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夏 姚志蘭 高月秀 蔡夢
摘 要:某發酵床模式自繁自養豬場,仔豬斷奶后每批次均有消瘦﹑腹瀉﹑嘔吐﹑神經癥狀等臨床癥狀發生,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根據臨床癥狀、剖檢變化、病原檢測以及血清抗體檢測,診斷為豬弓形蟲感染。通過制定和實施以磺胺類藥物為主,輔以加強生物類媒介(貓,狗,鼠)管理,墊料堆積發酵等防治手段,成功控制了疫情。經過為期1年的預防措施的實施,后面批次的保育豬未復發,且母豬和仔豬的豬弓形蟲血清抗體陽性率普遍下降,說明制定和實施的發酵床模式下豬弓形蟲防治方案合理有效。
關鍵詞:發酵床;豬弓形蟲;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貓;防治
中圖分類號 S858.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02-0092-04
Abstract: One pig farm is a self-bred pig farm and is fermentation bed model. Every batch of weaned piglets has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emaciation, diarrhea, vomiting and neurological symptoms, which cause certain losses. 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 was diagnosed by clinical symptoms, examination, pathogen detection and serum antibody detection. The epidemic was successfully cured by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procedure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sulfonamides,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biological vectors (cats, dogs, mice), and accumulation and fermentation of pads. After 1 years of preventive measures, there was no recurrence of pigs in the latter batch,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Toxoplasma antibodies in sows and piglets decreased generally.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lan of Toxoplasma gondii under the fermentation bed mode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Key words: Bio-bed system; Toxoplasma gondii; Sulfamonomethoxine; Ca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是一種全球流行的病原體,屬于原生動物,其血清陽性率在0~90%[1]。弓形蟲有一個間接的、多階段的生命周期,涉及速殖酸鹽,含有囊腫和卵囊的慢殖酸鹽。這種寄生蟲有著非常廣泛的中間宿主,包括幾乎所有的溫血脊椎動物和人類[2]。弓形蟲感染的主要途徑是攝入不完全煮熟的含有組織囊腫的肉或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通過垂直傳播[3]。全世界大約30%的人口長期感染弓形蟲。一般來說,人類感染是無癥狀的,但寄生蟲可能會在胎兒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誘發嚴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4]。我國已經從豬、牛、羊、鹿、馬、貓、兔、雞、褐家鼠、豚鼠和黃毛鼠等動物分離出弓形蟲,其中以豬和貓在弓形蟲的傳播上具有重要的意義[5]。近年來,豬弓形蟲病在全國范圍內呈現出一定的流行趨勢,局部地區嚴重暴發,致死率高達30%~40%,有的甚至達到50%以上[6]。華利忠等[7]在東北和華北地區的豬弓形蟲血清學調查發現,上述區域母豬弓形蟲感染普遍,且隨著母豬胎次的增加,陽性率越來越高,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豬弓形蟲在養豬業和公共衛生中的危害。