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李百成
(1.江蘇省昆山市張浦初級中學,江蘇蘇州 215300;2.江蘇省昆山市亭林初級中學,江蘇昆山 215399)
任何一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都占據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是一切學習活動的主體。但在我國初中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學活動依然采取的是傳統模式的體育教學,體育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熱身活動進行完畢之后,教師會組織學生集體學習一些體操或簡單的武術拳,學生在教師示范后進行模仿練習。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學生照葫蘆畫瓢機械地進行練習,學習效率低下,學習興趣受到極大壓制。
長此以往低下的學習狀態導致諸多中學生失去對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對體育產生排斥心理。初中階段的學業壓力本就較大,加之又是一個學生塑造個人思維品質的重要時期。如果連唯一的室外課程——體育課,都不能給學生創造趣味性,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那么體育課將無法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對于素質教育的推進也會起到抑制作用。
尤其到了初三,體育中考迫在眉睫,這一階段的體育課進行的所有活動基本圍繞著中考項目展開,要求學生進行機械的訓練,這樣的體育課堂,對于那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而言,就是一場酷刑,又何談趣味?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讓學生盡早走出教室,奔向操場,提高學生體育參與熱情,讓他們自覺自愿地遠離網絡,遠離低俗文化,樹立健康第一,運動改變生活的理想信念。
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將體育學科納入中考的考試范圍,并且學科分值不斷加重。此舉大大提高了在校教師以及學生家長們對于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目前我國仍有諸多地區對于體育學科缺乏重視,帶有歧視性色彩,尤其在農村地區。
在走訪中發現,初一、初二年級的體育課程并沒有完全按照教育部規定的學科內容教學,經常有語數外等學科占用體育課時間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是在臨近大型考試的時候,甚至會出現一個班兩周都暫停體育課的情況。
此種現象的發生,一方面,源于學校對于相關學科缺乏規范的管理;另一方面,體育教師缺乏正確的思想意識,存在少部分教師認為體育這門學科是副科,依附在語數外等學科之外存在的,這一片面的思想觀念極大地影響了體育課堂的規范性和完整性。進而造成學生對于體育的錯誤認識,認為體育是邊緣學科,甚至出現諸多暗諷體育的現象。體育學科的獨立性受到破壞,將會阻礙學校體育的深入發展,對學校教育也將產生消極的影響。
體育器材設施是開展體育課的必要條件,良好的器材設施對于調動學生運動興趣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我國的農村地區仍然有很多學校沒有體育運動場,雖然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學校購買了許多體育器材,但是由于體育場地有限,許多器材只被用來應對上級檢查,并不用作平時的體育教學。也有少部分學校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開展體育課程較為重視,經常舉行各種體育競賽活動。但學校并沒有相應的運動場地,無法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運動項目的訓練。學校無法培養出高質量的參賽團隊,學生也無法享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樂趣,對于推進素質教育造成阻礙,這也反映出學校教育存在失衡的現象。
無論哪門學科,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都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而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組織形式和內容設置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固化死板,大多以跑步和做廣播體操等集體性活動為主。
其實很多學校,在體育器材方面較為充足,乒乓球、籃球、足球、排球、鉛球等各種球類一應俱全。但是體育老師考慮到課堂學習的安全性,難以根據學生的體育興趣來安排教學內容,在初中三年的體育課程學習中,僅圍繞跑步和廣播體操進行教學,學生在單一的體育學習中將會產生厭倦和反感情緒。調查發現,大多數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內容的種類普遍在2~4種之間,活動的內容安排相對較少,教學組織形式較為單一,教師更多選擇安排一些低風險,集體性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學生的安全,但是也剝奪了學生享受體育課堂的權利。要促進課堂改革,通過開展游戲的教學方式,穿插不同項目體育運動的技術技巧,有效降低安全因素的干擾,讓學生充分地參與體育鍛煉,獲得運動樂趣,達到增強體質,增進身體健康的重要目的。
初中階段的各類課程,都會在期中或者期末的時候舉行結業考試。這種考核不僅在考查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成果,也能引起學生對于學科的重視,通過考試來督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體育課程卻沒有嚴格的考核制度,每到期末的時候,學校都會發給家長一份成績單,上面涉及各個學科的考試成績,無論是以分數還是以等級的形式呈現,都是在向家長匯報其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但是體育課程并沒有進行過系統的考核,家長對于體育課缺乏重視,思想觀念意識淡薄。
由于體育課程的考核方式跟其他學科存在差異,無法在統一的時間內采用書面考試的形式來考核,耗時長,需要的空間較大。但如若學校根據該校的情況建立一個符合實際的體育考核體系,把學生日常的體育課程表現和運動會等競賽中的表現綜合在一起,來考核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深學生和家長對于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推動體育學科的快速發展。
目前體育教學活動在開展中暴露出教師短缺以及教師結構不穩定等問題,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依賴體育教師的責任心,導致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較大。《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努力辦好教育教學質量,著力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各級學校為達到要求都會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彌補教師短缺的問題,其中大多數學校會采取與校外教師培訓機構進行合作,將本校的部分體育教學工作交由外聘教師負責。
