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波,李云偉
(玉溪師范學院,云南玉溪 650031)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在15世紀后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衰退后重新興起。它繼承了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的文化傳統,并在古代奧運會競技基礎上創新,以滿足時代的新要求。現代奧運會還很年輕,經過100年的發展,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意識形態和組織形態。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是包括以奧林匹克教義為中心的思想體系的IOC、國際奧委會、國家和地區奧林匹克委員會的三大支柱和作為骨干的奧林匹克組織和活動內容系統的組織結構系統。以奧林匹克教義為中心的思想體系,主要體現在奧林匹克憲章中。所謂奧林匹克教義,不僅是學術性的提案,也是指導性的意識形態和行動計劃。我們通常稱之為奧林匹克的理想。具體行動是奧林匹克運動,其意識形態是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精神內容有三個方面:和平與友好的目的,市民參與體育運動的本質是高速、更高、更強的娛樂精神,開放性、正義、公正性的法治原理[1]。
奧林匹克精神是人類創造快樂和追求美好理想。其宗旨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構建和平、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這就是為什么現代奧運會能超越歷史空間消除社會制度和政治障礙。這是任何國際組織和國際活動都無法與奧運會的規模和影響相比較的重要原因。宏觀看來,奧林匹克精神和奧林匹克主義相容。在討論奧林匹克精神時,我們應該把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主義和奧林匹克格言看作是相互聯系、統一的整體,而不是孤立、排斥或對立的。他們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指導思想[2]。從微觀上看,奧林匹克精神在奧林匹克實踐中符合奧林匹克主義的各種表現形式和激勵因素。奧運會的靈魂是“和平、友誼、團結、進步、更快、更高、更強、公平競爭、參與比勝利更重要、體育與文化的結合。奧林匹克精神在不斷地發展。我們將研究奧林匹克精神的獨創性,將對活動的解讀和中國的國情結合起來,建立正確的奧林匹克觀。只有不斷注入新的內容,才能保持奧運活力。
奧林匹克精神是奧林匹克文化和人類文明史上獨特的文化形態的集中體現,旨在將健康的心靈嵌入健康的身體之中。重點是開拓進取,尊重個人,尊重科學。在100多年的奧運會歷史上,奧林匹克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第29屆北京奧運會的舉辦,讓中國青年近距離感受奧林匹克精神,我國充分利用奧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價值觀,將其作為培育奧林匹克精神、促進青年加速發展的契機。眾所周知,學校不僅是青年的重要聚集地,也是先進精神文化的重要傳播地。因此,加強在學校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把奧林匹克精神或奧林匹克思想貫徹到奧林匹克實踐中,把奧林匹克精神傳播到學校,教育青年學生,奧林匹克精神是自由、競爭、斗爭、探索、進步的核心。個人價值觀和對科學的尊重必將有助于培養青年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素質,鼓勵他們勇往直前、持之以恒、寬容和諧。它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創造健康的文化環境,因此,在學校中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3]。
競技體育,尤其是高水平的國際賽事,往往被概括為“國家行動”,具有很強的“國家象征”內涵。奧運會無疑是一項世界級的運動,運動員的行為代表著國家,而不僅僅是運動員的行為,我國在奧運會上獲得的所有金牌,運動員們都非常努力地訓練,承受著普通人無法承受的困難,所以我們的運動員一次又一次地前進,五星紅旗再次升起,每個人都為自己國家的強大而自豪和興奮,這些場面形成了強大的思想教育力量,在學校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再現中國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領獎的場面,將深刻影響學生,使他們更加熱愛祖國。
公平原則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精髓,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人們必須遵守規則,公開誠實,平等競爭。公平競爭原則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成為社會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在法律領域,公平是法律保障的最高優先事項,但在現代社會中,違反公平競爭的事件層出不窮。重點是對學生進行奧林匹克公平原則教育,培養學生盡快適應法治社會的能力,減少社會競爭中的異常行為和越軌行為,提高社會參與的競爭力,挖掘參與社會競爭的潛能[4]。
“參與比勝利更重要”這句話在奧運會開幕式的大屏幕上反復出現,極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參與是普遍原則的基礎和表達,因為沒有參與,沒有公眾的參與,就沒有奧林匹克運動,就沒有奧林匹克理想。國家持續參與奧林匹克運動,只有奧林匹克大家庭才能持續發展,奧林匹克精神才能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特別是大學生的參與意識,可以讓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淚水,從而提高他們的意志和素質,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的個性和心理素質越來越強,能夠應對社會各方面的挑戰,不怕將來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5]。
促進人們和諧發展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工作。在奧林匹克運動中,人們注重身體的和諧發展。和諧發展的這個原則對于現代大學生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在追求和諧發展的過程中,學生不可以忽略自己的發展和道德修養。和諧發展也可以促進學生個人發展和團隊開發之間的和諧關系,強調互相理解和支持的團隊精神。遵循奧運會和諧發展的原則教育學生,滿足教育要求,以改善學生的綜合素質。
奧林匹克倫理包括行為準則、倫理、良心、責任和自豪感。奧林匹克道德體系由多個層次的章程、規則和手冊組成。最根本的是要求運動員遵守道德規范,不違背基本的社會道德和體育道德。現階段應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植入奧林匹克道德原則,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思想道德觀念和價值觀標準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積極倡導奧林匹克倫理精神,將對培養未來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起到重要作用[6]。
