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醫藥優秀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的三重維度

2022-02-15 01:07:10黃汀張曾宇唐彬荃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實施策略

黃汀 張曾宇 唐彬荃

〔摘要〕 中醫藥優秀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是中醫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適應新形勢的新需要,是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新使命,是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新發展。從邏輯理路來看,中醫思維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中國化的有益補充,中醫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中醫歷史是“四史”教育的傳統資源,中醫榜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從主題跟進、內容升華、話語轉換、技術革新、實踐拓展等5個方面可以實現中醫藥優秀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

〔關鍵詞〕 中醫藥文化;高校思政課;價值意蘊;邏輯理路;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R2?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2.02.030

Three dimensions of integra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HUANG Ting, ZHANG Zengyu, TANG Binquan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Abstract〕 Integra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s the new nee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TCM universities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It also is the new missio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 integrity in cultivation. And it i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theoretica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From the logical thinking, TCM thinking is a useful supplement to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methodology, TCM virtues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TCM history is a realistic resource of the "four histories" education, and TCM role models are the vivid embodiment of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TCM can be integrated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following up the theme, sublimating contents, converting words, innovating technology, and expanding practices.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value implication; logical thinking;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1]這一新論斷新要求,是我們黨對百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高度概括,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新時代思政課守正創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徑。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發展,強調指出:“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2]。從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養分、找準中醫藥優秀文化與思政課教學內容的內在契合、制定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可行措施,使中醫藥優秀文化成為思政課教學鑄魂育人的豐厚資源,對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守正創新中醫藥理論、傳承發展中華醫學美德、牢固樹立文化自信均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價值意蘊:中醫藥優秀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的重要意義

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學發展過程中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防止疾病的思想和方法體系,是中醫藥服務的內在精神和思想基礎,揭示了疾病產生、發展和防治的方法[3]。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蘊含的深邃哲學智慧和高尚醫學美德對中華民族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將中醫藥文化中的優秀文化基因融入思政課教學,其價值意蘊十分豐富。

1.1? 是中醫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適應新形勢的新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4]2021年3月,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做好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使傳統中醫藥發揚光大。”[5]中醫藥高等院校作為中醫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創新的主陣地,肩負著發展中醫藥高等教育、推動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建設健康中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等重要使命[6]。要適應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勢,就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對中醫藥守正創新的新要求,推動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政課的深度融入,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以時代精神激活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使古老的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堅定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與科學價值自信,涵養學生獻身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崇高職業情懷,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有效解決中醫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中醫藥教育“兩張皮”的問題。

1.2? 是中醫藥高等院校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新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6月2日主持召開的專家學者座談會上指出:“防治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獨特作用,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要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建設。”[7]而人才培養的目的不只在于專業技術知識的傳授,更在于專業精神、思維、信念的樹立[8]。思政課既是中醫藥高等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又應是“中醫藥特色人才建設”的核心課程。我們不僅要通過思政課來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厚植他們的愛國情懷,還要把握好學生的成長成才規律和教育培養目標,在注重格局、境界、視域培養的同時,還要從中醫藥事業未來發展的高度培養學生的責任和擔當。

因此,突出中醫藥院校的專業特色、行業特色,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是中醫藥高等院校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在思政課中以對中醫藥的認知為契機,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醫藥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反復比較,在比較中讓學生深刻體會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堅定中醫藥文化自信,進而堅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自信;要讓學生在了解歷代名醫對生命的關注和對病人的關懷中涵養仁、和、精、誠的道德品質,領悟醫生的職業內涵和神圣責任,使醫德教育轉化為醫德情感,并內化為堅定的信仰;要通過講述中醫藥參與抗擊疫情的故事,展示扎根于本土的中醫藥所具有的獨特優勢和魅力,給予學生足夠的中醫藥文化自信的底氣,幫助學生樹立服務中醫藥發展事業的遠大報國志向。

