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
摘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進一步推行,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需求也愈來愈高,那么教師就必須屏除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開放型的教學方法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開放性思維的教學模式,是推動學校語文教育水平有效提高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師應根據小學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知識特征,以開放性模式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開放性思維模式思考語文問題,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本文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提出了些許建議,希望具有借鑒價值。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開放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加快,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受到更多業內人士重視,在小學階段夯實語文學習基礎,能夠為后續進行深度語文學習做好鋪墊。而開放式教學是目前語文教學的趨勢,在語文教學中,采用開放式教學,有利于增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智力的開發,讓語文成為一種具有新型教學模式的學科,為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帶來很大幫助。
一、開放教學模式,提高閱讀能力
低段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足,需要教師來引導。進一步讓學生懂得學習語文的目的在于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需要做的,不僅是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領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開放性語文學習觀念,讓學生感到學習語文的機會很多,不是完全拘泥于課堂。創設了開放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以嶄新的角度去觀察語文課,并通過常態化的語文自主學習滲透意識,引導學生抓住機會開展課外閱讀,從而培養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讓他們更加喜歡閱讀,進而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自信心。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課時,那么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教學,讓學生觀看關于《雪地里的小畫家》的動畫視頻,讓學生了解到每個小動物腳掌的特征。同時引導小學生讀一些小動物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從書籍中了解到教材里沒有的小動物的腳掌的形狀,在閱讀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在開放的教學模式中學會自己閱讀來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串聯更多與教材相關的知識,來擴展自己的閱讀范圍以及增強自己的寫作素材的積累,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供堅實的基礎。
二、凸顯主體地位,培養自學意識
小學語文的學習處于打基礎的階段,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節點,因此,教師需要轉換師生身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以創新的方式思考,讓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語文學習習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自主學習意識。此外,教師應注意從多元化視角理解教材內容,而不是單純地將思維固定在教材中的某個知識點、某個學習內容中,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還應自主尋找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元素,而不是簡單地對知識死記硬背,讓學生通過開放性思維的方式,認知語文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性,以這種開放性思維模式,從更深層次學習語文。
以《棉花姑娘》為例,為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讓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前預習來學習棉花姑娘有哪些特點?棉花姑娘從傷心到開心,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理解到課文中所表達的作者情感和思想,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比傳統中的解說模式要有更大的效果。這種以開放性思維模式鼓勵學生自主運用語文知識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三、開展游戲教學,鼓勵發散思維
語文屬于一門語言知識,學生在課后對語文學習產生畏難情緒。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時不應當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而是應當在課堂中積極創新,探索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采取語文游戲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對學生開展語文游戲教學引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從多元角度思考語文問題,以此促進語文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提升。
以《猜字謎》為例,教師就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開展“猜字謎”的游戲教學,讓一個學生用肢體語言來描述,另一個學生來猜他所表達的字。這種游戲教學方式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提高學生的形象化思維能力以及對語文知識的表達能力,凸顯開放性思維教學的優勢。
四、結論
總之,開放性思維教學是指突破原有的語文教學思維定式,鼓勵學生從多角度、立體化方面思考語文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原有知識結構層面對語文知識內容進行創新,進而從聽、說、讀、寫四個層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低,達不到閱讀的水平,需要教師來采取開放性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有利于學生對于閱讀知識的消化和理解。
參考文獻
[1]高玉紅. 淺析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問題及改進策略[J]. 學周刊,2022,(01):146-147.
[2]張娟. 如何有效構建動態生成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J]. 試題與研究,2021,(36):129-130.
[3]何艷艷.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試題與研究,2021,(3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