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愷月
摘 要:玉雕實訓課程是玉雕專業教學的主干課程,直接反映玉雕專業教學的最終效果。為了適應現代玉雕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需求,本文圍繞玉雕實訓課程中實踐規范化及標準化的通關制考核體系,分析提升玉雕實訓效果的有效途徑,探索玉雕實訓教學規范化、標準化、分層級的考核體系。
關鍵詞:玉雕專業? ? 實訓課程? ? 人才培養? ? 通關制考核
作為傳統工藝美術品之一的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工藝師在制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玉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狀,經過設計、切割、雕琢、拋光等制作工序和工藝,完成一件件美輪美奐的玉雕作品。近年來由于玉雕大師的老齡化,中青年大師寥寥無幾,并且玉石材料價值昂貴導致培養傳承玉雕技藝人才的成本過高,造成玉雕技藝人才近三十年的斷代現象。
為保護傳統工藝美術,促進傳統工藝美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國家與北京市相繼出臺《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北京市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辦法》《加強北京傳統工藝美術高級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保護與扶持政策,維護傳統工藝美術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的重要地位,加強工藝美術人才隊伍的建設。
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以下簡稱學校)作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訓基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定點研培單位、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開設的玉雕專業承擔著培養玉雕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為了不斷適應現代玉雕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學校在玉雕專業傳統實訓教學模式基礎上,不斷探索更為規范化、標準化、分層級并且符合行業及市場需求的實訓教學模式及考核辦法。通過創新、實踐通關制考核體系,產出成果證明該體系在整個玉雕專業實訓課程教學中成果顯著。
一、探究通關制玉雕實訓考核體系的背景
玉雕專業自建設以來,一直是學校傳統工藝美術龍頭專業,得到學校乃至行業的一致關注,學校以玉雕大師及一線技師作為實訓課程教師的教學模式為行業培養了一批批玉雕技藝傳承人。然而,在實訓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擔任實訓課程教學的教師均為外聘的玉雕大師及一線技師,本專業的在校教師僅僅作為跟課參與其中,過度依賴外聘教師,本校師資力量匱乏,教學質量不統一;學習任務標準不一、與市場需求不匹配,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參考標準和考核體系,造成大量半成品的出現,由于玉石材料本身價值較高,直接導致教學成本的增加。
為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玉雕專業教學團隊從專業現狀入手,以市場為導向探索創新符合玉雕實訓教學特點的考核體系,這是提升玉雕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降低教學成本較有效的方式。
二、以任務引領、標準考核為思路設計通關制實訓考核體系
針對玉雕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校玉雕專業教學團隊經過實踐探索,創新性地開發符合玉雕實訓教學特點的以“規范化、標準化、分層級”為關鍵詞的通關制實訓考核體系。
通關制考核體系的開發是以玉雕行業人才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兼備玉雕技藝及玉石文化修養和工匠精神的玉雕高技能人才。因此,在開發前期筆者走訪北京市玉器廠、張鐵成大師工作室等玉雕企業及大師工作室進行人才需求調研,通過分析崗位設置、用工需求、產品種類等因素,總結得出玉雕人才的培養路徑是由寬到窄的過程。
玉雕之所以被稱為工藝美術門類中最為復雜的一種藝術形式,是因為每一件玉雕作品均集作者的中國傳統文化及玉石文化修養、玉雕技藝于一身,作者根據玉石材料的天然之形進行創作,每一件手工雕琢的玉石作品都獨一無二、極具個性。這種既綜合又獨立的工藝特點,決定了從事玉雕工藝制作的人才通常以玉雕作品某一門類作為職業選擇和成長路徑。
通過調研,學校可制定分層級遞進式的,結合市場產品需求設置任務及評價標準的,配套融入能力素養的考核體系。
(一)玉雕初級實訓考核——基礎件通關制
初級階段學生基礎比較統一,對于任務和標準的設定可以保持一致,讓學生了解職業素養、熟悉玉雕工具的使用以及掌握基礎實操技能。初級階段實訓任務涵蓋玉雕所有門類的題材,學生通過大量的多種類訓練明確自己擅長的方向,從而為中級階段實訓打下基礎。初級階段典型工作任務以市場上較為常見、價值較低、體積較小的產品為主。針對不同進度的學生對于完成作品的效率不同,在任務設計時分別設置基本任務和選修任務。基本任務針對大多數中等級及以下水平學生設置,從而保證作品完成度,選修任務針對完成度較好、速度較快的學生設置,在完成基本任務的前提下進行選修任務的制作,以更快提高實訓能力。
