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巖
摘要:體育教學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促進學生基礎的構建;還應堅持自主選擇的原則,挖掘學生的潛能,發展其特長;還應堅持教學相長的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以下將根據小學體育教材(水平三)的內容對如何有效促進小學體育中的教與學,挖掘教學中的有效措施,以促進教學效率的增長問題進行詳細展開。
關鍵詞:體育教學;教學相長;循序漸進;基礎;特長;效率
前言:
體育課程既是小學基礎教育的主要部分,也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必不可少的環節。在現今學生壓力越來越大,健康問題嚴重下,體育課程顯得尤為重要。人民版的體育教材是對原有體育課程進行的深化改革,以突出健康目標,實現教學相長。
一、循序漸進,構筑知識之基礎
體育教學應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實現在小學階段筑牢學生的體育健康知識以及運動意識。在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身體機能發展和完善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在這階段,老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使學生知道青少年人體有什么變化,青少年怎樣注重身體健康和如何開展科學運動,以及在體育鍛煉中注重合理的營養素和合理的運動方式與方法,從而養成學生良好的健康和衛生習慣,并構筑良好運動知識基礎。但是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需注意教學方法,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認知水平相對不高,所以要遵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等特點進行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增加學生對青春期的生理衛生的認知以及體育健康方面的知識。
例如,對于體育方面的營養衛生的常識的教授,就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教師需要講授各種營養要素的作用,讓學生懂得各種營養要素的重要性,以及其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重要效果。其次,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現實案例給學生講授運動后如何科學進食以及科學進食的原因,也可以利用一些后果教育對學生形成威懾力和影響力,使其養成不挑食的習慣。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生積極主動地關心自己的飲食習慣和衛生。教師可以進行課堂討論的方式,使學生正確地認識營養與健康的關系,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引導,才能實現學生的自主性,筑牢知識之基礎。
二、自主選擇,促進特長之發展
體育教學應遵循自主選擇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使教師授課的靈活發揮,促進學生特長的挖掘與培養。自主選擇的原則也體現了本教材內容設計的宗旨。本教材內容的設計,采用了較多生動、形象的圖片來展示運動要領及教學內容,使教師能夠輕易理解教材內容。教材內容的選擇也大多都是實例,這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有自主選擇的余地。同時,在教材的每一章內容中,還撰寫了相關教材內容的“教學案例”,這又為教師提供了借鑒事例,可以在借鑒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改造。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于教材的認識,對教材內容進行自由組合,對于講課方式也可以融入自己的思路與特點。同時,由于學生性格、潛力不同,教師可以根據這些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養成學生開朗向上的性格,挖掘其潛力,培養其特長。
例如,對于田徑運動的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動作和進行簡單動作教學之外,可以創造性的設計一些其他的教學方式。教師要運用趣味化的教學方法,利用一些游戲等激勵學生自愿參與體育活動,以實現田徑教學這一模塊的作用,達到鍛煉身體、放松心情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觀察學生,根據學生特點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在教學實踐時,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改變教學的方式與方法,調整訓練的形式,變換訓練的距離、高度、速度等,以不斷激發學生的潛力,促進其特長的發揮。
三、教學相長,提高效能之根本
教與學兩方面可以相互促進,相互影響。教師的“教”促進學生成長,教師通過“教”汲取經驗與學生的反饋促進自身的“學”的同時還能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的教案不是完美的,只有當運用到實踐中時,才能明白實際與理想的差別。這需要教師有充足的認知,不應過分自大,充分考慮實際,注重學生的反饋,聽取學生的建議。在學生的課堂反饋中參考、改進教學內容,才能完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制定課時教學工作時,除研究教材之外,還要及時的接受學生對課堂的評價、教學的反饋。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結束前留下部分時間作為與學生交流的時間,通過交流不斷的探索,然后改進教學方案,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實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相長,是提高效能之根本。
總結:
學會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學習,學生不僅要學會怎么學習、學會怎么提高效率,還應知道如何思考。學習的真正目的是提升學習能力,小學體育教學措施應圍繞如何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這一問題進行探索才是真正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王建華. 體教融合下的小學體育教學課堂[J]. 中外交流,2021,28(3):688.
[2] 黃瓊.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網球教學初探[J]. 科學咨詢,2021(3):110.
[3] 廖學軍. 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創新探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9):193-194.
[4] 徐明明. 小學體育教學中標志桶的運用[J]. 當代體育科技,2021,11(1):206-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