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翠華
【摘 ?要】隨著五育并行教育理念的不斷滲透,初中體育教育也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重視。教師希望學生在初中體育學習過程中不僅能通過教師的指導改變自己的身體素質,而且希望學生能在初中體育課堂學習過程中有效吸收知識,并養成自主鍛煉的良好習慣。但目前,大多數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總是產生機械化學習或者形式化學習,這就無法使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所預期的目標。所以,教師應當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獨特樂趣。本文將探究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意義以及具體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體育教學
一、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意義
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法,首先能增強學生對體育知識自主探索的欲望,也能令學生感受到初中體育和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在接下來的體育學習中愿意開發自己的體育潛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接下來進行長期的體育學習做好鋪墊。除此之外,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還能提高課堂效果,并且養成在課堂外也能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由于情境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與同學合作創設情境,這一過程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改觀,讓學生認為教師不僅是體育學習中的領導者,更是自己日常生活中親近的朋友。通過交談,教師還能了解到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基于學生反饋的學習問題,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接下來的體育學習中愿意通過自主參與課堂,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及意志力。
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的具體策略
(一)結合學生特點,創設生活情境
在以往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因此教師只能基于學生的基礎特點和個人體質采用最為基礎的分層教學法,制定體育任務讓學生自主完成,而教師在這過程中則起著督導的作用。這種模式一開始雖然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身體素質,但是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于是開始找各種理由偷懶,這不利于學生高效掌握體育知識,提高自己的身體綜合素質。教師應當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初中體育教學,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使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身體素質的同時增強自身的自主鍛煉意識。例如,學生在進行體育課前熱身過程中總是抱有輕視的態度,這是因為學生覺得課前熱身占用了自己的課余時間,而且課前熱身對自己的課堂鍛煉沒有太大作用,這就讓學生認為課前熱身只是形式化學習,于是在課前運動過程中總是象征性地進行熱身,這并不利于學生課堂的鍛煉,甚至還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潛在的傷害。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創設相應的游戲情境。比如,創設簡單的足球小游戲作為熱身的情境,先讓學生固定站位,然后讓學生開始數到三,彼此之間開始傳球,接到球后,讓其他學生鼓掌,鼓勵完成游戲的學生,為其樹立參與課堂的信心,同時完成熱身。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能感受到足球游戲的輕松有趣,也能認識到接下來自己即將學習何種足球技巧。許多學生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后,能夠認識到課前熱身對課堂鍛煉的促進作用,在接下來的體育學習過程中也能養成自主熱身的良好習慣。
(二)利用信息教學,合理創設情境
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習體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己的體育中考成績,所以只對體育進行項目化訓練,而了解不到生活與體育之間的關系,這也成為了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機械化學習現象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可以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并在情境的創設中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學,使學生能聽到聲音、看到畫面,豐富學生感官的同時,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愿意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同時能通過信息化創設的情境了解到生活與體育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體驗體育,使這兩者之間能夠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教師在利用信息教學創設情境時,可結合學生所喜愛的生活元素設計成有效的教學內容。例如:在田徑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搜索中國飛人蘇炳添的體育運動視頻,并且,教師了解到學生喜歡流行音樂,于是做好配樂設計成微課教學資源后,上傳到班級的多媒體設備上。一次田徑訓練過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遭受了打擊,認為訓練又苦又累。這時,教師播放了微課資源,讓學生觀看中國飛人蘇炳添的光輝事跡,使其了解了田徑運動的獨特魅力。學生在觀看過程中被蘇炳添身上的精神所吸引,并愿意像蘇炳添學習,在田徑訓練中不怕苦不怕累。這就延伸了教師利用信息化創設體育學習情境的效益。
(三)在情境教學中給予學生引導
