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有效教學與教學的融合成為教師改革教學的關鍵所在。對小學數學來講,有些知識比較抽象難懂,單一的知識講解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能力也得不到發展。為改善這一現狀,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從實際出發,在教學中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幫助學生學習相對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并強化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運用能力。本文就數形結合下的小學數學進行探究,并提出相關看法,希望為教師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數學素養;研究
時下,學科素養教育與教學的融合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講,教師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并實現課堂教學的改革,可以在教學中融合屬性結合教學法。通過數字與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能夠適當將教學內容簡化,并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邏輯能力等,學生數學素養能力提升的目標得以實現。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合數形結合思想的必要性
(一)順應教育時代的發展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以及學科素養的培養逐漸成為教學改革的重點所在。為了順應教育改革的發展,使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技巧,并實現學生學科素養以及認知能力的發展,更多的教師開始在教學中融合數形結合教育理念。通過將數字化知識轉化為圖形知識,或將圖形知識轉化為數字知識,能夠進一步簡化數學知識,幫助學生了解相對枯燥的內容。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同時學生探究意識、思維理念也得以提升。這樣,全新教學方式的引入積極順應了教育時代的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也被充分體現,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也得以實現。
(二)推動數學教學的發展
相比較而言,傳統的數學教學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在課堂上通過為學生講解相關的概念、解題技巧等,隨后讓學生經過不斷練習,掌握該知識點。面對單一的教學方式以及枯燥的教學內容,學生很難在興趣的支持下主動加入學習過程,整體教學效果不佳。在數形結合教育理念下,此種教育現狀得以改善,學生不僅可以主動加入學習過程,同時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意識得以發展,整體教育效果極佳。
二、數形結合教育理念與小學數學融合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
結合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的情況來看,一些教師落后的育人思想是限制數形結合教育理念與教學深度融合的關鍵所在。立足于全新的教育時代背景,各地有關的教育部門陸續出臺了關于課程改革的文件,其中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并借助有效的教學方式以及全新的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其在學習中獲得知識以及認知的雙重發展。不同通過分析一些地區的調研結果來看,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注意到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的融合,也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入分析,且教學依舊以講解法為主,不僅學生難以提起興趣主動加入學習過程,同時新時期下的教學目標也難以實現。不僅如此,一些教師積極轉變育人思想,開始意識到有效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的融合,但教學效果并不顯著。例如,一些教師因對數形結合教育理念的了解、分析不夠透徹,導致教師在運用此種教育理念開展教育活動時,不能充分發揮此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價值,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
三、運用數形結合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方法
(一)數形結合——突破難點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他們思想還不成熟,思維還處于形象思維的階段,他們對抽象知識的理解不透透徹,特別是一些抽象概念,低段小學生很難理解。數學教師為了打造利于此階段學生能力發展的課堂,使學生理解掌握教學內容的同時發展自身的數學素養,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將抽象難以理解的數轉化為形,借此改善教育現狀,推動教育發展。例如,在“分一分與除法”這一內容時,筆者發現若是僅采用口頭說教的指導形式,學生則很難理解數字的除法,且學生很難主動就讓學習過程。因此,筆者在教學中運用圖片的形式,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除法的定義。在教學中將卡片分成幾小份,從而讓學生能夠掌握具體的“分一分”的內涵。這樣一來,數形結合的思想將教學變得清晰,孩子們可以深刻理解相關知識,并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掌握,整體教學效果極佳。不僅如此,教師在小學低段教學中需要借助數形結合這一全新思想,逐步引導學生化生為熟,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發展自身素養。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應考慮知識的產生過程,側重學生理解、感知能力的培養,并逐漸滲透數形結合的理念,這樣才可以由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遷移出新知,進而不斷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實效。例如,《認識圖形》這一章節主要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教學活動,明確各個圖形的相關特征,并可以根據圖形的特征來分辨幾種圖形,初步把握運用圖形進行拼圖的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借助數字與圖形結合的形式,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借此來提升教育教學效果,實現學生整體素養以及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由數化形——強化認知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不乏存在一些難以理解、邏輯性較強的問題,面對此類問題教師單一的知識講解法顯然難以讓學生對知識深入了解,且無法滿足學生的能力發展需求。