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昊民
摘要:花樣跳繩發展至今,大量的數據表明在小學階段推廣花樣跳繩這一項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著顯著的作用,對孩子陽光開朗的性格培養特別有利。花樣跳繩項目分類較為豐富,在學會基本技術的基礎上可以針對不同孩子的特點進行選擇性練習,并且有著極強的趣味性。本文分析了當前小學花樣跳繩學習中的常見問題,結合作者自身的學校對小學花樣跳繩教學策略進行探討,提出了幾點針對小學花樣跳繩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花樣跳繩;教學策略
花樣跳繩作為一項有趣的教學活動,尤其是在結合學校校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培養學生的個性特征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因此,要從多方面著眼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研究,形成與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接下來將圍繞小學花樣跳繩學習中常見的問題,及如何從多方面探討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教學策略,更好地促進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與身體素質的鍛煉進行闡述。
一、花樣跳繩校本課程開設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注重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強調快樂體育。體育教學中有很多項目已經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不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學生的身體機能。如何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體育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校本課程開設的關鍵。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教育理念。在花樣跳繩活動時,教師要學會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推動學生綜合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培訓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新型人才。其次,極探索花樣跳繩教學方法,開發花樣跳繩課程。根據花樣跳繩的運動規律和運動特點,探索花樣跳繩相關理論技巧及計數跳、計時跳和混合跳等理論。教師結合個人專項特長和各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課時。為保證花樣跳繩的學習效果,我將《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納入體育課堂教學,每學期抽出16節課來進行花樣跳繩教學,在課前利用5分鐘進行簡單的學練;其次,利用學校的大課間活動時間,以班級為單位,以班主任為主導,在指定區域內,積極開展花樣跳繩練習。同時,為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每班成立長繩集體跳、長繩繞8字、長繩雙人繞8字等一隊、二隊進行校園跳繩錦標賽,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
二、當前小學花樣跳繩教學方法分析
花樣跳繩種類繁多,有著非常強的趣味性。其教學方法也較為多樣化,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教師講解示范法。一人跳繩,動作比較簡單易學,教師正在教學此類動作時,可進行適當講解示范,同時要求學生參與到學與練中來,在實踐中鞏固創新,進而掌握不同的跳法。對學生的練習,教師在一旁有效指導,及時糾正學生動作,一邊學生正確掌握跳繩技巧。
多媒體教學演示法。低年級學生學習編花小跳繩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及運動能力較弱的情況,在教學時僅通過我的語言和示范動作,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面對低年級學生時,我加強了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讓學生直觀觀看各種復雜動作,及針對較難動作的分解演示、反復演示,提升教學質量。
學生指導法。在學生學習交叉跳時,教師一方面需起到自身指導性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學生發揮互助作用。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和練習,均可以充分掌握此類跳繩技巧。學生在練習中,可以互相幫助、相互學習、實現共同進步,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同伴互助法。例如,在雙搖教學中,可以充分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實施1對1互助訓練。我將學生進行分組,將體育能力、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與能力強的學生分到一組,以此實現學生的互幫互助,促進學生跳繩能力的提升。此外,學生的互幫互助,還可以促進學生情感的提升,并在形成濃厚的跳繩興趣的基礎上,提升教學效率。
三、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成果
1.形成特色的跳繩教學操作方法。
(1)設定明確的年段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能力的不同,我分別制定了低、中、高三各年段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低年級的目標就是掌握正確的跳繩姿勢,了解繩的注意事項,學會幾種簡單的花樣跳繩。中、高年級的目標,除了增強體質、體能,還要掌握多種跳短繩、跳長繩的方法,并且學會描述這種動作的方法。
(2)針對學情精選教學內容。結合我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所掌握的花樣跳繩種類及網上搜尋的視頻資料,確立了幾十種花樣跳法,并對一些花樣跳法大膽創新。每一種跳法包括搖繩方法、進繩方法、出繩方法都有詳盡的說明和科學的演示訓練圖譜。
(3)探索“學、練、賽”的教學方法。一是學,充分利用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播放各種花樣跳繩視頻,與學生一同觀看,結合視頻進行指點,以激發學生的欲望。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基本技術。二是練,根據學生能力分成幾個合作小組,小組中采用一幫一或者多幫一的形式,由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三是賽,每節課都有比賽環節,既是對課堂教學的反饋,也是對學生學習起到更大的激勵。通過“學練賽”的模式教學讓學生更加喜歡跳繩。
(4)形成良好的品質。花樣跳繩課程看似簡單,但考察著學生的協調性,學生通過不斷練習,身體得到發展,能力得到發展,心理得到發展,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形成獨具特色的校本教材體系。通過不斷分析教學實踐中的成功和失敗經驗,形成花樣跳繩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模式,并形成獨具特色的校本教材體系。大課間除了集體的長繩8字跳之外,一二年級并腿跳、兩人一繩、速度跳、交叉跳;三四年級速度跳、雙搖跳、交叉跳等;五六年級速度、雙搖、交互繩、車輪跳。
3.開展花樣跳繩大課間活動。我利用花樣跳繩的方式,替代以往廣播操、啦啦操和武術操的形式,編排成花樣跳繩操,在大課間進行教學和推廣。根據不同年段有針對性的編排花樣繩操的內容和動作。在大課間開展花樣繩操,一方面是對學生花樣跳繩的持續訓練,另一方面也是對花樣跳繩進行了進一步推廣。
4.以賽代練,取得顯著成果。隨著課程的逐步深入,花樣跳繩成立了校隊,學生每天堅持練習花樣跳繩1小時,時刻為比賽做準備。教練、隊員通過比賽,不斷總結經驗,在訓練中加強訓練,進入“以賽代練”的良性循環模式,促進校隊隊員綜合能力的提升。三年堅持不懈的訓練,終于在2018年首屆云南省校園跳繩錦標賽一鳴驚人,獲獎達97人次,其中21枚金牌,8枚銀牌,9枚銅牌,幾乎包攬該組別所有團體項目第一名。在2019年云南省校園跳繩速度賽獲獎達93人次,其中,23枚金牌,10枚銀牌,8枚銅牌。在2019年云南省校園跳繩總決賽中獲獎人次高達286人次,其中30個一等獎,32個二等獎,31個三等獎。在云南省校園跳繩競標賽暨2020年全國跳繩聯賽中共計19人獲得第一名,13人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在省級比賽中共計69人次獲得一等獎,36人次獲得二等獎,48人次獲得三等獎,總的獲獎人次達到185人次。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教學花樣跳繩運動開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花樣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做到著眼于學生,抓住教學契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主動練習與參與,讓學生感受花樣跳繩運動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參考文獻:
[1]蘇美玲.小學開展花樣跳繩的影響因素分析[J].學苑教育,2015,(01):89.
[2]周生帥.小學花樣跳繩運動教學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5,(08):23.
[3]王娜.花樣跳繩對小學生身體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03):152.
[4]廖磊.在中小學開展花樣跳繩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5,(0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