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磊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于探索運營管理新模式的公立醫院而言,采購管理和內部控制是運營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公立醫院物資采購成本內部控制研究的意義以及我國公立醫院采購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物資采購;內部控制;風險點措施
引言:醫院的物資采購主要涉及資金的運營、物資的質量及有效庫存量等方面,對醫療過程中的物資供應、醫療質量、患者負擔,國務院發布的《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明確了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公立醫院物資采購水平管理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到醫院的運營成本和醫療服務質量,還關系到醫院的運行效率和效果,同時,也影響著患者的醫療費用的高低[1]。隨著公立醫院醫療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如何進一步加強醫院物資采購中的內部控制管理,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科學管控資金使用、開源節流,降低成本,減少人為操作,堵塞疏漏和防止舞弊,對提升公立醫院物資采購管理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公立醫院物資采購成本內部控制研究的意義
我國經濟在近年來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條件持續向好,社會對于醫療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在公立醫院中,采購業務是醫院內部運營中重要的一環,因所占資金比大、涉及范圍廣,因此,提升采購業務內部控制的建設,對提升公立醫院的資金使用、運營效率以及資源設備的質量具有重大意義。通過研究發現公立醫院采購成本內部控制中出現的問題,提出適合公立醫院采購成本的內部控制流程建議,此舉可以降低其財務風險,規范采購行為、保證醫院資金運轉使用合理合規;促進醫院審計文化的發展,降低運營風險,從而提高運營能力并間接為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樹立良好服務形象,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希望通過理論研究能夠完善公立醫院的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制度理論,并對行業其他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學習作用。
2公立醫院采購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2.1組織架構不完善,缺少獨立的招標采購部門
目前為止,我國依然有很多公立醫院沒有建立物資招標采購部門,也沒有建立物資采購招標委員會。在進行采購的時候,都是以醫療設備、藥品、信息、總務、基建等各資產管理部門為單位,完成全部采購及歸檔工作。一方面,各資產管理部門均須設置采購員和檔案管理員崗位,造成人力資源的重復浪費,占用資產管理崗位配置;另一方面,資產管理部門主要職責為資產管理,相關人員采購業務能力和檔案管理能力都不足。各資產管理部門的采購人員主動與需求科室、財務部門之間的溝通銜接存在不足;公立醫院對采購人員的考核評價標準也不完善,采購人員缺乏減支控費的意識。此外,非本資產管理部門所屬物資的采購,各部門往往相互推諉,無法執行,最終長期擱置或由領導臨時指定采購部門,采購效率低下;而其中某些物資則由領導直接指定采購部門,未落實歸口管理。
2.2采購預算編制不科學,執行效率不高、更新不及時
目前多數醫院均是按照年度編制采購計劃,上年度年底將絕大多數的采購名錄及價格上限進行編制,并上報相應的衛健部門及財政部門審批,在獲得政府部門審批后按需開展下一年的具體采購。但目前醫療衛生市場變化較快,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在下一年的具體采購活動中,原有采購物資或已經被更新的,效益更好的物資所取代,或者市場價格已經明顯下降。但多數醫院卻未按照采購當時的市場變化及時更新采購目錄或價格,仍然按照政府審批的產品目錄及限價進行采購,結果采購的物資無論從功能及價格上均與市場采購的產品有明顯差距[2]。通過對多家公立醫院的訪談可以看出,具體的基層采購機構,如果提出采購更新的申請,需要先走完醫院的更新流程,再由醫院上報衛健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批,往往時間超過1個月,導致這期間物資的短缺,因此,多數醫院本著“及時”和“無過錯”的原則按照原有的審批條件進行采購,做到了“守法”但“低效”的采購。
2.3執行采購人員變動頻繁,缺乏清晰的崗位操作規程
采購崗位敏感而重要,合理的輪崗交流有利于防范廉政風險。但是,頻繁的人員變動不利于專業化采購人才的培養,崗位培訓及崗位操作規程
的不完善,進一步影響了采購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3公立醫院物資采購內部控制措施
3.1成立專業的物資招標采購部門,分工明確
為了提高醫院采購效率,提高醫院經營管理水平,提高醫院經濟效益。醫院應優化采購管理模式,建立物資招標采購管理委員會,選配專業采購人員,成立專業的物資招標采購部門,將藥品、醫療設備,信息化設備、后勤物資、衛生材料等采購集中管理:需求部門——負責每月及時上報所需的物資明細;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制定統一的采購計劃及需求(非資產類采購由需求部門組織制定采購需求);物資招標采購部門——負責進行招標采購,并完成采購檔案整理歸檔;財務部門負責審核支付材料并完成付款結算。
3.2建立物資采購申請制度,編制采購預算
建立物資采購業務申請制度,對相關申請部門提出的采購要求進行審核并歸類匯總,編制采購預算,經相關負責人審批后,作為醫院剛性指令嚴格執行,統籌安排采購物資[3]。嚴格按預算執行采購,未納入預算的采購項目原則上不予執行。因特殊情況確需執行預算外采購項目的,應首先由申請部門提出預算調整申請,經業務主管院長、財務主管院長審批同意,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后,方可執行采購。
3.3強化采購人員的培訓機制,健全采購監督機制
采購人員作為醫院物資采購的執行者必須明確自身責任,以及所處崗位的特殊性,培養采購人員專業能力素養,提高采購業務水平和能力。此外,仍需通過紀檢監察和內部審計的全過程監審,控制采購風險。紀檢監察部門應努力提高采購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幫助樹立廉潔意識,并處理相關采購投訴質疑,進行審查考核。審計部門應參與并對采購工作前、中、后、末端進行全流程控制評價:采購前,申請審批、預算核準、市場調研;采購中,采購需求、采購方式、采購文件的擬定,采購執行和評審結果公示;采購后,合同簽訂、安裝運行、驗收付款;采購末端,合同的有效履行及采購檔案完整歸納。
3.4健全嚴格的物資采購驗收制度和付款制度
醫院應當建立健全嚴格的物資采購驗收制度。由庫房管理員采用科學的檢驗方式,對購買物資進行驗收簽字,出具驗收證明,明確責任,發現非正常情況,應及時報告并查明原因,按規定程序處理。建立預付賬款和定金管理制度。明確各級各類業務的付款審核的權力和責任,根據采購預算和供貨合同等相關內容對相關發票和憑證進行嚴格審核,根據審核無誤后的票據,辦理付款業務。涉及大額的或長期的預付款項目,應當進行追蹤核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規避風險。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公立醫院將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獲得長足發展,而與此同時,面對市場機制下的醫院物資采購不僅醫院自身要做好準備,積極建立和自己的經營理念、資本規模相符合的采購管理制度和先進的采購管理理念。這樣對于
我國社會主義醫療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具有良好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徐曉丹.公立醫院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文獻綜述[J].財會學習,2020(29):161-162.
[2]李文佳.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創新分析[J].財會學習,2020(28):195-196.
[3]單順芳.基于財務風險防控的醫院內部控制體系構建[J].財經界,2020(2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