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既菲
摘要:寫作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閱讀積累量不夠,導致現在的學生一提起作文就覺得沒得可寫,無從下筆,也不是不知道想寫什么就是覺得沒有辦法將腦子里的話變成文字落在紙上。作文考察的是一個學生對于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的一個綜合能力,甚至還關系到別的科目的題目理解問題,所以只有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水平。本文就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方法方面進行討論,從而保證學生語文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小學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對接下來的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尤其是語文文字運用能力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指導的時候,要充分掌握學生們的個性特點和寫作特點,抓住學生們寫作的不足之處進行針對訓練,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對寫作知識進行講解,提高學生們對于寫作技巧的理解,最終提升寫作的能力。
一、激發興趣
小學階段的小學生因為年齡小,生活經驗少,還保留著對于生活的極大的好奇心,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們多寫,不要怕寫的不好,也不要怕寫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充滿興趣的去寫,去多寫,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一步,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基礎,這也是當下一種比較新的一種教育觀念。
想要寫作,不光是要知道我要寫什么,還要知道我為了要寫這些我還要知道些什么,不單純為了寫而寫,而是我想要用筆和文字記錄下我感受到這一切,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要寫的這些產生興趣,讓學生發自內心想去寫,激發對于寫的興趣,才能提高寫作的能力。
二、有感而發
為了學生們可以多寫,許多教師就在課后布置了日記這種類似強制的作業,學生們往往是為了完成寫日記而寫日記,不是發自內心的想要記錄些什么,而是因為教師留了要完成的一項作業,當檢查作業時,發現這些所謂的日記里,要么是潦草的幾句話,要么是摘抄的前言不搭后語的段落,更有甚者,隨便抄一篇文章來湊數,耽誤了時間不說,也達不到練習的效果。
與其這樣追求練習的數量,還不如打造一個情景,進行寫作技巧的講解之后,引導學生對某一個片段進行描寫,提高每一次練習的質量,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還消除了學生對于作文談之色變的印象。比如確定今天的主題是我幫媽媽做一項家務,細化到一個角度或者某幾個角度,跟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才會有想寫的想說的,這樣練習的小片段反而比那種不知如何下筆的日記要好得多。
三、拓寬素材
書面語的運用能力是現在小學生的寫作短板,寫作文也常常是一大篇大白話,其實學生自己也認為這樣的寫作是不合格的,但是由于素材積累量太少,腦子里沒有東西,所以寫不出來。但是僅僅依靠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候就需要課外閱讀來補充,好詞好句、優美詞段的摘抄和積累都是平時為了寫作積累的素材,建立素材庫,分門別類進行總結歸納,這樣不至于到寫了需要用的時候,沒得可用。不要寄希望于寫作前臨時抱佛腳式的突擊,即便是優美詞段,這種情況下的生搬硬套也是不合適的,作文考的就是平時的素材積累。
比如在學校閱讀課上,當讀到好詞好句的時候可以將它進行摘抄,將它適用的方向和主題進行標注,還可以寫上自己理解,這樣考試前進行再次復習,可以針對性的加深印象,還可以將自己認為的句子摘抄到黑板上,和同學們一起探討,這一段適合于哪種主題的文章,如果換一個主題,要怎么改一改,就可以二次利用,這樣的練習就更加加深這些詞句的應用,也可以提升寫作水平。
四、培養語感
語言時很復雜的信息載體,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文字符號,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當使用環境不一樣時,表達的情感也不一樣,所以想要理解一句話、一段話必須要放到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去感受。語感就是學生對潛在含義的理解,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去挖掘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要注意聯系上下文,將具體的文字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才能感受這些語言的含義,將共同語言轉換成自己理解的文字,才能變成自己的語言。
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加大閱讀量,在廣泛的閱讀中,去深刻感受作者的意圖,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鑒于現在的學生沒有那么多時間去選購課外書,班級內可以設置圖書角,引導學生在各種類型的圖書上開展興趣閱讀,閱讀過后要寫閱讀筆記,將好詞好句和自己的閱讀體驗進行記錄,還可以進行讀書筆記比賽,將自己讀書的感受進行交流,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實現資源共享,培養學生們自己的語感。
作文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小學生對于作文的意識,在用詞、造句、文章結構方面提高寫作的能力,尤其是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對于作文來說,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每個人寫的內容角度和表達的情感都不一樣,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進行積累,生活是藝術的基礎,要善于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就不會有下筆無物的情況發生。教師要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才能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更好的完成語文寫作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甘世梅.對小學五年級學生作文真情實感表達策略的探究[J].學周刊,2019,(14):110.
[2]秦超.略談小學作文教學[J].魅力中國,2020,(3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