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摘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小學更加注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讓小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老師要注重對其進行德育滲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可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的發展。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積極改變傳統的不符合學生具體情況的教學理念,對德育知識進行普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是社會的需要。這里結合了筆者的一些相關教學經驗,通過對小學數學中滲透道德教育的方法進行分析,以期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滲透途徑與方法
前言
數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他課程學習的基本方法,能有效地滲透德育知識。在中國數學教育中,教師通過數學教育滲透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學生行為規范,培養健全人格,充分發揮學生道德修養和道德品質的提高。然而,現階段小學德育還存在許多問題,德育還受到一定的制約。所以,在數學日常教學中,教師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從數學教材的內容入手,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來提高德育能力,始終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
一、有效發揮教師的示范引導作用
學生年齡小,辨別是非的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強。不管事物是好是壞,它們很容易模仿和學習,但是它們不能區分和思考。在教學中,如果不能對自己的言行加以限制和規范,很容易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不利于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因此,要充分發揮德育的教育功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模范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一是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掌握自己的言行。教師不能隨心所欲地批評、批評學生犯錯誤,取而代之的是說服、教育和耐心地引導學生。其次,教師要努力提高教學水平。要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使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此,教師要仔細分析自己,找出問題所在。假如發現自身的專業知識不足以更好地開展工作,就必須讀一些與工作要求有關的書籍,然后再學習。這個過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設定目標。一旦確定了目標,教師就會為這個目標做一個實際的計劃,然后激勵自己去學習。
二、結合數學史,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中國的數學歷史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所以,在我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把教材內容和歷史教學結合起來。既能教學生知識,又能了解我國數學的發展與成就。繼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勵他們在學習中逐步接受愛國教育。聽老師講故事,不僅能使學生認識到全面學習的重要性,更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從小樹立起愛國主義思想。
三、在教材內容上下功夫,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大量德育內容。所以,作為教師,要善于尋找材料,尋找方法,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包裝它,使德育思想更好地滲透到數學教育之中。例如,通過“年、月、日”的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走上講臺或自己在座位上畫日歷,也可以由教師制作或讓孩子自己做一件紙制或塑料的小道具,使他們對課堂充滿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并能引導學生珍惜時間,珍惜身邊人,在學生中開展素質教育,樹立學好數學、用數學的信念。
四、培養學生六大數學學習習慣
數學學習習慣是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們擁有穩定的特性,并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其角色的一部分,這將極大地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那數學學習習慣的內容是什么呢?一種是預先學習的習慣,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預習,并且對那些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標記,以便在課堂上使用。二是課前準備習慣,即要準備自己的學習工具等,并在課前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三是反思習慣,即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反思哪些作業應該糾正、為什么自己犯錯誤。四是梳理的習慣,即每堂課結束時,教師必須把課堂上的重點進行指導,這些要點可以在學生的腦中想像。五是有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即按老師要求按時完成作業,起到學以致用的作用。六是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即教師要隨時指導學生復習,每隔一段時間復習幾次,以免忘記剛學過的知識。七是合作研究的習慣,即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優勢,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五、走進生活,進行德育教育
數學是一門應用相關的學科,教學中經常出現應用問題,甚至有章節專門介紹應用問題。但在現實生活中,小學里經常使用最基本的計算。舉例來說,日常的家庭開銷往往包括數學加減法。此時,數學老師可以讓學生回家算家務事,讓學生從家長的角度感受父母每天的辛苦。與此同時,在電子貨幣盛行的時代,學生可以有效地認識紙鈔: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有了這種認識,他們就會體諒、尊敬父母,這樣會一舉兩得。例如,學習完“統計”的課后,學生們利用所學的統計知識計算家中每天使用的垃圾袋數,然后計算每周使用的垃圾袋數和每月使用的垃圾袋數,使用垃圾帶的數量就是產生了多少垃圾。這樣,學生能更直觀地看到垃圾袋對環境的危害,從小就養成不亂扔垃圾,保護環境的習慣。
結語
簡單地說,在小學數學老師的教學中,要有效提取數學教科書中的道德教育元素,抓住典型事例,教學生思考。在數學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使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意識,使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顧爭光.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有效性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9(04).
[2]陳馭龍.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之我見[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10).
[3]劉雁,李震.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02).
[4]李小平.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德育滲透的方法和途徑[J].學周刊,2020,(21).
[5]辛君.淺析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