1.3? 是中醫藥高等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新發展

思政課教學模式的一個顯著特征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學科支撐和學術支持。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學,除了要強調其政治引導功能外,還要擅長用學理分析來回應學生,這樣的思政課才能經得起學生的各種追問。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除了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扎實的功底外,還要對其他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進行廣泛涉獵,中醫藥高等院校思政課教師更要涉獵中醫藥文化方面的知識。因此,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的新要求,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新要求,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新視野,是中醫藥高等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必然要求。

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既有利于提升思政課教師把中醫藥重大理論與闡釋現實問題相結合的自覺意識,又能夠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辯證認識、理性分析現實問題,廓清大學生對中醫藥理論與文化的認知困境,回應學術界、思想界對中醫事業發展的現實關切,既有利于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與高等中醫藥院校思政課程建設互為支撐、共生發展,又能夠提高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的效應,以“學術含量”提升思政課教學的“思想含量”。

2 邏輯理路:中醫藥優秀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的理論內涵

“一般而言,學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由學校的課程體系決定的。課程體系是學生精神世界的源頭活水,建構課程體系就是在為學生做‘精神配餐’。”[9]中醫藥高等院校要在思政課中提高學生的中醫藥文化素養,增強中醫藥文化自信,就需要通過建構合理的課程體系為學生做“精神配餐”。這種建構不僅僅通過宏觀層面論述自身與中醫藥文化之間的內在關聯,而必須深入到微觀層面。中醫藥文化所體現的不僅有陰陽相濟的生命觀、正邪相爭的疾病觀、辨證施治的診療觀等醫學理念,還有高屋建瓴的宇宙觀、合諧禮的自然觀、禮節制宜的社會觀等。這些內容來源于醫學,而又能高出醫學,富有人文、自然、生命、政治、社會的智慧[8]。從中醫藥優秀文化與思政課教學主題的相輔相成性,理論與現實邏輯的高度契合性等維度對其進行思考和探索,這些思考和探索也是中醫藥文化能夠“融入”思政課教學的理論基礎和現實依據。

2.1? 中醫思維: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中國化的有益補充

中醫學是集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科學于一體的瑰寶,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實踐經驗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傳承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中國文化、哲學、生命科學的發展產生持久的相互影響。中醫藥理論既具有深厚的哲學基礎,也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其哲學基礎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以平為期的平衡觀、動靜結合的恒動觀等。其哲學思維主要有整體思維、辯證思維、中和思維等。中醫的基礎理論和思維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與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本質和看待世界的方法是相通和相近的,中醫思維完全可以作為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中國化的有益補充。

從中醫學發展史和它與哲學的關系來看,一方面中醫學的起源和發展得益于傳統哲學方法論的指導,另一方面中醫理論的突破與發展也離不開對中國傳統哲學的突破。因此,在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指引下形成更為科學的中醫思維,是促進中醫藥文化繼承、創新與發展的重要途徑。

2.2? 中醫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為每個人的人生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共中央、國務院2019年10月印發實施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就指出,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國家、社會、個人層面的價值要求貫穿到道德建設各方面,引導人們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10]。

在上千年的醫學實踐中,中國傳統醫學逐漸形成了一套具有獨特的內涵和特點的道德規范,其完整的思想體系、豐富的理論內容和獨特的思想價值均凸顯了以“人”和“生命”為本的醫學主題,為中醫核心價值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2009年國家中醫藥局頒發的《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中指出:“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大家普遍認為,主要體現為以人為本、醫乃仁術、天人合一、調和致中、大醫精誠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誠四個字來概括。”[11]“仁、和、精、誠”是中醫行業所有成員的共同行為準則,是中醫最高的信念和職業追求。

以“仁、和、精、誠”為核心的中醫藥核心價值觀是中醫藥學的根基和靈魂,它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中,不僅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謙”的道德要求,還在“愛”“和諧”“誠信”“敬業”等方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內在統一性。它不僅彰顯了中醫藥文化愈久彌香的內在魅力,其豐富的內涵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2.3? 中醫歷史:“四史”教育的傳統資源

