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帥
(新疆農業大學,新疆烏魯木齊 830052)
國家教育改革長期發展的目標是要培養全面綜合的高新素質人才,而要想培養全面的綜合人才,不能局限于課本和理論知識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深入推進實踐教育,通過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相結合來共同完成對學生的培養和教學。因此要想摸索出一條實踐育人的道路,首先要對當前各個大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所采取的實踐育人的教學措施的現狀進行分析和探討,然后以此為基礎,在不斷地深入和改革發展中探索出一條更加完善的實踐育人的道路[1]。同時由于在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深刻影響,很多的高等教育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通常只重視理論教育,而這種嚴重的厚此薄彼現象使得傳統教學階段中高等學校的實踐教育發展停滯不前。所以,在當前階段的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實踐育人帶來的重要教學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推進高等教育的發展。
在高等教育的實踐育人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從實踐教學、軍事訓練以及社會實踐這三個方面來開展實踐育人的方案。實踐教學主要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學校的各種實踐活動以及實踐比賽開展的實踐育人方案。軍事訓練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入學時開展的軍事訓練,以及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的軍事理論教學。而社會實踐是高等教育學校在暑期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接下來,筆者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當前高等教育中實踐育人的現狀[2]。
實踐教學是當前大學階段教育中最為廣泛開展的一種教學方案,在學校內部通常都會組織各種實踐知識競賽和實踐操作大賽,這構成了校園內部實驗教學的一種最主要教學模式。通過實踐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能夠對比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差距,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可以在之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學校的學生在學校內部參與各種大賽以及實踐活動的參與度較低。更重要的是一些學科知識競賽和科研競賽的知曉度在大學生群體中不高。這也使得實踐教學在發展高等教育中實踐育人的重要作用并不凸顯,但是其地位依然很重要,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軍事訓練是大學生實踐教學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事訓練根據其強制性的特點,使得其普及程度較廣,所有高等教育入學的新生皆會接受軍事訓練,除此之外在學習階段還有軍事理論課程的教學。軍事訓練方面的實踐教學依靠其普及程度使得學生接受了廣泛的實踐學習,而且較為嚴格的方式也可以帶來學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是持久深遠的。但是其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由于軍事訓練是一次性的教學,使得教學效果不能長久,而軍事理論教學的教學成果也不及軍事實踐訓練教學成果深刻。這也是軍事訓練教學體系,在實踐育人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弊端和問題[3]。
社會實踐主要是指學校組織的或者學生自主參與的各種就業創業活動以及志愿服務和各種勤工儉學等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這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構成了高等階段教學過程中實踐育人教學的重要方面。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學校在就業創業以及勤工儉學方面的參與度并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學校提供的崗位較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學生參與的方向主要是志愿服務等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調研也發現,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方面的意愿是較高的,他們認為參與社會實踐對于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對社會實踐育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學校也可以根據當前的現狀進行改革和發展。
在當前實踐育人的教學過程中,大學生團體一直是實踐育人過程中的中堅力量,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大學生可以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通過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嘗試。因此在創新實踐育人模式的過程中,以大學生為主體,進一步地推動學生思想觀念的改變,推動他們進行自我革新和自我實踐,以此來創新實踐育人的新模式,促進高等教育過程中的實踐育人發展[4]。學生在自我實踐中,可以對自我有更加深刻地認識,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會主動地進行思考,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狀態,而是主動解決與自己息息相關的難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成長會非常迅速。同時學生在學習中也可以相互進行交流,開拓自身的思維,更好地應對突發情況。
例如,在以往的實踐育人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師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忽略了大學生群體自我能動性,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通常都是由教師進行輔導,引導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推動大學生的自我理念以及自我實踐的更新變化,不利于創新實踐育人的新模式,所以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推動大學生進行自我實踐。比如說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作為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要充當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群體自主制定實踐的計劃和方案,然后指導學生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模式讓學生作為實踐育人過程中的主體,教師本身所起著輔助的作用。除此之外,學校作為一個活動的主體,要專門創設相關的平臺和活動,讓學生有條件去進行自我實踐的活動。通過學校和教師轉變育人理念的方式使學生自我實踐的育人模式能走得更長久。