全球化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象征,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部分。從方法論的觀點來看,奧林匹克全球化的發展提供了一種走向世界的文化模式,即參加全球化競爭的方法。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現代教育必須面對世界和未來。根據這些要求,我們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指導下,選擇按照全球化原則教育學生。培養學生開放意識,學會競爭的概念和方法,建立與競爭對手的合作關系。
奧林匹克精神以奧林匹克體育競賽為基礎,具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屬性。因此,在學校傳播奧林匹克精神,既可以通過理論研究來傳播,也可以通過一些體育實踐活動來實施。
學校開設奧林匹克選修課,可以使更多的人接受專門的、系統的奧林匹克知識,對奧林匹克精神有更深刻的認識。為了在校園里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學校應該開設與奧林匹克有關的課程,這無疑是一個明智而務實的舉措。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奧林匹克運動及其精神,還可以對學生產生微妙的影響。通過本課程,讓學生加深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使奧林匹克精神成為一種真正的學生精神,入心入腦。
北京奧運會有10萬名志愿者,主要是學生。我們應該抓住機會培養志愿者,在學校里積極宣傳奧林匹克精神,調動大多數人的積極性。志愿服務可以提高志愿者的專業精神和實踐能力,充分利用他們的思想政治和心理特點,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學校招收大批奧運志愿者,不僅促進了學生商業、智力、心理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也促進了團結協作、服務社會、助人為樂的美德發展。奧運期間,學生積極開展志愿者服務,使學生志愿者成為高素質的北京志愿者,不僅成為中國志愿者的堡壘,更進一步強化了志愿者精神。奧運會后,要積極開展青少年服務活動,大力發展學校教育和德育事業。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提高理論認識水平的重要環節。通過有目的組織體育實踐活動,使奧林匹克精神得以傳遞,使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奧林匹克精神的感染、熏陶和教育,有效促進學生的認知理解[7]。體育比賽的特點是積極直接參與學生的教育,身心合一,社交性強。學校舉辦各類奧運體育賽事,讓學生掌握奧運體育賽事的知識,發揮相應的作用,如參賽運動員、志愿者、啦啦隊、裁判等各種角色,可以通過體驗不同角色的情感,接受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踐行奧林匹克精神,領略奧林匹克運動的魅力。
學生會是共青團和學校的組織。在工會和學生會的指導下,按照他們的興趣、愿望,由學生組織的團體。它補充了學校的第二個教室和教育內容。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成員容易產生共鳴,學校成立奧運學生會可以幫助學生積極參加奧運,推動奧運精神。作為教育方法,可以得出意想不到的結果。
知識競賽是鼓勵學生盡快獲得知識的一種手段,要想贏得知識競賽,學生必須通過大量的信息檢索,存儲大量的知識。組織奧運知識競賽,全面了解奧運會、體育體制、體育體制的發展歷程,從思想體系、奧林匹克與社會的關系上,可以有效地調動和提高學生學習奧林匹克知識的積極性,必須深刻理解和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靈魂。
從我校的實際情況來看,書本仍然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和最為熟悉的學習方式,如果沒有教材、課外閱讀等物質載體的話,學生掌握奧林匹克知識、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現有教材中沒有專門的奧林匹克精神教材,體育學校采用的是“奧林匹克運動”,內容簡單,對奧林匹克精神的描述不夠詳細,因此,有必要根據各學校學生的特點,編寫奧林匹克精神宣傳材料,這對學校傳播奧林匹克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如《奧林匹克憲章》中提到的,做“教育的好榜樣”。每屆奧運會都有很多偉大的教練員和運動員,他們表現出十分優秀的奧林匹克精神,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對于青年學生來說,這些優秀的運動員往往是偶像和學習的榜樣,模范的力量是無限的。如果我們在普及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踐中,能夠充分塑造體現奧林匹克精神的優秀選手,自覺地引導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學習典型的良好精神狀態,學生就可以在鼓勵、教育等方面做得更好,使奧運精神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直播電視、校園廣播、廣告牌、網絡、標語、建筑、雕塑、校報等媒體,積極組織奧林匹克知識競賽、奧林匹克精神演講、奧林匹克沙龍、奧林匹克宣傳、學生奧林匹克會議、奧林匹克文化節、模擬奧運會等活動。以學生會為主體,讓學生平等參與,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加強先進文化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大學生奧林匹克教育,充分發揮各渠道的特點和優勢,使學生在多元環境中接受奧林匹克知識。
高校是各級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培養優秀體育人才,為國家競技體育事業作出貢獻是高校的責任。無論是奧運會還是世錦賽,都與過去完全不同,這不僅是一場力量和技能的較量,也是一場智慧和理智的較量,學生在這方面有更多的優勢。可以看到許多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運動員來自不同的國家。這給了學生一個接觸奧運運動員并看到他們為國家努力工作的機會。這種情況毫無疑問會為學生提供“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教育,隨著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從大學畢業,越來越多的學生將能夠參加運動員的艱苦訓練,擁抱永恒的奧林匹克精神。
奧林匹克精神的豐富內涵是人類的精神財富,是對真善美的無限追求,是人類崇高理想的體現。對提高我國運動員的奧林匹克意識和體育道德水平也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奧林匹克精神超越了歷史舞臺,在科學、藝術、軍事等領域具有重要的價值。特別是在經濟方面,中國奧運會的巨大進步使新一代人變得自立、堅強、自信,最終使中華民族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強者。
總之,把奧林匹克精神植入校園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提升學生的品質。各教育部門一定要重視起來,多組織有關奧林匹克運動精神的活動,這種教育方式對于我國的教育改革起著良好的作用,對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也至關重要,將奧林匹克精神植入校園也必將成為教育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