針對這一情況,數學教師需要結合教育現狀和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發展需求,關注數形結合這一理念的引入,借此來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基于全新的教學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在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拓展他們的思維領域。基于此,數學教師則可以將其引入較為復雜的數字類問題中,通過數形的有效轉化,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可以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進而提升他們自身的思考能力,強化學生數學綜合素養。
例如,筆者在“雞兔同籠”相關內容的教學中,筆者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開展了相關的教育教學活動。本節知識難度較大,且綜合性較強,需要學生將之前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疑惑解決中,不過此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較差,導致本節知識若直接講解的話,則很難達到既定教育目標。為此,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數形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相對抽象的知識。在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將題目中的未知數畫出來,如用圓形表示雞的頭,用長方形表示兔的頭,用三角形表示動物的腿,之后圍繞“單體個數+單體個數=總數”進行假設,隨后列出等式。同時,教師需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未知數意識,讓其對“總數-未知數=題目中的已知數據”這一等式有全新了解,從而強化學生應用能力和邏輯能力,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三)數形結合——開展活動
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講,教師在教學中引入數形結合教育理念,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形式,同時也可以實現學生探究能力、學科素養的綜合發展。而教師在運用這一全新理念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把握全新教學思想引入的最佳實際。對此項內容研究有利于及時轉變課堂沉悶的氛圍。在引入組內探究之后,教師需要保證此種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能夠將班級學生代入到學習過程,促使教學實效的提升。其次,與教學情境相關點撥問題的設置。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需要具備一定的思考價值,可以帶動學生的思維,引發他們的思考。為此,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需要進一步分析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借此來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例如,筆者在“條形統計圖”一節教學中,借助數形結合教育思想開展了趣味、針對性強的教學活動。本節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數據整合,體會數據分析、整理的過程,并可以借助條形統計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在課前分析出教學重點和學生認知能力之后,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復習條形統計圖的概念,懂得數據與統計圖之間的聯系,以確保之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其次,在學生掌握這些基礎的概念內容之后,筆者提出了關于本節知識的探究性疑點:同學們,在了解條形統計圖之后相信大家對此有了一定了解,那么如果結合數據你會制作條形統計圖,并解決關于平均數之類的問題嗎?隨后,為學生呈現有關問題,如:在國慶來臨之際,某花店舉辦了促銷活動,本周的銷售情況如下:藍色妖姬出售150支、百合200支、月季300支,隨后讓學生結合數據將其整合為統計圖,計算出售的平均數,說一說老板下周可能采取的采購計劃,會選擇哪種花多一點呢?之后,筆者再次帶領學生熟悉畫圖步驟,深化他們的理解,并讓他們在小組內嘗試解決問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筆者僅是適當點撥學生,讓學生可以就問題繼續探究,借助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對相關的知識有了全新的了解,且他們的數學綜合素養得以提升,新時期的教育目標進一步實現。
(四)數形結合——完善教育評價
在全新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教師為了充分發揮此種屬性結合的應用價值,需要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以此來做好教學反饋工作,確保之后教學的順利開展。首先,學生的基本知識掌握。此項內容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督促學生盡快加入學習過程。其次,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傳統的教學評價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為此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看學生的整體數學理念,對其邏輯思維、解題能力等進行評價。最后,學生的測驗情況。通過分析學生的測驗成績,利于教師了解學生近期學習狀態,以將教學內容進行調整。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順應教育時代的發展,重視數形結合教育理念與教學的融合,有利于改善當前的教育現狀,進一步推動教學發展。為此,立足全新教育時代,教師要轉變自身固有的育人思想,通過分析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價值和在引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限制性引入,有利于提出推動教學改革的措施,從而改善教學現狀,滿足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顧麗鳳.運用數學思想,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數形結合思想例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4):241-242.
[2]黃秀華.巧用數形結合,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