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龍
摘要: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進,我國教育界一片春機盎然,我國教育的發展得到了極大地推動。我國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在對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和邏輯性進行培養的時候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方向,那就是學生的數學教育。但是小學生比較小,理解能力有限,而教師因為小學數學知識的簡單而不夠重視小學教育,往往會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效率低下。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一、用新課程理念指導備課,提高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
備課是教師教學的關鍵環節。備課前首先認真解讀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新理念。首先,通覽教材,不僅要熟悉自己所任教年級的教材內容,還要熟悉小學階段所有年級數學教材,領會編寫意圖,從整體上把握教學內容,弄清教材前后聯系,使知識系統化。其次,精通教材,把教材內容弄懂弄透,明確教學中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哪些基礎知識,培養哪些能力,讓學生到達什么程度。考慮如何把握重點和難點,并選用恰當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再次,根據學習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方式。對一些簡單容易的內容,引導學生自己去學,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師不代替,學生能自己發現的,教師不暗示。教學中運用順應原理和遷移類比方法讓學生學習新知。對于難于理解的知識,創造機會,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二、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主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制定教學方法,建立評價體系,為教學的正常進行提供良好的依據未來的活動。為了能夠更恰當地進行教學,教師不僅要根據學期目標開展教師項目,而且要分享教學內容;并根據涵蓋上述教學設計要素的課程制定適當的課程;同時,教師還應具備全面意識到將每節課的課程聯系起來,促進分層教學,并有助于識別深層次的問題,以引導學生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必須自覺地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領域,即通過深入的協商,創造富有想象力的教育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激發研究,積極參與。
三、采取多種數學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習慣
習慣是一項很重要的事情,學生一旦形成數學學習的習慣,那么在生活中遇到的諸多數學實際問題,學生便會進一步產生聯想,從而便會促進學生對于數學更深入地掌握與應用。對此,教師應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不同的數學教學方式來進行講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專注力,還能夠有助于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比如說,在對《觀察物體》這一節進行講解的時候,有些物體并不能拿到實物,那么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予學生更為立體的欣賞,從而增進學生對于不同物體的認知。再比如說,在對《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的講解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踐,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平均問題,也可以讓學生思考幾名同學對于蛋糕等實際物體應當如何分配,這樣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相應事情的時候便會聯想到數學的理論知識,更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形成。
四、適當的開展學習比賽,培養學生競爭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在于抓住兒童的上進心。在課堂上,每個孩子都渴望自己的表現能得到老師的肯定。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開展適當的學習比賽,對學生進行及時評價和指導,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在進入課堂學習之前,教師可以將水平不同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設置賽制:遵守課堂紀律加一分、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加三分、幫助組內成員解答問題加一分.并給予一些小獎勵,在課堂末尾時,進行教師評分,選出優秀小組,分別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然后對于落后的小組提出建議,以及鼓勵他們。小孩子會喜歡這種具有競爭機制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很好的鍛煉他們團結協作能力和樹立競爭意識。
例如,在學習完書中"乘法的旅行"本節后,書中的故事使得學生對乘法計算方法有了基本的認識。這時,我結合書中內容創設了"小數乘小數"的課堂練習,我先在黑板上板書練習題:1.列豎式計算:(1)6.7×0.3(2)5.4×1.07。并請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做練習,要求其它學生在草稿紙上完成,做完并檢查好的同學給老師批改。學生解答完全正確的由我向全班立刻宣布:"第幾組第一名是哪位同學。"做錯的學生我會指出錯誤的原因,再由學生回座位訂正。每大組我會批改前3名做對的同學,由這三名同學做小老師,批改和輔導本大組其它同學的練習。我還會再在剩下的同學中挑選已經做對并且進步大的同學上臺,批改黑板上的練習。及時的評價,既讓這些學生體驗到了成功感,也激勵了其他學生奮勇爭先。往往一組練習做完,學生紛紛迫不及待的要求做下一組練習,課堂氣氛活躍而有序。
五、結語
總的來說,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僅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還能夠從教師的層次進行探究,但是只要方法得當,做到因材施教,靈活運用就一定能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郭洪艷,張蕾.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運算能力的培養[J].黑河教育,2018(11):13
[2] 穆建興.設置多元問題,助推核心素養生成[J].小學教學參考,2019(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