如何在初中階段落實立德樹人,提升體育教學質量,改善體育教學大環境需要各級政府、學校、任課教師和學生的多方配合。作為體育教師,要更多地從自身角度思考如何在體育課堂上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真正實現以體育為抓手深入推進立德樹人、素質教育的創新性課堂。本文討論的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僅從教師角度著手,針對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改善體育教學現狀提出幾點合理化建議。
現階段我國初中體育課堂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育課堂授課內容單一,組織形式僵化,嚴重挫傷中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就如何豐富體育課堂著手,提出幾點可用于實踐的有效措施。
在體育課之前要做好充分細致的備課,部分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程主要在于實踐,對于備課環節缺乏重視。課前才將課堂的活動、教學設計和規劃制定出來,這會導致在教學過程中若發生突發情況,會由于處理不當造成一系列問題。體育課堂有著較為廣泛的活動空間和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加以細致的備課,巧設上課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將一節豐富多彩的體育課堂呈現給學生。
結合學校現有情況,充分利用學校的體育教學器材,目前我國初中階段的學生每周有三節體育課,一個月學習一種類型的體育運動,既可以讓學生充分地學習運動技巧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接觸不同類型的體育運動。在上課的過程中,以一個月為單位分小組對學生進行授課,先從簡單的運動開始,一個月12次課,可以將學生分為12個組,每堂課重點教一到兩個組,其他的時間交給學生自行進行訓練,教師主要巡回指導,糾正學生錯誤的技術動作,負責學生的安全問題,避免學生出現安全事故。
運用游戲法進行體育教學時,必須始終牢記游戲是為體育教學訓練而服務的。因此,在體育教學訓練中運用體育游戲要有一定的技術要求,能夠起到技術訓練的效果;針對比賽的規則設計體育游戲的規則,使學生深入了解規則;還要在游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頑強拼搏、不斷進取的團隊合作精神。不然久而久之,學生對學習訓練的熱情也會消退,積極性下降,教師還要不斷創新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計趣味性較強的體育游戲,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收獲歡聲笑語。真正將游戲的趣味性轉化為學生學習、訓練的內在動力。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明白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在義務教育階段,通過體育鍛煉幫助學生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體育學科育人育體的工作特性有別于其他學科,作為體育教師,要建立學科自信,明晰體育學科對于學生的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在面對其他學科教師提出的占課要求時,要敢于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主要目標,為學生爭取享受體育課程的權利。與此同時,要保證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充分地參與體育鍛煉,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推動教師實現自身價值,樹立學科自信,對保障《體育強國戰略實施綱要》得以順利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在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求勝心切,雙方對抗激烈等,容易忽視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因此,必須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教學原則,避免運動損傷及安全事故的發生,防止學生之間因過分計較而產生矛盾的情況。除此之外,教師在組織創新教學時,應反復強調紀律性并貫穿于教學的始終,講清游戲規則及注意事項,綜合考慮場地設施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確保安全第一,保障教學訓練井然有序的順利進行。
首先,完善體育教師管理制度應建立體育教師導向機制,促進教師積極參與體育教學發展,教師心系學校體育發展的目標導向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體育教師的參與熱情;其次,建立體育教師考核機制,根據國家提出的體育教育治理方向、目標和任務等制定必要的體育教師考核、評估制度;最后,完善激勵保障制度,對于學校體育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并設立激勵經費,以保障各項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各級學校應加強對體育外聘教師進行監管,健全外聘教師管理機制,積極發揮教育部門的引導作用,規范引進程序、加強管理,提高保障,定期對其進行考核。對不符合要求的外聘體育教師及時解聘,通過加強外聘教師的管理建立一支穩定的外聘教師隊伍,從而更好地推動學校的體育發展。擴大教師來源渠道,既補充了體育教師的新鮮血液,優化了教師隊伍結構,又助推了學校人事制度革新,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和轉型。
目前我國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想要在現階段的體育課堂里實施創新型體育教學仍然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保證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充分地接受體育鍛煉,享受運動快樂,只有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為目標,創新改革體育教學方式,提升學科自信心,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傳授運動技巧和體育教學理論,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內涵發展要求。明晰作為體育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