近代以來,中醫藥面臨的危急是中華文化危急的歷史性顯現。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的態度經歷了由拒斥到認可再到全盤接受并視為救國救民的真諦的過程,西方文化逐漸取代幾千年被奉為正統經典的傳統文化,并被認為是先進文化的代表。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包括中醫藥文化在內的中華傳統文化,以及與傳統文化相關聯的中國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思想文化都不斷被詰難、被否定。在西強東弱的政治、經濟、文化格局中,中醫藥成了落后、愚昧、不科學的代表,同樣遭到否定和批判。民國時期,醫政制度基本效仿西方,廢止中醫之爭開始。1936年,國民政府又提出“國醫在科學上無根據”,一律不許執業的謬論。中醫在中國醫學界逐漸喪失了主流地位,演變為“西醫在朝,中醫在野”的格局[12]。

在中西醫之爭中,青年毛澤東認為中西醫學各有所長、各有所偏,醫理各有特點。在革命戰爭的不同時期,他一直強調“用中西兩法治療”“兩種醫生要合作”[13]。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不同時期分別提出“從團結中醫到學習中醫”“中醫國家制度化建設”“中西醫結合”“守正創新”等科學中醫政策,使中醫藥事業在面對各種非議和責難中,仍然得以發展、壯大、逐漸復興。可以說,中醫藥在近現代中國的處境,實質上是中華文化近現代處境的一個縮影。中國共產黨致力于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和發展,一如中國共產黨致力于為人民求解放謀幸福的執著。從黨史的視角講好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歷史經驗,不僅僅具有醫學研究的意義,更具有社會學和文化學的意義。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國內形勢異常復雜,政治、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之爭異常。對中醫藥文化和中國共產黨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研究已超出醫學自身而與政治制度、社會文化、民族認同、國家未來密切聯系,甚至上升到意識形態領域。近代以來,中醫藥的發展歷史是中醫藥高等院校思政課中“四史”教育最直接最現實的資源。

2.4? 中醫榜樣:中國精神的生動體現

榜樣教育作為中國共產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與重要方法,一直是思政課教學中的重要方法,給予青年生動的教育示范與明確的價值引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他們身上展現的忠誠、執著、樸實鮮明的品格,生動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4]。尤其是在2020初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榜樣教育以其獨特的引領示范作用和感化育人方式,不僅對社會產生巨大的感召力,也更加堅定人們團結一心、不畏艱險、共抗疫情的決心和信心。

始終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發展的中醫學,幾千年來流傳著許多動人心弦的大醫傳說,如中國古代神農療疾嘗百草、扁鵲行醫換角色、張仲景德藝雙馨、華佗行醫不畏權、葛洪倡導廉便藥、孫思邈大醫精誠、朱丹溪抱病出診、李時珍歷經艱難等,這些故事歷代相傳,成為幾千年來中醫人一直學習和效仿的榜樣。在現代,同樣也涌現出無數中醫楷模,如“醫驗俱豐,德高望重”的蒲輔周、“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的劉炳凡、“蒼生大醫,中華骨魂”的郭春園、“神手為民,十指連心”的吳孟超等,他們以精湛的醫術、高尚的品德修養成為現代醫德標桿。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張伯禮、黃璐琦、仝小林、劉清泉、葉永安、張忠德、齊文升、苗青等為代表的中醫人堪稱中醫藥院校學子的勵志楷模,他們精湛的醫術,在抗疫中所體現的傳統精神與時代精神有機融合的精神品質,為思政課弘揚中國精神提供了寶貴的教學案例和豐富的思想道德素材。

3 實施策略:中醫藥優秀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具體思路

推動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必須充分認識這種融合從本質上說是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上的高度契合與有機融合。為此,我們必須遵循科學原則,抓住根本要領,把握結合路徑,制定可行措施,才能推動中醫藥優秀文化與思政課的有機結合。

