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珍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人才要求也越來越高。英語學習作為小學教育組成,需要教師結合學情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習興趣。思維導圖以圖文結合方式展現各層級和主題關系,再借助圖像、關鍵詞、顏色等形成記憶連接,幫助學習者強化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生動直觀知識,便于學生理解記憶,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導圖;教學策略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依然沿用傳統教學手法,缺乏對學生的主體引導和思維培養,導致學生在英語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中存在興趣不足、掌握不牢、理解不透等問題。而將思維導圖運用于英語教學之中,以直觀化的線形優勢,強化學生對英語詞匯、語法、閱讀等方面的理解,激活學生的內在驅動力,有助于實現學生自我發展的目標。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和教學意義
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其利用豐富的色彩、圖畫、線條、架構等形式以此來增強記憶效果。將思維導圖引入教學活動之中,可以有效改善當前枯燥的課堂環境,運用多彩、直觀的畫面展示,引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學習興趣,把握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課堂體驗。同時,以層次性、邏輯性的構圖方式向學生進行表述和講解,更易于學生對復雜的語法時態和詞匯語句等方面的學習,打牢學生的語言基礎,增強其學習能力。
二、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策略
(一)妙用思維導圖,明確教學目標
任何一門學科,教師在教學之前都要結合新課程標準、學科特征、學生情況等各方面因素制定教學目標,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更在于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積極性,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英語學習,一定程度還能為形成良好的語感、語調、語音、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堅實基礎,也形成初步運用應用英語與他人溝通交流能力。
例如,在講有關動物的單詞時,要求掌握dog, monkey、duck、cat、panda、rabbit等單詞,而教學重難點即掌握cat, panda, rabbit單詞字母a中含有相同音[ae],可運用思維導圖形式達到教學目標。
又如:在“Do you like pears?”的詞匯教學中,單純依靠“死記硬背”的方法,無法使學生有效掌握更多的詞匯數量,其記憶的質量和效果也不盡人意。對此,筆者利用思維導圖的圖解式導圖方法,借助多媒體投影技術,以Fruit為主題,制作精美的樹狀背景,并將多彩的水果圖片進行展示,調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同時,在導圖認知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結合圖片進行記憶:“What fruit is this?”“This is apple.”“This is banana.”通過直觀、多彩的導圖架構,不僅使學生的詞匯積累得到提升,還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到詞性的類別。
(二)妙用思維導圖,做好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一項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活動,更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則扮演指導者和引導者角色,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缺少獨立自主意識,如果教師全權放手讓學生自主預習,很多學生都不知該預習哪些內容,對此需要教師給子合理指導和引導,全面提高課前預習質量。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學習單詞時要達到聽、說、讀、寫等目標,但對于小學生而言,英語屬于初次接觸的知識內容,再加上英語單詞難度大且數量多,如果單憑死記硬背不僅會消磨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更影響英語教學效率。小學三年級學生首次接觸英語學科,內心充滿好奇,也迫切想要一探究竟,但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無法學好這門課程。再加上小學三年級學生自制力不足,需教師合理指引,該階段學生思維呈現具體直觀特征,其注意力也相對短暫。因而教師可在預習階段設計任務單,便于學生高效完成預習任務,提高預習效率。
(三)妙用思維導圖,優化課中教學
毫無疑問,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仕驅動力,每個學科教師都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重要教學內容之一,英語學科也不例外。小學英語教材內容均緊貼學生智力發展和實際學情,呈現方式為語言文字為主,一日_教師沒有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極易引發學生抗拒情緒,影響英語教學效率和質量。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提高教學質量。
在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以符號、樹形圖、文字等不同形式展現教材知識內容需求并在指導學生制圖和識圖等步驟中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積極性,為深度學習和形成良好的英語素養奠定堅實基礎。事實上對于一節課時優秀評價標準,則從教師是否讓學生對新知產生興趣和學生是否能自主學習等方面參考。課堂教學發揮承上啟下作用,英語教師可幫助學生回顧新知,在此基礎上遷移到新知學習,使新舊知識達到相統一,更為新知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四)妙用思維導圖,開展高效復習
小學英語教師為學生傳授設計思維導圖方法和原則后就可在此基礎上提出不同主題讓學生自主設計思維導圖,這種方式能使英語課堂更具有生動化和趣味化,學生也能從中汲取更多的知識,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借助思維導圖梳理知識;每門課程學習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匯總分析之前所學知識,小學英語課程也不例外。通過梳理知識脈絡提高學習能力和效率。教師可指導學生將教材目錄導人思維導圖當中,清晰直觀展示英語教材框架,便于學生形成系統化復習體系。
其次,教師可根據中心圖、一級分支、二級分支、小圖標等遞進式邏輯關系為學生講解重難點知識,即先將教材中每個大章節為一級分支,章節中涉及到重難點內容則作為一級分支中的多個關鍵詞,需要學生掌握和記憶的知識點則作為二級分支關鍵詞,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思維習慣和興趣愛好確定思維導圖中小圖標形式,強化學生理解和記憶效果。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可嘗試回憶課堂所學新詞匯,并根據規律將所學單詞串聯到一起,形成歸類記憶。在此過程中可通過添加色彩和圖片等調動左右腦,達到強化知識記憶和提高課后復習效率目的。
三、結語
總之,思維導圖作為思維工具,應用于課堂教學能幫助教師將隱性知識顯性化,抽象知識圖像化,使學習更具有邏輯性和條理性。在小學英語應用思維導圖可采取圖形方式記錄學生思維過程,打破傳統學后易忘現象,充分理解英語知識的同時高效記憶,一定程度也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自信心和英語教學質量,為實現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居靜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下旬刊),2017(11):25一25.
[2]張小琴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