因此,加強豬弓形蟲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本文就1例發酵床養豬模式下保育豬弓形蟲病的防治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檢測試劑盒:天凈沙系列柱式動物DNAOUT提取試劑盒購自北京天恩澤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豬瘟病毒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世紀元亨動物防疫技術有限公司;豬弓形蟲抗體測定采用間接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購自深圳市綠詩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藥物:利好和強力拜固舒:購自拜耳(四川)動物保健有限公司。
1.2 臨床癥狀與剖檢變化 江蘇某豬場,存欄300頭基礎母豬,母豬為水泥地面定位欄飼養,產房21日齡斷奶,斷奶后斷奶仔豬進入發酵床飼養,直至出欄。2017年4月,保育豬陸續出現發燒(39.5~42℃)消瘦,背毛粗亂,采食量下降,腹瀉等癥狀,有的豬出現皮膚發紅現象,發紅集中在耳朵,腹部,股內側,下肢等部位。少數豬在后期出現神經癥狀,還有少數發病豬有嘔吐現象。發病率40%左右,死亡率約30%。剖檢發現淋巴結腫大出血,腹腔積液,肺高度水腫,其他各個臟器不同程度水腫(見圖1和2)。
1.3 豬弓形蟲病原檢測 采集血液,肝臟和腎臟,采用天凈沙系列柱式動物DNAOUT提取試劑盒按說明書提取DNA。所提取的DNA按照張云峰等[8]建立的方法進行豬弓形蟲PCR檢測,其引物序列為F:5′-gatttgcattcaagaagcgtgatagtat-3′;R:5′-agtttaggaagcaatctgaaagcacatc-3′。采用25μL反應體系(2.5μL 10×PCR Buffer,2μL Mgcl2;2μL dNTP;上下游引物:各0.2μL;0.2μL TaqDNA聚合酶;模板DNA:1μL;ddH2O:16.9μL)進行PCR擴增,其目的條帶為302bp。擴增完后1%瓊脂糖凝膠電泳觀察結果。同時,采集了肺臟,淋巴結,提取RNA。所提取的RNA采用北京世紀元亨的熒光定量PCR檢測試劑盒進行豬瘟病毒(CSFV)和豬呼吸與繁殖綜合征病毒(PRRSV)的熒光定量PCR檢測。
1.4 治療前后豬弓形蟲血清抗體檢測 采集母豬和發病保育豬血清進行血清弓形蟲檢測。其中母豬根據胎次不同分別采集8~10個樣本,分為后備豬(G),1胎次(S1),2胎次(S2),3~5胎次(S3~5),6胎次及以上(S6+)5個類別。分離血清后采用綠詩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豬弓形蟲檢測試劑盒檢測血清抗體。間接ELISA的操作方法及結果判定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判定方法:COV值=陰性對照OD平均值*2.1(陰性對照小于0.08按0.08計算),OD值<臨界值(COV),判為血清弓形蟲抗體陰性;OD值>2COV,判為血清弓形蟲抗體陽性;COV≤OD值≤2COV,判為血清弓形蟲抗體可疑。
1.5 處置方案 根據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室檢測,發病保育豬確診為豬弓形蟲感染。制定以下治療和防控方案:
(1)種豬用藥:加藥保?。喊枇侠茫◤头交前烽g甲氧嘧啶可溶性粉)1.5kg/T,強力拜固舒1kg/T,連續使用30d,停10d,再連續使用30d。之后利好1.5kg/T,每月1次,連用7~10d/月。
(2)斷奶豬保健:發病豬治療:拌料利好1.5kg/T,強力拜固舒1kg/T,連用2周,飲水中添加葡萄糖2kg/T。后面每批次斷奶豬拌料保?。豪?.5kg/T,強力拜固舒0.5kg/T。
(3)滅鼠滅貓:制定滅鼠流程,請專業滅鼠隊,每季度滅鼠1次。轉移場內的家貓和飼養的狗,并發動飼養員和技術員,清除場內野貓和野狗,堵上圍墻漏洞。今后一旦發現野貓和野狗進入場內,直接驅趕出場,堵住漏洞。
(4)發酵床管理:發病棟的發酵床床體深翻1次,待本批次豬轉移出去后堆積發酵,2個月,每15d翻1次。之后重新噴灑發酵床菌種鋪床。引入后一批斷奶仔豬。今后,每15d深翻發酵床床體1次,利用發酵床本身的熱,殺滅有可能污染進發酵床床體的卵囊。
(5)在實施方案后的半年后及1年后,按治療前的采血方案進行血清采集,測定豬弓形蟲血清抗體,對比治療前后豬弓形蟲血清抗體的變化,已驗證療效。
2 結果與分析
2.1 豬弓形蟲病原檢測結果 根據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以及流行病學規律,初步判斷為豬弓形蟲感染,采集6頭發病豬的肝臟和腎臟,進行豬弓形蟲PCR檢測,結果見圖3。由圖3可知,6頭發病豬弓形蟲PCR檢測皆為陽性,證實該發病豬普遍感染豬弓形蟲。為驗證該病例是否存在混合感染,同時所采集的淋巴結和肺臟進行了豬瘟病毒和豬呼吸與繁殖綜合征病毒的熒光定量PCR檢測,結果顯示CSFV和PRRSV皆為陰性。初步判定本批次發病豬為豬弓形蟲感染。
