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德江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相互滲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6-
引言
不管在哪一門學科教學中教師都有關注德育教育的滲透,尤其是小學語文這門非常重要的學科,需要教師格外的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程度,如果只關注文化教學不關注德育教育內容的滲透,會導致學生的思想出現錯誤的發展方向。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德育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
一、深情朗讀,應用插圖感受德育情感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很多文章的文質非常的優美,且其中包含著豐富的人生道理與思想品質內容,倘若教師在開展實際的教學中只是讓學生粗略的閱讀文章,將無法讓學生理解其中所蘊含的含義。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文章中含有人生哲理性的句子整理起來,引導學生對這些句子進行分析,指導學生帶有情感的朗讀這些哲理性的句子。學還在朗讀的過程中會受到文章潛移默化的情感共鳴,這樣一來學生會深刻的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比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篇文章中,其實這篇文章的內容非常的簡單易懂,學會不需要反復的朗讀就可以明白文章所傳達出來的道理。倘若教師精心的挑選“烏鴉為了喝到瓶中的水而絞盡腦汁的句子,帶領學生深入解讀將會讓學生了解到烏鴉身上堅持不懈與智慧的品質,使學生自主的學習烏鴉身上的這種良好的品質。其次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文中的插圖啟發學生的思維,并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文章中有著色彩鮮明的事物與人物形象圖片,充分的利用可以啟發學生的直覺思維加深對事物的理解。讓學生自主的將其作為模仿的榜樣和標準。比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中,語文教師應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五壯士的跳崖前后的圖片,并給學生講解五壯士用跳崖這一偉大壯舉表明抗日的決心,并引導學生觀看五壯士跳崖前后的表情與動作變化,使學生的情感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在播放接受后學生會自主的先五壯士致敬表示對其壯舉的欽佩。學生的情感會受到很大的觸動和感染,從而學生五壯士為了中國的勝利舍身忘死的高尚品質。
二、小組討論挖掘愛國品質
隨著新課改理念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課本知識的傳授還要用優秀文化熏陶學生的情感和思想,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文章都是對作者高尚情操的贊美[1]。教師要利用這類文章對學生展開高尚情操的培養,讓學生在閱讀這些文章的過程中感受到作者身上特殊的品質與精神,這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一定的幫助,使學生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比如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中,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先帶領學生朗讀文章,通過朗讀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師給學生留出自由討論的時間。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對作者的寫作意圖展開討論,討論作者描寫了魯迅先生身上具有哪些品質。最后每一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到講臺上分享討論結果。其他同學對本小組的結果進行評價。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推動學生合作能力的提升,并讓學生感受和學習到魯迅先生身上高尚的愛國品質。
三、由景入情培養品質
作者在創作文章時往往是友情而發,讀者在朗讀時會由文章內容而投入自己的情感。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圖片、視頻、語言等方式渲染課堂的氛圍,充分的刺激學生的感官和思維系統,使他們自然的對課本內容展開想象。采用這樣方式將課本中的語言文字轉變成豐富生動的真實內容。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情感帶入到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中,去深層的感悟和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教育。比如在學習《黃山奇石》這篇文章中,首先教師帶領學生熟讀全文,使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起作者描述的景物形象,調動學生熱愛大自然與祖國的情感。之后用多媒體播放《黃山奇石》的視頻,把文章描述的景物形象轉化成直觀的形象,給學生帶來一種身臨其中的感覺,了解到作者為什么將黃山石描寫的那么神奇,使學生對祖國產生熱愛之情。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中,教師可以利用彩色掛圖進行教學,使學生認識到西沙群島在我國的所處的具體位置,指導西沙群島是我國的海防重地。之后引導學生想象出在西沙群島旅游的情境。文章生動的語言與五彩斑斕圖像的完美結合,讓學生看到西沙群島海地的奧秘,不僅有五光十色的海水與豐富的海產品,讓學生通過視頻感受到西沙群島的優美景色,還讓學生對祖國的寶島產生熱情之情。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把學生帶入到真實的情境中,學生的愛國情感會油然而生。
四、身臨其境,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智力教育,也要關注學生德育品質的培養,深入到語文教材中挖掘其中的德育內容,從而營造出和諧、生動與直觀的教學情境,讓學聲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刻的感知和體會[2]。在深入自己情感的過程中與文章的情感產生共鳴。要想使德育滲透的效果達到最佳的狀態,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來豐富教學的趣味性,全面的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保證教學活動開展的順利性與持續性。比如在學習《葡萄溝》這篇文章中,本篇文章描寫了我國新疆地區維吾爾族葡萄溝的美麗景色,這里盛產葡萄與葡萄干。作者運用的文筆非常的優美,在閱讀的過程中帶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并沒有去過葡萄溝,很難理解和感受到葡萄溝所描述的情境。所以,教師為了更好的將德育融入到教學中,教師應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出動態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到葡萄溝美麗的景色。如此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的熏陶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并讓學生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充分的落實德育教育的目標。
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科,需要重視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當前教育改革的形式,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推動小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顧悅仙.試論德育教育與小學語文學科的相互滲透[J].甘肅教育研究,2021(04):84-86.
[2]王琴.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J].課外語文,2017(1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