由于體育教學極其注重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實踐和鍛煉,所以教師在相對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中更多的作用是給予學生學習任務后,讓學生進行鍛煉,而自身則是指導學生,傳授學生技巧。這雖然能讓學生對體育產生基礎的認知,但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新型初中體育情境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應當由指導的作用變為引導的作用,而且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體育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地給予學生鍛煉建議,降低盲目鍛煉給學生帶來的危害,使學生的鍛煉更具科學性和有序性,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情境中經過鍛煉后身體上發生的變化,進而使學生愛上自主鍛煉。例如,在跳遠訓練過程中,教師觀察到個別學生在助跑環節時,總是由于性格的原因,無法大步流星地進行助跑,這直接導致了學生的跳遠成績不如意。教師在這時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通過親身示范及語言引導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通過正確的示范,領悟到助跑的技巧,同時感受到在助跑環節發揮自己的實力是多么重要,以此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感,開發學生的運動潛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內向性格會受到情境創設及教師示范的影響,變得開朗起來,這能就完成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情境創設樹立學生運動信心的教學目的。在這之后,學生在跳遠時仍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教學資源,通過制作微課創設情境的方式,刺激學生的感官,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夠了解到跳遠運動的技巧,并且,教師通過引導的方式還能令學生在跳遠學習中產生恍然大悟的學習效果,并加深對運動的印象。
(四)在體育課堂后,設置情境任務
體育課后任務的設計一直是體育教學的重難點,這是因為學生雖然在課堂上表現活躍但自制力不足,且體育課堂時間周期過長,教師無法有效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所以,學生在課堂結束后很少會認真完成教師所布置的體育課后任務,這就無法使學生形成有效的體育記憶,也無法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所以,教師在體育課堂過后應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并布置相應的情境體育任務,而且可通過合作的方式發動學生參與進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溝通的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運動進度,以此保證體育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籃球學習后,教師可以先利用互聯網搜索有關今年來籃球運動的視頻,通過視頻剪輯設計微課教學資源上傳到班級的群文件中,供學生下載和觀看。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八人為一組,組成運動小組,給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在學生訓練完一段時間過后,教師就可以開展籃球比賽,這就使學生能重視籃球課業任務,而且能有效檢驗學生課業任務的完成效果。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在訓練過程中共同喊口號,共同跑步的方式,能感受到團結的力量以及體育的魅力,從而更愿意參與到集體活動中開始體育鍛煉。
(五)在創設情境后,創立客觀評價
初中時期學生最突出的特點是獨立人格的初步形成。在獨立人格的催生下,學生在學習中越來越渴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但是根據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給予學生評價時,還是采用較為傳統的評價模式,這不僅容易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打擊,還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時無法正視評價的作用。教師應當對學生在體育情境中的表現給予客觀合理的評價,在學生的思維和行為得到認可后,再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客觀合理的評價,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通過教師的評價認識到自己在體育學習中的優點和不足,愿意改正自己的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學生也愿意向教師反饋自己在體育情境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難題,方便教師了解學生,在此基礎上調整自身的教學策略,使其更具有效性。
例如,在開展體育情境教學過后,教師可以先與學生交流和討論,了解學生的問題和困惑過后,教師就可以一一解答。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互相評論,承認他人的優點,或者指出他人的不足之處,之后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評價,完善評價制度,再讓學生自評,承認自己的體育行為或者在體育情境中的表現,以此引導學生樹立信心,在一這過程中可以采用傳統模式給予學生課堂總結評價,對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優異,情境創設還原度高,學習效率高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表揚,并讓學生向教師反饋出自己在體育學習中的經驗,然后教師轉述給其他同學,引導其他同學借鑒和吸收,這個過程能交換學生的體育運動思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對表現有所欠缺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告訴學生在適才的體育情境中哪些行為獲得了教師的青睞,以此引導學生穩定學習情緒,之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客觀合理的評價,讓學生自主找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然后教師可以基于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再通過重新創設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必要時指導學生運動技巧,或者在運動中產生了新的情感體驗之后,可以基于學生表現上的變化給予學生鼓勵和評價,并且經常性與此名學生進行單獨的交流和討論,加大引導力度,強學生的體育思維,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具針對性,并建立學習自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構建初中體育課堂正在成為必然趨勢。同時,在構建情境中,教師要認識到情境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感,以此達到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教學目的,而不應只注重良好鍛煉氛圍的營造,忽略學生的鍛煉,否則會本末倒置。教師在情境創設完后,也應給予學生客觀合理的評價,讓學生通過評價客觀地認識自己,并在接下來的體育學習過程中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從而為接下來的長期鍛煉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帆.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09).
[2]劉生錦陽.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智力,2021(18).
[3]陳向陽.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9(29).
[4]王霄陽.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與評價,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