2.2 治療前后豬弓形蟲血清抗體檢測結果 分別在用藥前,用藥半年后和用藥1年后,分別采集母豬、發病保育豬的血清,進行豬弓形蟲血清抗體檢測,其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在保育豬發病時,保育豬的弓形蟲抗體陽性率達到30%,而治療半年和1年后保育豬血清抗體陽性率均為0。在發病時,母豬陽性率隨著胎次的增加逐漸升高,從后備豬的20%陽性率上升到高胎次的100%,說明該豬場母豬弓形蟲的感染強度較大。而用藥保健半年和1年后,后備豬和頭胎母豬的陽性率下降到0。用藥保健半年后3~5胎次以及6胎次以上的母豬陽性率下降到50%,1年后分別下降到33%、44%,說明所使用的豬弓形蟲保健方案有效。
2.3 轉歸情況 通過以上方案處置,原來的發病保育豬在用藥14d后基本恢復,不再有新增病例,但有少量僵豬存在。該豬場以周生產批次安排生產,14d過后,后面的斷奶豬未出現類似臨床癥狀。
3 討論
20世紀60年代末,大量暴發的豬弓形蟲病曾被稱為“無名高熱”,臨床上保育豬感染豬弓形蟲主要以高熱、呼吸困難和神經癥狀為特征,與目前流行的一些豬主要疫病,如PRRSV等有相似之處[9],必要時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在本病例中,通過臨床癥狀觀察,剖檢變化以及病原檢測,確定該疫情是由豬弓形蟲引起的。為進一步調查該場弓形蟲感染的強度,采集母豬和發病豬的血清,進行豬弓形蟲血清抗體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母豬弓形蟲的陽性率極高,頭胎母豬的陽性率高達50%,在3~5胎次陽性率達80%,高胎次的母豬甚至達100%,說明該豬場的弓形蟲感染非常普遍,這與邱美珍等[10]2018年調查發現規模豬場母豬群弓形蟲感染率為58.7%的數據比較吻合。而發病保育豬的血清抗體陽性率達30%,這一數據普遍高于其他已發表的流行病學數據。如:楊曉偉[11]等調查了重慶不同階段豬弓形蟲血清學規律,發現母豬﹑育肥豬和哺乳仔豬的弓形蟲血清抗體陽性率分別在7.55%~23.08%﹑1.92%~22.45%以及0~5.81%,Ichikawa-Seki M[12]等進行了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豬的弓形蟲血清學調查,發現豬陽性率僅為14.6%。這些結果普遍低于本案例同樣類型和日齡生豬的數據,進一步說明本案例弓形蟲感染的嚴重程度。
貓和貓科動物是豬弓形蟲終末宿主,也是唯一能夠從糞便中排出弓形蟲卵囊的宿主,在弓形蟲傳播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3]。在豬場內,被感染的貓被認為是豬場中豬弓形蟲感染的主要來源[14]。發酵床養豬技術(breeding pig on litter)是一種新型的生態環保養豬技術,可以有效解決生豬生產中的糞便處理和環境污染問題[15]。但由于其不用清糞的特性,一旦有被弓形蟲污染的糞便,飼料等進入發酵床,很容易被豬誤食而造成感染。在本案例中,發病場為發酵床養殖模式,排泄物管理不善,環境條件較差,濕度大,飼料管理不當,圍墻有很多破損的地方,場內老鼠眾多,但全年沒有滅鼠,還有野貓野狗,且人為飼養了2只貓和和3條狗,這可能是該豬場造成弓形蟲傳播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轉移走或撲殺所有的貓和狗(包括野貓和野狗),堵住圍墻漏洞,并每季度滅1次鼠,斷絕弓形蟲在終末宿主和中間宿主之間的傳播,是切斷弓形蟲在場內循環傳播的關鍵措施。
在豬弓形蟲治療藥物方面,自1942年Sabin等發現磺胺嘧啶的抗弓形蟲作用,及1953年Eyles等報道的乙胺嘧啶的增效作用以來,聯合使用這兩個藥物一直是弓形蟲病的標準治療方案[16]。目前弓形蟲的防治,復合磺胺類藥物較為有效?;前烽g甲氧嘧啶通過競爭二氫葉酸酶,抑制二氫葉酸的合成;甲氧芐啶通過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使二氫葉酸不能還原成四氫葉酸。袁銘雅[17]在治療一例仔豬弓形蟲病時(200頭存欄)的用藥方案為:磺胺-6-甲氧嘧啶(SMM)粉,按0.02%標準拌飼,對全群豬連續飼喂5d。全群豬測體溫2次/d,體溫在40℃以上的,按體重注射磺胺嘧啶鈉70mg/次,1次/d,連續5d,結果成功治愈了該病例,無復發。本案例使用是拜耳的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性粉(商品名:利好)。該產品在防控豬弓形蟲方面較為有效。解明華等[18]在治療弓形蟲病時,所用方案為:拌料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性粉1500g/t,氨芐西林可溶性粉1000g/t,連用7~10d,停藥10d后再用7~10d。對于個體治療,所用治療方案為:鹽酸吖啶黃注射液,靜脈緩慢注射,3mg/kg,1次/d,磺胺6-甲氧嘧啶(SMM),靜脈注射,60mg/kg,用注射用水配制成10%的溶液,1~2次/d,連用3~5d,結果非常有效。
在本案例中,為了根治豬場的弓形蟲病,一方面從發病豬著手,優先將發病豬群治愈,另一方面,為了避免下一批次的仔豬仍然會發病,在制定控制計劃時直接從母豬開始用藥,聯合消滅生物媒介措施,飼料和糞便管理等措施,希望從源頭切斷豬場的弓形蟲。結果用藥14d,發病豬群即康復,沒有新增病例,往后的新上保育豬批次未再發病,說明制定的措施在防治保育豬發弓形蟲病有很好的作用。從母豬角度出發,發現制定的后期保健措施在1年之后極大地降低了場內母豬弓形蟲血清抗體的陽性率,說明所制定的措施能有效降低母豬的感染率,從而降低了保育豬發弓形蟲病的風險。
