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廣東 張寧新 谷 鵠 孫學明
近幾年,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廣大醫護人員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人民生命健康的守護者。醫衛類職業學校是培養高素質醫護人員的重要基地,學生的專業特色和未來的職業道路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醫衛類職業學校的課程要求非常嚴格,專業性、知識性的教育內容占主導地位,同時社會上復雜多樣的各種思潮也在不斷涌入,這給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需要通過調查來更精準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解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改善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為同類學校的思政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為充分了解醫衛類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提高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組在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問卷調查。
在有效樣本中,參與調查共有2417人。從性別來看,男生393人,占16%;女生2024人,占84%,女生人數遠遠大于男生人數。從被調查者所在年級來看,二年級的參與度最高,占26%,五年級參與人數較少,占11%;此外,一年級占24%、三年級占21%、四年級占18%。從專業來看,58.2%的學生來自護理專業,其次是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占17.1%。
1.關于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結果顯示,有接近一半(49%)的學生認為學校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有38%的學生認為學校比較重視;認為學校重視程度一般的學生占比較小,為12%;僅有1%的學生認為學校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看出,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程度較高。
2.關于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學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一般有思想政治課、專業課及文化基礎課、班會課、社團活動、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等形式。調查結果顯示,21%的學生認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主要是思想政治課,19%的學生認為主要是班會課,17%的學生認為主要是專業課及文化基礎課,15%的學生認為是勞動教育,14%的學生認為主要是社團活動與社會實踐。
一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意愿。在問及學生是否愿意接受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時,77%的學生表示愿意,15%的學生持無所謂的態度,僅有8%的學生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上述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這進一步佐證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普遍認可。
二是學生在思政課上的表現。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各異,有79%的學生會專心聽課,28%的學生會看專業課書籍或者睡覺,3%的學生會與同學聊天。
三是學生的學習目的。45.6%的學生上思政課是為了提高思想修養,31.9%的學生上思政課是為了拓展視野和增長學識,7%的學生認為上思政課對以后的工作有用,但也有15.8%的學生認為上思政課是為了不違反學校紀律。這說明思政課的吸引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從調查中得知,有53%的學生對思政課學習有興趣,41%的學生對思政課學習興趣一般,僅有6%的學生表示對思政課學習沒有興趣或者說不清。這說明學習興趣對于學生思政課學習影響較大。如何提高學生對于思政課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思政課的學習熱情,把學生吸引到生動活潑的思政課堂,是思政課教師應當思考的重要問題。
除了學習興趣以外,還有一些影響學生思政課學習態度的因素,理清這些因素,有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提高思政課學習效果。課題組通過比較不同基本變量學生思政課學習態度差異,采用卡方檢驗的方法,分析發現學生的性別、年級兩個變量在思政課學習態度的差別上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學習態度與人口統計學特征的獨立性分析結果
可以認為學生的思政課學習態度與性別、年級有關,不同性別、不同年級的學生思政課學習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為此,統計出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學習態度與性別、年級的交叉列表,如表2、表3。

表3 學習態度與年級的交叉列表
由表2可知,學生思政課學習的態度在不同性別之間呈現顯著差異。男生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61.1%)對思政課感興趣,女生比例要低一些,只有51.4%。這提示思政課教師在進行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性別差異,在備課時一定要“備學生”,充分做好學情分析,依據不同性別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相應的認知規律,完善個性化教學設計,從而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

表2 思政課學習態度與性別的交叉列表
由表3可知,學生思政課學習態度在五個年級之間呈現顯著差異。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對思政課學習感興趣的占比不斷增加,由一年級的94.4%到五年級的96.7%。原因可能是隨著年級的增長,一方面學生心理更加成熟,逐漸具備了批判性思維,另一方面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思政課理論和實踐學習活動,因此高年級學生思政課學習興趣總體高于低年級學生。這提示教師思政課教學要因材施教,因勢而變,依據不同年級結合課程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強化思政課教學針對性。
調查顯示,有26%的學生希望教學內容具有真實性、典型性,教學內容能夠來源于社會熱點問題,有25%的學生希望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有21%的學生希望教學內容及時更新,也有少部分學生希望教學內容不要太理想化。
關于思政教育的形式,24%的學生最喜歡參與實踐教學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19%的學生最喜歡開展互動討論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18%的學生最喜歡邀請專家或先進人物進行講座宣講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18%的學生最喜歡教師在論壇、微博、微信等進行互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15%的學生最喜歡集中授課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有6%的學生喜歡上述形式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醫衛類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力和學生的自覺接受力均相對較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了普遍認同。學生大多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思政課學習,可以提高思想修養,拓展視野,增長學識,人生發展需要接受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途徑也比較豐富,但是還存在吸引力弱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大部分學校和學生充分認識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也有部分院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度、興趣度依然不高,突出表現為思政課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課堂學習效果欠佳。
2.思政課教學內容單調抽象。思政課理論知識具有科學性、真理性,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發展中提煉的理論精華,具有一定抽象性,學生有一定的理解難度。統計顯示,有28%的學生認為目前思政課教學主要存在教學內容單調、缺乏創新等問題;22%的學生認為理論空洞抽象,很少與實踐結合;還有學生認為存在教學內容與學生思想需求實際脫節等問題。如何提升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是當前職業類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3.思政課教學效果欠佳。雖然近80%的學生在思政課課堂上能夠做到專心聽課、勤于思考,但仍有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看專業課書籍、與同學聊天,做些與課堂學習無關的事情,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主動性不足、互動性不強。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隊伍建設。調查顯示,41.6%的學生表示班主任對學生良好品格和行為形成影響最大,36.3%的學生認為專業課教師和公共課教師影響較大。醫衛類職業學校要按照“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標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人格魅力、思想修養,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人生發展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以教育者的影響力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1]。
2.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引力。教育者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歷史視野回顧近代以來中國革命和建設之路,尤其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學生頭腦,指導學生實踐,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就有更強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努力提高思政課教學內容的現實性和生動性,“以生為本”,教學素材盡可能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把一些社會熱點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等信息融入思政課教學之中,吸引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思政課學習[2]。
3.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創新力。形式是內容的載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只有通過適當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來呈現落實,才能對學生起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必須創新。要將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起來,做到同向同行,優勢互補,相得益彰。教師要善于挖掘專業課和文化基礎課中的思政元素,準確把握其中的育德點,通過多樣化的教育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專業課和文化基礎課中,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
醫衛類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環節,既有職業類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也有特殊的個性,因此在從事醫衛類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堅持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調研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需求,有針對性地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實踐等方面不斷創新,加強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使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能相互貫通,建構大思政的教育模式,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