3.1? 主題跟進

要以中醫藥應對、處置重大突發事件為契機推動中醫藥優秀文化與思政課的有效融合。如以疫情防控為契機,將中醫藥抗疫故事融入思政課教學。面對疫情,黨中央高度重視發揮中醫藥優勢,精心安排部署,才會演繹出精彩的中醫抗疫故事。無論是中醫藥的傳承創新還是中醫抗疫成效的取得,都離不開社會主義制度的支持。更令人感動的是,在這場抗疫斗爭中,中醫人不計生死、不計報酬,組建了多支醫療隊,奔赴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大醫精誠”的文化理念和職業精神。在講述中醫抗疫故事中引導學生把個人的理想與社會、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投身到中醫藥發展事業和健康中國建設征程中,投身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3.2? 內容升華

要按照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對中醫藥傳統文化進行“剔除糟粕,吸取精華”的改造制作。中醫藥起源于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其理論架構已基本形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中國社會漫長的農耕文明發展中,中醫藥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內容和落后成分、精華部分與糟粕因素是因時因地因條件而存在著,甚至互相滲透互相交融在一起,如:傳統中醫藥存在的農耕視域和對文化源頭的過分迷戀和崇拜、強調整體忽視局部、突出主體性增加不確定性等,均為其歷史局限性。對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全盤接受或全盤否定,要按照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對其進行“剔除糟粕,吸取精華”與“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要主動摒棄門戶之見、科學之見和中西醫之見,積極吸收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為中醫藥文化發展所用。在思政課教學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中醫藥傳統文化進行改造制作,以時代精神激活中醫藥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使這個古老的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也以此提升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識、理解和認同。

3.3? 話語轉換

要在對傳統中醫藥文化中的某些陳舊形式的現代轉換中推動中醫藥優秀文化與思政課的有效融合。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學的語言藝術是非常重要的,它反映了教師對課堂駕馭的一種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效率[15]。在思政課教學中,除了要用學術語言講好政治外,還要學會用生活語言講好理論。生活化的語言表達能使授課內容更易被學生所接受,才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在認同、模仿、內化中變為自覺的行動,使思政課教學實現以話語能力帶動育人能力提升的效果。

中醫藥在數千年的發展積淀中形成了豐富的醫學理論和實踐經驗,這些理論和經驗不僅僅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古代科學的瑰寶,更是治病救人的實實在在的手段。但是,傳統中醫藥畢竟發源于遙遠的農耕文明,其語言的晦澀難懂難以引起當代青年學生的共鳴。對此,中醫藥文化要順利地融入思政課教學就一定要在語言的選擇、提煉和轉換上下功夫。首先,要對傳統中醫藥文化中那些雖然有借鑒價值但是語言卻晦澀難懂并且表達陳舊的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使學生能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其次,當代大學生對生活話語和網絡話語比較關注和感興趣,要把中醫藥文化所蘊含的育人元素與當代生活話語、網絡話語進行轉換,使其樂于為學生所接受,推動其與思政課的有效融合。

3.4? 技術革新

要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推動中醫藥文化與思政課的有效融合。要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愛聽愛學、聽懂學會思政課教學內容,就需要在思政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方法上共同發力。除積極采用案例式教學、研究性學習、互動式探討、專題式講解這些教學方法外,還要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如收集整理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古代名醫的感人故事,結合現代醫學發展將中西醫之爭、中醫藥抗疫、中醫藥治病救人中的典型事例,以及各個地域中醫藥文化特色都進行收集整理,建立具有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思政課網絡教學資源庫;要建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智慧課堂;探索基于網絡的具有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思政課混合教學模式,營造課堂內外、線上線下師生交流互動的平臺,使學生獲取中醫藥文化知識由課堂延伸到線上;要利用先進的仿真技術,營造出高度沉浸感的中醫藥特色虛擬實踐教學場景,營造良好的醫德氛圍,浸潤真摯的醫德情感,提升醫德教育效果。

