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利
【摘 ?要】將POA教學設計框架應用到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可以提升教學工作水平。基于此,本文對POA教學法的核心理念與主要步驟展開論述,并仔細探索了POA教學設計框架下,驅動環節、促成環節、評價環節等整體教學環節的設計,希望能助力高中英語教育工作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POA教學;英語單元
一、POA教學法的核心理念與主要框架
POA教學法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三項,即學習中心理念、學用一體理念、全人教育理念。其中,學習中心理念強調以學生學習為中心,而非以學生為中心或以教師為中心,主張讓各項教學措施工具化并服務于具體教學目標的達成,由此規避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下教師被邊緣化而造成的教學資源浪費。學用一體理念側重于在學習英語時,將學習與實際運用相結合,即將聽、讀這類輸入性的學習,與寫、譯等產出活動密切關聯,以實現兩者的相互促進,提高學生的知識實踐應用能力,以及教學工作的有效性。POA教學框架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即驅動部分、促成部分、評價部分。其中,驅動部分的內容為,教師描述交際情境、學生嘗試產出,然后教師確立產出目標、任務。促成環節內容為,教師講解、分配產出目標,并為學生提供輸入性的學習資源,組織其進行輸入學習,再根據產出目標完成產出任務。在評價環節,則需要教師與學生一起對學生提交的產出結果進行評價,幫助學生理清后續的學習思路、方向。
二、基于POA教學設計框架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索
(一)以學習為中心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的驅動環節
由于POA教學框架是由驅動部分、促進部分、評價部分組成,因此,在POA教學框架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方案,也應當被分為上述三個部分。其中,在驅動部分設計中,教師需要秉承以學習為中心的理念,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引導效能,立足于課程內容、教學目標,設計出一個有交際價值、符合當前學生英語水平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先嘗試在此情境下進行產出活動,再根據產出活動情況,設置合理的產出目標、產出任務,由此實現以產出促進后續的學生課程學習,使教學目標能夠順利達成。例如,在新人教版2019年版課程Traveling around單元的整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關于旅行的英文紀錄片片段,創設一個以旅行為主題的交際情境,向學生介紹紀錄片的大致內容,并將學生按照英語口語能力水平劃分為三個層次,即較強、一般、較薄弱,然后從這三個層次的學生中分別提問一名學生,要求其用5分鐘時間,用英語闡述自身的旅行經歷、對待旅行的看法,由此分析出現階段學生對旅行相關詞匯、句式的了解情況,以及學生能力水平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以便后續合理設計產出目標和任務,并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促進措施,使各項教學措施能夠更精準地服務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實現以學為主的英語單元整體POA教學。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基于POA教學法框架,待交際情境創建、學生產出嘗試完畢后,教師可根據產出情況所反映出的學生能力水平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制定出相應的產出目標、產出任務,為后續產出促進方案的設計明確方向和思路。為此,在產出目標的確立、產出任務的設計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產出情況,總結出自己的產出活動存在哪些障礙,再基于此,設計產出目標、細化產出任務,例如,在Traveling around課程中,待學生完成產出嘗試后,向學生提問:你覺得在描述自身旅行經歷,以及對旅行看法時,自身的表達障礙主要存在于哪些方面?通常來說,提出此問題會獲得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反饋,包括找不到合適的英文單詞形容腦海中的內容、沒有清晰的描述思路等。根據這兩項反饋,對比教學目標,即可了解到,學生在旅行相關詞匯量、旅行相關語句組織能力這兩方面,與教學目標之間存在差距。為此,即可將單元整體教學產出目標確立為,熟練掌握運用課程中所有旅游相關詞匯,能夠用旅游相關詞匯、句式順利完成交際溝通,同時,將產出任務設計為,準確、順暢地完成旅游主題內容的口語交際,此時,即可讓輸入性教學,如旅游相關詞匯、句式教學,能夠服務于最后的產出活動,即與旅游主題的口語交際密切相連,踐行POA教學法的以學為主的理念,促進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在學用一體理念下,教師應當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思路,不能一味地以建設學生主題課堂為目的,邊緣化教師的作用,以免導致學生學習出現盲目性,教師的效能發揮受制約。在教學設計中,應當將教師的引導視為一項不可或缺的課堂教學資源,并明確設置教師引導環節。教師進行引導時,不能僅簡單地交代口語交際的主題,而是要注重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根據學生的偏好,設置激趣環節,如上文所說的播放英文紀錄片,同時可以考慮結合問題導學等問題激趣方式,創設一個趣味性強、氣氛熱烈的情境,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到產出嘗試中,提高產出嘗試環節的效果。在產出目標和任務設計上也必須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自主探究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增強POA教學法的效用,提升教學工作水平。
(二)秉承學用一體理念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的促成環節
