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山 王麗珍 王晶晶 王亞沉 陳銀華 黃偉
摘 要: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混合式的教學方式,其與傳統課堂的本質區別在于翻轉課堂是一種將線上教學與課堂學習融為一體的教學方式。其中線上部分充分發揮了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同時激發學生課前學習的主動性。該文總結了混合式翻轉課堂在植物學課程中的運用效果,分析了這種教學方式的利弊,以期為高校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植物學;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02-0171-03
20世紀90年代美國首先提出交際型及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而后哈佛大學教授埃里克·馬祖爾最先在課堂外進行“知識傳遞”,在課堂內進行“知識吸收”的新型教學模式,第1次實現了新型教學模式代替傳統的教學模式。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也被帶入了教學之中,隨即出現了“顛倒課堂”。在2004年第1次真正實行翻轉課堂學習形式,可汗學院制作教學視頻和練習記錄,使學生開始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主動學習。隨著互聯網逐漸全面分布,更加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的緊密聯系,直至2007年,翻轉課堂真正孕育而生。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近年來在翻轉課堂的基礎上再次改進,實施混合式的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生在線學習和課堂學習有效結合的一種教學方式,其主要次序是學生課前觀看教學視頻、教學素材等教學資源,而課堂學習則變成課前測試、問題探討、小組交流、堂檢測以及課后作業完成等過程。翻轉課堂優于傳統課堂的方面在于其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地域以及時間的限制,突出植物學課程直觀性及可視性強的特點,能夠很大程度滿足學生自主性及個性化學習需求[1]。在當今信息飛速發展影響下,翻轉課堂在原先的基礎上升級為混合式翻轉課堂,此新型式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現代教育學者的關注。混合式翻轉課堂給當代的教育帶來了極大的積極效應,實現了提升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及思考能力,使學生在體驗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深入發現問題,并多方面剖析問題,最終解決實際問題。以學生為主體的混合式翻轉課堂是以教師為引導作用,從而實現了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最大的高質量教學目的。本文通過總結混合式翻轉課堂在植物學課堂運用的效果,為高校運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提供參考。
1 混合式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比較
傳統課堂一般是指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此模式優勢在于教師組織和管理課堂,但其主要形式是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而學生被動接受教師輸出,這樣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師在課堂中的表現,學生缺乏個性化與自主性的學習并且靈活性低,于高校而言,不利于培育高質量人才。
將在線學習與課堂學習相結合形成的教學模式,被稱為混合式翻轉課堂。混合式翻轉課堂最大特點是將傳統課堂以及在線學習優點匯集在一起,此教學模式避免了單一的在線學習或填鴨式教學的弊端。在混合式翻轉課堂中,學習的“指揮權”交給學生,課堂則轉變成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場所,大大提升了學習效率。此教學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鉆研精神,對于培養高質量素質人才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2 落實混合式翻轉課堂在植物學課堂中運用的前提條件
2.1 搭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首先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2]。線上學習,借助網絡教學平臺設置《植物學》微課。課前,學生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提前學習《植物學》課程,并在微課視頻中設置相關問題及選項,以便監督學生認真學習;充分利用QQ、微信、百度貼吧等社交軟件線上討論植物學課程,實現學生課前“大辯論”。線下學習,則是在教室中實現。首要保證教室清潔干凈,并努力創造出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教學環境。據心理學研究發現充滿激情和舒心的教學環境,能很大程度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充分利用課堂有限時間向教師提問與交流植物學課程中的相關問題。
2.2 實現教學資源數字化 教師將植物學教學資源數字化。首先將植物學相關學習素材資源進行收集并篩選整理,根據邏輯性、嚴密性以及相關性進行系統化的資源整合,并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從而實現教育信息化。教師通過微信群或QQ群的方式將整合的植物學教學素材資源發送給學生,此素材資源包括圖文并茂的PPT、植物學精品視頻等,使學生通過這些教學資源更加深入鞏固和掌握植物學課程相關知識。
2.3 優化及提升教學手段 學生通過移動學習方式,優化及提升教學手段。通過手機、ipad、電腦等學習渠道,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實現學生與教師交流探討植物學相關知識[3]。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及時解決學生在植物學課程學習中所遇到的疑惑,有利于學生加深對于植物學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實現高效的學習效率。開設植物學公眾號,教師通過公眾號的渠道將植物學最新前沿資訊發布其中,讓學生了解當前植物學的發展動態以及最新成果,使學生開拓對于植物學方面的視野,并激發學生對于植物學的求索欲望[4]。
3 混合式翻轉課堂在植物學中運用的具體實施
3.1 教師的具體實施 教師作為教學環節中最為重要的引導者,對于學生學習效率及效果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混合式翻轉課堂中,教師同樣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混合式翻轉課堂最大的突出特點——在線學習方式。因而,教師需充分利用這樣的機會,通過植物學課本上的知識要點,結合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明確教學目標,確定知識要點,充分做好備課任務并進行視頻錄制。教師在錄制視頻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視頻內容應為本節課知識要點概述,不宜過多,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即可。第二,視頻中應當明確地傳達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便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任務。第三,視頻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課外延伸知識,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也起到激發同學們學習激情及興趣的作用[5]。第四,選擇合適的場所進行視頻錄制,在錄制過程中應當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避免視頻最終錄制的效果不佳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第五,視頻中可以增加一些與本節課內容有關的問題,督促學生主動查找資料或通過討論來解決問題,提升學習效果。此外,還需要與學習委員溝通,提前把視頻等教學資料發放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前學習。