實踐教育的最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從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在社會階層中學習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很多學校對于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更加重視,忽視了學生的職業實踐教育,學生的職業實踐經驗不夠充分,導致學生在初次接觸社會的時候會容易不適應,難以跟上進度[5]。因此學校和教師在開展實踐教育的過程中,也要重視職業實踐教育的投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使得學生在職業實驗教育實踐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的技能和知識,以滿足未來階段的生活需要。在職業實踐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意識到其重要性,從而主動地投入其中,對自我進行提升。
例如,通過以上的調查研究發現,在以往的實踐教育過程中,對于職業實踐教育的確是有,但是重視的程度遠遠不夠,同時學生的參與度較低,這也使得傳統實踐教育過程中的職業實踐教育,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地位。因此,針對現狀中存在的這個問題,學校和教師需要重視職業實踐教育的投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促進職業實踐教育發展。比如說從學校方面來說,學校應該開展專門的創業和就業的設計大賽,通過設計大賽的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創業和就業的模擬探索,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促進學生職業理念的發展,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自身方案的可行性。學校在這個過程中還應該加強與校外企業的聯合,通過校企聯合的發展模式,加強學生的就業實踐參與活動,讓在校生培養自身的就業觀念和就業實踐。學校將就業實踐和職業教育嚴格地緊密結合,培養學生正確的擇業觀念,也能夠促進學生的實踐知識的發展,為學生將來進入職業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實踐育人方案的開展需要結合健全有效運行機制,有效的運行機制能夠保障實踐育人方案的順利開展,這能夠極大程度地提高實踐一年教學方案的有效性,同時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效果。有效的運行機制可以對學生的不足進行完善,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對教學的開展方向進行重新規范,從而保證健全實踐育人的方針可以和學生始終吻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6]。所以,學校和教師在制定實踐育人方案的過程中,要確立基本的運行機制,同時根據相關的運行機制來運行和操作,統籌各方的發展,共同促進實踐育人方案的有效推進。
例如,在以往學校開展實踐育人活動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運行機制,這使得相關的實踐育人方案的效果并不好,往往是事倍功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這也啟示建立健全實踐育人的運行機制的重要作用。首先,要促進實踐育人的系統性,所謂的系統性是要使得實踐育人機制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要形成一個良好的系統,系統內部的構造和零件都需要具備,就這樣才能夠使各種各樣的育人方案和實踐方案能夠得到有效地推行。其次,要促進實踐育人方案的社會性,學校在開展實踐育人活動的過程中,要積極地聯合地方政府以及相關的地方企業和各種各樣的社區團體等,將一些實踐活動積極地與這些團體和組織結合在一起,提高實踐育人的效率和效果。然后,要保障實踐育人方案的全程性質,所謂的全程性要使每個實踐育人的方案,都有學生積極全程地參與進來,以軍事訓練為例,學生從頭開始就加入到軍事訓練的過程中,同時在一般情況下要保證學生能夠參加平時訓練實踐活動,并從頭到尾地實行。四是要實現基地化的設置,學校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建立專門的實踐活動基地,在實踐活動基地中安排專門的教師負責相關活動,同時要在學校內部組建實踐活動的專門社團,由相關的學生群體和社團負責本校的實踐育人活動。最后是要實現實踐育人活動的項目化,由學校作為主體,將各種實踐育人活動作為本校的重要教學項目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基于相關的研究經費,同時組織教師進行教學研討活動,以此來表明對實踐育人活動的重視程度。
教師是學生學習中接觸最為頻繁的人,對于學生來說,教師就是自己的標桿,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學生最先想要求助的對象也是教師。因此,教師本身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總體來說,教師在整個實踐育人發展的過程中起著主導的作用,因此教師的師資水平對于整個團隊的實踐育人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進和導向作用,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建立一個強大的實踐育人師資隊伍是必然的要求[7]。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還可以讓教師對自身現階段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發掘,不再故步自封,還可以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教育這件事,為學生帶來更加高質量的教學,同時懂得和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距離,及時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例如,通過相關的調查和研究發現一些指導教師,在開展實踐育人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實踐育人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師制定的相關方案太過空泛,沒有起到帶頭引導的作用。面對這種情況必須得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要想加強師資隊伍必須要和世界接軌,了解世界各地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案。學校可以組織相關的教學研討會,組織專門的實踐育人教師去參加全國各地舉辦的一些重要會議,要求這些帶頭的教師認真地參加會議,同時總結相關的會議內容,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引進各種相關的專門人才來保障和提升本校的實踐育人相關教學活動。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模式來發展本校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等學校教育的過程中,促進實踐育人能力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整體方向,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要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積極地推進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首先,這個學校和教師要做好調查和研究的工作,調查本學校中實踐育人活動存在的問題以及現狀;其次,學校和教師需要根據調查研究所得來的現狀分析,制定專門的教育研究方案,來促進本校的實踐育人活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