在POA教學框架中,從本質上來看,此環節就是一個通過引導學生開展輸入性學習,使其能夠逐步具備達成產出目標、完成產出任務的能力的教學環節。在此單元整體教學環節的設計中,教師可以運用學用一體理念,構建捆綁學習模式,先分析產出任務、目標達成對學生學習的要求,然后根據該要求設計輸入性學習方案,借此將輸入性學習與產出活動捆綁在一起,使兩者建立起密切的聯系,由此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及教師的教學思路,實現輸入性學習與產出活動之間的相互促進,賦予各項教學措施更強的針對性,以保證整體單元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例如,在Traveling around課程中,產出目標為熟練掌握運用課程中所有旅游相關詞匯,能夠用旅游相關詞匯、句式順利完成交際溝通。因此可以通過閱讀教學、多媒體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等手段組織學生進行輸入性學習,以積累詞匯句式,使其逐步具備達成產出任務、目標的能力。最后,引導學生再次嘗試產出活動,讓其將之前通過輸入性學習而內化的英語知識進行外顯,由此幫助其掌握英語詞匯、語法應用過程中的隱性知識,實現學用一體,增強學生的知識掌握效果,促成學生的產出,完成促成環節的設計。
總體來說,在學用一體理念下,單元整體教學的促成方案設計有兩個重點,即學和用。考慮到英語新知識的輸入通常需要依靠反復的背誦、閱讀來完成,而這樣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憊感以及厭學情緒,影響知識輸入效果,也會導致最終的產出結果難以達到預期。因此教師需要運用合適的教學手段,緩解其倦怠情緒,幫助其順利完成知識輸入,以更好地促成產出。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考慮運用思維導圖法,利用聯想思維,幫助學生更快、更容易地實現對知識的記憶,減輕其學習負擔。同時,可以讓學生獨立繪制思維導圖,為其提供一個應用知識的機會,使其完成知識的內化和外顯,為后續的產出提供奠定基礎。此外,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交互白板技術等信息化教學手段,這樣可以使其脫離僅靠教師口頭講解完成課堂學習的狀態,緩解其聽覺疲憊感,提高促成教學環節的設計效果。
(三)基于全人教育說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的評價環節
在POA框架下,評價環節的主要作用是檢查學生的產出,幫助其了解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于其在后續的學習中不斷實現自我提升。在此過程中,為了增強單元整體教學效能,教師還要秉承全人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將人文性的教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效能,深入優化教學設計水平。在此環節,除了要明確評價焦點,也要做好評價流程的設計,以保證評價活動的有序、順利推進,增強POA教學法的落實效果。為此,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為了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完整性,需設計兩個評價主體,即教師、學生,并先設計學生評價環節,讓其根據評價焦點,將產出與課文的標準例句進行對比,分析自身的英語表達與例句之間的差距,評估產出目標、任務完成效果,然后再設計一個教師評價環節,對學生的評價進行總結和補充,由此得出最終的評價結果,為后續的教學工作與學生的自我提升提供依據。
除了為學生自我提升提供依據,及時發現和優化當前教學設計中的不足,也是教學評價環節的一個關鍵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學評價的效能,教師需要改善對評價結果的利用方式,通過階段性的評價結果統計,了解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情況,由此提取更多更有價值的教學設計優化依據,推動教學設計水平的發展。
三、基于POA教學設計框架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措施
(一)做好相關教研工作
POA教學設計框架,是教育領域內一種新興的教學設計概念,目前為止,其在實際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實踐較為有限,這使得配套的實踐方法、方案并不成熟。因此,為了獲得更好的POA教學設計框架應用效果,學校應當積極組織相關的教研工作,引導教師之間相互交換經驗,由此全面積累POA設計框架應用的實踐經驗,同時制作出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POA高中英語教學設計,增強POA的應用效果。在此過程中,學校需要針對關于POA的教研活動,設計出相應的教研活動組織方案,由此明確活動組織的時長、頻率、要求、目標等,讓教研活動效果達到預期,持續優化POA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方案的質量,推動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如上文所說,POA教學設計框架是一種新興事物,這導致很大一部分教師對此沒有充分的了解,由此導致基于POA框架設計出的單元教學方案,經常不能達到預期的實施效果,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學校應當注重對教師的培訓,并通過將POA教學設計框架的特點、理念、思路等知識納入對教師培訓內容的建設中,幫助其更深入地了解POA框架,使其得以有效運用POA,設計出高質量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方案,增強教學工作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增強POA教學法在教學設計中的應用效果,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POA教學框架設計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方案,可以促進各項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成長、提高英語教學工作的效能,從而獲得更好的英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04):547-549.
[2]文秋芳.“產出導向法”的中國特色[J].現代外語,2017(03):355.
[3]文秋芳,畢爭.產出導向法與任務教學法的異同評述[J].外語教學,2020(07):42-43.
(該論文系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課題《產出導向法視域下的高中英語新教材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研究》(ZXWY-2019026)的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