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揮一個組織管理者以及引導啟發者的作用,既不能過分地放任學生自由學習,也不能過于拘束學生自主討論。在課堂時間把控度上一定要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營造一個高效、自主、活躍的課堂,才能讓學生最大程度受益于其中。教師的課堂任務主要有課前測試、問題討論、小組活動、課堂檢測以及課后作業的時間分配,并把握好每一部分的時間和任務,同時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對學生的活動表現進行評價,給學生一定肯定和鼓勵,為學生形成長久的學習動力做好基礎[6]。
3.2 學生的學習任務 在混合式翻轉課堂中,除了教師的引導啟發作用,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感。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是整個教學環節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因此,學生一定要做好參與工作。對于線上學習部分,學生在充分觀看教師錄制的視頻之后,對于教師提出的目標和任務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并注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積極利用課前的時間對書本知識進行閱讀和學習。比如在學習《植物學》(第2版)根的次生生長和次生結構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在課下自己總結根的初生生長和初生結構與根的次生生長和次生結構之間的異同[7]。這些內容是書本上的知識,但是需要學生花時間來總結,這樣學生才會對知識有一個更加清晰的把握,能夠將前后的學習內容連貫起來,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其次,在課堂上,學生要與教師形成一定的配合,在教師所安排的各項活動中學生要積極參與,才能讓學習效果事半功倍[8]。比如,教師在進行小組討論環節時,學生們要大膽地向其他同學表達自己的觀點,將自己課前準備的學習資料以及學習成果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和交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知識的共享和匯總[9]。在課后作業的完成上,同樣需要學生認真看待。通過課后作業的形式來總結自己在課堂上所學到的內容,并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在今后教學環節中不足方面進行改進。
4 混合式翻轉課堂在植物學課堂中運用的利弊分析
通過實驗證明,混合式翻轉課堂的確很大程度提升了學生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問題的深入分析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顯著的作用。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構主義和社會教育系統理論以及國際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影響下,已成為全球關注的教學模式,其對教學效果的正面影響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方式中心構建教學結構,更為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與教學者解析回答的作用。以學生為教學中主要的參與者,教師作為引導者和組織者,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和鉆研精神。
同時,在實施的過程當中需要規避一些問題。首先,教師方面一定要充分做好備課工作,其視頻的錄制要有足夠的吸引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否則會適得其反,造成增加教學負擔的結果,讓教師和學生都承受著巨大的工作與學習壓力。其次,學生方面要充分做好配合的工作,不論是課前還是課后,都要積極完成學習任務,并且要保持長久的學習動力。試驗中發現,混合式翻轉課堂在植物學課堂中,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同學效果顯著,而對于平時學習習慣不好,不善于參與課堂活動的學生來說,其效果并不是很明顯[10]。因此,學生方面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學習工作。此外,需要學校領導階層大力支持,提供錄制視頻的場所,并配備具有一定視頻剪輯能力的教師,以及將課堂從傳統模式轉變為混合式的翻轉課堂,這中間學校領導階層應給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勵。
5 結語
混合式翻轉課堂在植物學中的應用充分發揮了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勢,打破了填鴨式教學模式的縛束,成功地將原本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主導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以教師為輔的學習模式。此教學方式對于教師而言,并沒有意味著工作量減輕,反是更加考驗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和素養。在混合式的翻轉課堂植物學課程應用實踐中,教師要制定特定的教學任務,提供合適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同樣對于學生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在于學生可以自主的選擇自己想要的學習途徑以及任意時間段的學習,但這樣的自主性也就意味著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紀律性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在植物學課堂應用混合式翻轉課堂的實踐中不僅要充分了解其中的優勢,更要重視其中的不足,要特別注意在選擇線上教學視頻過程中,進行擇優選擇,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內容以及資源,這樣有利于學生根據線上教學視頻更快了解和掌握植物學的重點知識。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的目的與要求,培養更加優秀的自主專研性人才,學校等有關部門應加大力度對于教育硬件設施的投入,從而實現改善和優化教學環境,完善硬件設備。
參考文獻
[1]武春霞,楊煥亭.《植物學》課程建設的幾點想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3(02):104-105.
[2]劉芳,劉超,吳三林.植物學課程體驗式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3,32(12):130-132.
[3]王若涵,張志翔.“植物學”課程教學中的微課設計[J].中國林業教育,2015,33(06):69-71.
[4]周瓊,黎樺,謝義林,等.高等農科院校植物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23):9855-9856,9860.
[5]項小燕,吳甘霖,王志高,等.實踐教學在植物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J].生物學雜志,2013,30(02):102-104.
[6]徐延浩,楊梅,張運波,等.翻轉課堂模式在《植物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8,15(02):82-84.
[7]譚玲玲.提高植物學課程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30):15079-15082.
[8]叢明,李志江,魏遠,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植物學”課程教學中的實施[J].農產品加工,2017(10):81-83.
[9]袁聰穎,李會云.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植物學》課程改革中的探究[J].科技視界,2019(18):122-123.
[10]寧熙平,郝剛,吳鴻.基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植物學課程教改結果分析[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5(03):13-16.
(責編: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