體現出寫作課程的職業性價值。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在確定教學定位的基礎上進行內容創新,并分析出各個崗位的所需技能,然后說明專業性文案和通用型文案的差別。比如在文秘崗位公文寫作中,教師需要使用信息化技術體現出寫作計劃、寫作日程、技術總結、專業報告、請示文件、行政文書、人力資源籌劃目標的要點;再比如在工商管理方面公文寫作中,教師要細化市場調研報告、營銷文稿、營銷計劃方面的內容,說明相關文體的寫作技巧;在工程類文書報告的處理中,教師需要說明項目招投標計劃、合同文書、技術可行性資料的寫作要點,再展示出該行業應用文寫作與其他行業應用文寫作的區別,以此提高寫作課程教學的價值,培養出專業素質強、分析能力強、應用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完成相關教學改革。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高職應用寫作課程教學改革質量,教師需要重視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素養,通過確定教學改革方向,說明應用文的寫作重心和寫作要點,再對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習慣進行培養,消除人才培養所存在的問題,給予必要的優化與創新,選擇適合學生的案例資料和教學情境,鼓勵學生進行參與、實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應用文的寫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