(二)玉雕中級實訓考核——簡單件通關制
中級階段實訓任務開始注重個性化以及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需要掌握根據不同玉石材料量體裁衣并選擇不同設計思路和制作方式的能力,所以實訓項目不能完全統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在大類中選擇平行項目完成具體任務。同時,中級階段學生雕刻能力有限,實訓任務以浮雕為主,典型工作任務以市場上較為常見、銷售量較好的浮雕類產品為主,以結合學生能力設計可以完成的器型為原則。
(三)玉雕高級實訓考核——復雜件通關制
學生經過中級階段對自己擅長方向的選擇進行固化,高級階段應選擇培養個性化的成長任務,要求作品有一定自我創作的部分,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高級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雕刻能力,實訓任務以復雜的圓雕為主,不以量作為考核標準,更強調復雜件的完成度。高級階段的典型工作任務以較為復雜的擺件、把玩件等價值較高的產品為主。
通關制實訓考核體系針對不同年級制定不同的任務標準,每一套標準配套統一的規格,這樣可以避免出現由于材料大小懸殊導致的完成時間不統一。規定工作量考核,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品才能得到及格分,同時注重提高作品的成品率。即初級實訓考核執行基礎件通關制,中級實訓考核執行簡單件通關制,高級實訓考核執行復雜件通關制,三個層級的考核制度既互相聯系,又有層級的遞進關系。
三、以師帶徒模式打破傳統班級設置
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提高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學效率有效的辦法,提高玉雕師傅積極性的作用尤為明顯。改革前,玉雕實訓師傅的安排以班級為單位,忽略了玉雕師傅各自擅長方向,讓學生以及玉雕師傅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任務選擇相對盲目,學生也沒有明確的成長方向。
為改變這一現狀,學校通過與一線玉雕技師的溝通以及到玉雕企業調研,了解在行業中玉雕技師的從業方向相對單一和固定,即從事器皿雕刻的師傅對于花鳥、人物作品較少涉及,擅長人物的師傅幾乎不會涉及器皿的雕刻。因此,學校將實訓課堂轉變成企業車間,打破自然班的限制,以師帶徒的形式將學生按照器皿組、花鳥組、人物組進行分組,每組都由一名玉雕師傅與一名學校教師共同實施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學習評價。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是專業技能學習者,又是玉雕作品生產者,整個過程既是培養專業技能的過程也是創造價值的過程,實現了學生實習由“消耗型”向“盈利型”的轉變。當一件件產品從學生手中生產出來時,學生就有了榮譽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實現了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
同時,每學期末設置教學作品展作為對學生的考核,各組玉雕師傅的教學成果考核也可以從學生作品中體現出來,大大提高了玉雕師傅在教學過程中的投入程度。作品展中的優秀作品可以留校作為未來參賽作品的儲備,大大提升了學生的成就感和職業歸屬感。
四、成效與思考
通關制考核體系在玉雕實訓教學中的實踐成果顯著,實訓教學中成品率由60%提升至80%;成績提升最明顯的為處在中游及中下游的學生群體,這部分學生占班級數量的一半以上;為水平較高的學生縮短了基礎訓練的時間;為學生提供了更明確的努力方向。在“2018第二屆紅星杯燕京八絕大賽”中學校玉雕參賽作品共計50件,獲得2個金獎、2個銀獎、6個銅獎、2個優秀獎的好成績。2019年“守藝春秋 燕京八絕創意大賽”中學校玉雕作品獲得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以及優秀獎13名的好成績。
通關制考核體系是探索玉雕專業實訓課程改革的新嘗試,著眼于規范玉雕實訓教學考核標準及傳承玉雕工藝技藝,得到學校、行業、大師三方支持。通關制考核體系的開發充分分析初級、中級、高級玉雕實訓階段的特點,綜合市場需求、師資配備、學生水平、職業素養、工匠精神等方面,將實訓任務和市場產品相結合,分層級提煉訓練過程中的考核標準,使教學標準和市場標準有效對接,極大提升作品成品率,避免玉石實訓材料的浪費,有效降低人才培養的成本,同時在訓練過程中強化職業規范,實現對學生職業素養及工匠精神的培養。運用“規范化、標準化、分層級”的考核思路為探索工藝美術其他專業方向人才培養及考核辦法提供了可復制范本,對培養與保護非遺人才具有實質性的啟示,同時對于推動中華傳統文化保護提供了切實的應用意義。
參考文獻:
[1]畢結禮.讓工匠精神和創新創業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的突出特色[J].中國培訓,2018(1).
[2]高振發,周大農.高職院校特色學校文化的實踐和創新[J].職教論壇,2015(11).
[3]劉曉.技皮·術骨·匠心:漫談“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 版),2015(11).
(作者單位: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