3.5? 實踐拓展

要在中醫藥特色濃厚的“大思政課”中推動中醫藥優秀文化與思政課的有效融合。習近平指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16]思政課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純學術”,而是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突出的問題導向、濃厚的現實關懷。實踐要拓展,一是要拓展內涵,讓校內實踐具有濃厚中醫藥味道。如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舉行“撰寫中醫好故事”活動,舉行“中醫好故事”演講比賽,開展“中醫好故事”微視頻拍攝,進行學生誓詞征集及宣讀等實踐活動,還可以把中醫藥行業的國醫大師、道德模范、抗疫英雄等請進思政課堂,通過面對面的講授交流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共鳴情感;二是拓展時空,讓思政課堂走入社會大天地。要讓學生在參觀蘊含中醫藥文化內涵的文物、遺產、醫籍中,在參觀中醫藥發展成就體驗中觸摸中醫藥文化的脈絡,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增強中醫藥文化自信。要帶領學生走進中醫藥產業的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將思政課堂搬到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第一線,打造突出中醫藥行業特色的高質量“移動”思政課堂,增強中醫藥學生的體驗感與獲得感。

總之,隨著黨中央越來越重視中醫藥優秀文化的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優秀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研究正方興未艾,產生了一批具有較高價值的研究成果。中醫藥優秀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仍然需要拓展和深化,包括進一步明晰中醫藥文化內涵、中醫藥優秀文化融入思政課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平衡中醫藥文化專題與思政課其它專題教學的關系等,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親和力、針對性。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7-2(1).

[2] 承續血脈 振興發展:寫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之際[N].中國中醫藥報,2015-12-23(1).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N].中國中醫藥報,2011-12-29(3).

[4] 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1).

[5] 張伯禮.中醫抗疫的文化自信[J].紅旗文稿,2021(6):37-40.

[6] 張秀峰,段志光.中醫藥自信教育融入高等中醫藥院校思政課程的思考[J].醫學教育管理,2020,6(5):440-446.

[7] 新華社.習近平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2020-6-3)[2021-11-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6/03/c_1126066219.htm?tdsourcetag=s_pctim_aiomsg.

[8] 何清湖.論堅定中醫文化自信[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40(10):1189-1192.

[9] 陳秉公.結構與選擇:馬克思主義人的生命本體論新探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402.

[10] 中共中央國務院.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1] 申俊龍,馬洪瑤,魏魯霞.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傳承與創新的互動和演化邏輯[J].醫學與哲學,2013,10(10):90-95.

[12] 歐陽雪梅.中國共產黨與中醫藥的百年傳承創新[J]馬克思主義文化研究,2020(2):38-50.

[1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54.

[14] 胡獻忠.復興偉業呼喚英雄主義精神[N].中國青年報,2019-10-22(12).

[15] 張雷聲,顧鈺民,佘雙好.新時代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著力點(筆談)[J].理論與改革,2021,1(1):20-25.

[16] 杜尚澤.“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兩會現場觀察)[N].人民日報,2021-03-07(1).

猜你喜歡
實施策略
初中英語課堂中體驗教學的模式和實施策略研究
小學體育教學中太極拳教學訓練活動的探索與分析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8:20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00:20:19
淺析學前兒童的雙語教育
體驗營銷在遵義旅游業中的運用
淺談職業院校中和諧德育思想的實施策略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9:00:27
探討ERP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系中的實施策略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35:12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策略探討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12: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 欧美精品导航|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婷婷成人综合| 999福利激情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欧美黄色a| 亚洲国产黄色|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1丝袜乱伦|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综合久久五月天|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国产第一页第二页|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欧美性色综合网|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激情|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五月天天天色| 中文字幕66页| 亚洲天堂日本|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狠狠色综合网|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理论一区| 亚洲九九视频| 午夜影院a级片| 国产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国产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第|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九色最新网址|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国产亚洲精品yxsp|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成人日韩视频| 国产精品第页|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日韩无码黄色|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99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成a人片|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激情综合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