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娜

出生缺陷又稱發育缺陷,也稱先天性異常,是指在出生時就存在的、非分娩損傷所致的、人類胚胎在外形或體內有可識別的結構或功能上的異常。胎兒在母體的子宮內發育異常,出生后表現為肉眼可見或通過輔助診斷技術檢查出的器質性和功能、代謝、行為、精神等方面的異常,既包括染色體綜合征和基因病,也包括環境致畸因素造成的缺陷。部分異常在出生前就能觀察到,而部分異常則要到出生數年后才可能發現。有些輕微缺陷可能對身體影響不大,嚴重的出生缺陷則可引起胎兒或嬰兒死亡、壽命縮短或導致兒童長期患病或終身殘疾。
出生缺陷的種類很多。從不同學科的角度和分類目的出發,大致有5種出生缺陷的分類方法:①根據胚胎發生過程,分為整胚發育畸形、胚胎局部發育畸形、組織分化不良畸形、發育過度畸形、吸收不全性畸形、重復畸形、寄生畸形、發育滯留性畸形等;②根據病因,分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未明原因引起的出生缺陷;③根據缺陷的形成方式,分為綜合征、聯合征、變形癥、阻斷癥和序列癥;④根據臨床分類,分為畸形缺陷、變形缺陷、裂解缺陷和發育不良;⑤根據胚胎學和病理學,分為發育不全、發育不良、增生、骨骼發育異常、非典型分化等。
據世界衛生組(WH0)報告,全球范圍內,出生缺陷是導致嬰兒死亡率和兒童發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其發生數占每年出生人口數的2%~3%。出生缺陷導致兒童各類疾病發生率和殘疾(傷殘)率增高,占各類兒童住院人次數的30%。10%的出生缺陷歸因于環境因素,20%的出生缺陷歸因于遺傳因素,70%的出生缺陷則是因環境和遺傳的交互作用或其他因素所致。我國每年有20萬~30萬肉眼可見的先天畸形兒出生,加上在出生數月或數年后才顯現出來的缺陷,每年先天殘疾兒童總數高達80萬~120萬,占年出生人口數的4%~6%。
出生缺陷是由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或兩者的相互作用而發生的。
遺傳因素是指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攜帶致病基因或某種疾病的易感基因型、風險基因型,并遺傳給下一代,或者受精卵形成過程中遺傳基因發生畸變,導致子代疾病的發生。
環境因素①生物性致畸因素。主要包括細菌、病毒的感染,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乙肝病毒等。②物理性致畸因素:主要包括電離輻射(包括a、B、Y、X)(射線)、噪音、超聲波、振動、高溫、低氣壓和視屏操作等。③化學性致畸因素。包括藥物、化學試劑、防腐劑、工業廢棄物、化學添加劑等。例如妊娠期間大劑量使用四環素類藥物,可引起胎兒牙釉質發育不全;根據用藥早晚不同,分別影響乳齒和恒齒的牙釉質發育。妊娠期間大劑量或長期反復使用氨基糖甙類藥物,如鏈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損害胎兒第8對腦神經,出現先天性耳聾。孕期大量使用氧氟沙星可能導致胎兒骨骼和關節損害等。抗結核藥利福平能誘發大鼠、小鼠發生脊柱裂、腭裂等。也有研究發現,妊娠期間使用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等抗結核藥的孕婦所生新生兒中,發生畸形的機會比未用藥者高一倍。④其他致畸因素,如孕母大量吸煙、酗酒、吸食毒品等,以及孕母患有嚴重的臟器功能障礙或慢性疾病、重度營養不良等。
目前,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較高的前五位疾病是:先天性心臟病、多指(趾)、唇腭裂、神經管畸形和腦積水。
先天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目前認為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發病原因首先是遺傳因素,其次是環境因素,90%的先天性心臟病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共同造成的。在胎兒期任何影響心臟胚胎發育的因素均可造成心臟畸形,如孕母患風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柯薩奇病毒感染、糖尿病、高鈣血癥等,孕母接觸大量放射線或孕期服用抗癌藥物等。
多指(趾)常見的先天性手畸形包括多指、并指、短指、缺指等。多趾癥表現為足趾數目的增加,一般僅有1個多余趾,但偶有多個,多生長在小趾或拇趾旁。多指(趾)常常有家族遺傳史,在出生時即可見。孕早期微量元素缺乏、口服化學藥物、受到病毒感染、接觸放射線照射等環境因素干擾,可使胚胎期胎兒指(趾)產生畸形。
唇腭裂俗稱“兔唇”;口腔頜面部各器官是在胚胎的第4周至第12周發育完成的,如果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受到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或兩者的相互作用的影響,阻礙了胚胎面部各突起的正常發育和相互聯結融合時,就會出現各種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畸形。唇裂、唇腭裂、腭裂的發生比例一般約為1:2:1。單側唇裂發生率較高,約為雙側唇裂的4倍,在單側唇裂中,左側多于右側。在單純腭裂中,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的2倍。
神經管畸形是指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因神經管關閉受阻所致的一組嚴重的先天性畸形,主要包括脊柱裂、無腦兒、腦膨出、顱脊柱裂、枕骨裂、腦露畸形等,其中以脊柱裂、無腦兒較為普遍。在胚胎發育的第15~17天,神經系統開始發育;至胚胎發育的第22天左右,神經褶的兩側開始互相靠攏,形成1個管道,稱為神經管,它的前端稱為神經管前孔,尾端稱為神經管后;胚胎在第24~26天時,前孔及后相繼關閉。中樞神經管是胚胎發育成腦、脊髓、頭顱背部和脊椎的部位。如果中樞神經管不能正常發育,在嬰兒出生時,上述部位就可能出現缺陷。無腦畸形是指沒有完整的頭顱。胎兒一般在出生前就在子宮里死亡,形成死胎或死產,即使出生下來,也會在短時間內死亡,幾乎無一例存活。脊柱裂是指脊柱骨沒有發育好,致使本應有脊柱骨保護的脊髓突出或暴露于體表。脊柱裂可以是完全開放的,嬰兒一出生就可以用肉眼識別;也可能是隱性的,隨著兒童年齡增大產生不同的癥狀。脊柱裂可影響一節或多節脊椎,其癥狀包括腿部無力或癱瘓、腿部變形、大小便失禁、病變水平以下的皮膚沒有痛覺,有時出現腦積水。神經管畸形是導致嬰兒死亡、殘疾的主要先天畸形之一,其發生主要與蔬菜缺乏、營養不均衡,體內缺乏葉酸有關。因此,原國家衛生部下發《增補葉酸片預防精神缺陷項目管理工作》重大公共衛生項目,要求育齡婦女在孕前3個月一孕早期3個月每日服用0.4毫克葉酸。由于多數婦女是在無準備的情況下懷孕的,所以建議所有打算懷孕的婦女,從打算要孩子的時間起,就開始每天補充小劑量葉酸,以減少神經管畸形的發生風險。生育過神經管畸形孩子的婦女,再次懷孕時,其胎兒發生神經管畸形的可能性要比第一次大,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采取有效預防措施。
先天性腦積水發病率在4/100000~10/100000,在嬰兒期間,主要表現為頭圍增大,前囟膨隆,骨縫裂開,頭皮變薄,頭皮靜脈怒張,有頭顱透光現象。眼球呈“落日征”,眼球活動障礙。肢體痙攣性癱,以下肢為主,可呈剪刀步態,也可出現各種內分泌紊亂。常見治療方法為通過手術行腦室腹腔分流、腦室一心房分流術、腦室一腰蛛網膜下腔分流術以及腦室造瘺術等,其中以第一種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