參考文獻
[1]Pappas G,Roussos N,Falagas ME.Toxoplasmosis snapshots:global status of Toxoplasma gondii seropreval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pregnancy and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J].Int J Parasitol,2009,39:1385-1394.
[2]Guo M,Mishra A,Buchanan RL,et al.A Systematic Meta-Analysis of Toxoplasma gondii Prevalence in Food Animals in the United States[J].Foodborne Pathog Dis.,2016,13(3):109-118.
[3]Bogitsh BJ,Carter CE,Oeltmann TN. Blood and Tissue Protistans III[M].Academic Press,2019:135-148.
[4]MS.Galat,N,Galat,V.Toxoplasmosis:Prevalence and New Detection Methods[M].Academic Press,2018.
[5]Bart?omiej Ferra,Lucyna Holec-Gósior,Józef Kur,et al.Serodiagnosis of 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 in farm animals(horses,swine,and sheep)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using chimeric antigens[J].Parasitology International,2015,64(5):288–294.
[6]翟少欽,付文貴,鄭華,等.川渝兩地豬弓形蟲血清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獸醫雜志,2013,49(2):49-50.
[7]華利忠,魏德寶,王佳,等.東北及華北地區豬弓形蟲血清學調查[J].中國預防獸醫學報,2016,38(2):124-127.
[8]張云峰,劉福元,徐雪萍,等.豬弓形蟲特異PCR診斷方法的建立[J].新疆農業科學,2010,47(9):1823-1827.
[9]舒鑫標,婁昆鵬.1例弓形蟲病的PCR鑒定與診治[J].養殖與飼料,2019(8):74-77.
[10]邱美珍,杜麗飛,楊俊,等.規模豬場母豬群弓形蟲血清學調查[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8(12):93-95.
[11]楊曉偉,趙光偉.重慶地區不同飼養階段豬弓形蟲感染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獸醫雜志,2015,51(2):44-45.
[12]Ichikawa-Seki M,Guswanto A,Allamanda P,et al.Seroprevalence of antibody to TgGRA7 antigen of Toxoplasma gondii in livestock animals from Western Java,Indonesia[J].Parasitol Int,2015,64(6):484-486.
[13]Jun Ma,Jun?Jun He,Jun?Ling Hou,et al.Metabolomic signature of mouse cerebral cortex following 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J].Parasites Vectors,2019,12:373.
[14]趙德明,張仲秋,周向梅,等.豬病學(第十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943-945.
[15]江棟材,韓娟,蔡中梅,等.發酵床養殖模式對豬生產生長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豬業,2014,(3):47-51.
[16]Dubey JP.The history of Toxoplasma gondii—the first 100 years[J].J Eukaryot Microbiol,2009,55(6):467?475.
[17]袁銘雅.一例豬弓形蟲病的診療報告[J].養豬,2019(4):117.
[18]解明華,魯富有,陳俊秀,等.1例規模豬場弓形蟲病的診治[J].養殖與飼料,2019(06):62-6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