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茹樹
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一種戰略,國家基于新興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持。市場物聯網技術和應用人才市場需求空間巨大,職業學校作為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應抓住新興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快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目前,大多數職業學校都開始了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給市場輸送了一大批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人才。然而,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出現后續乏力現象,職業學校應加強對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現狀診斷,根據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探索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對策,提高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水準,給我國新興產業發展提供較好的人才支持。
一、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現狀
職業學校作為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持。然而,隨著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不斷深入,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表現出相對的滯后性,專業定位不精準,課程設置不合理,師資建設不同步,教學條件不配套,校企合作不深入等,制約了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進一步提升。
1.專業定位不精準。物聯網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它覆蓋面比較廣,涉及到家居、交通、物流等多個產業。不同產業內部又涉及到多個崗位,包括產品研發、系統開發、維護等,這就使得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面臨著復雜的市場環境。不少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存在定位不精準問題,不能精準把握市場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人才需求以及需求規律,從而制約了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此外,職業學校也面臨著嚴峻的市場環境,普通院校、民辦院校和職業學校形成了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職業學校加強專業建設定位。
2.課程設置不科學。課程是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人才培養的根本保障,課程設置是否科學,直接關系著物聯網技術與專業人才培養效率。目前,一些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課程設置存在不合理現象,主要表現為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不對稱,實踐教學相對薄弱。從課程體系分析,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程、核心課程、選修課程設置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現象,課程設置時重點不夠突出,從而制約了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專業建設進程。
3.師資建設不同步。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作為一種新興產業,離不開先進技術作為支撐,技術發展與更新頻率高。然而,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存在不同步現象,一些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素養不高,難以勝任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專業教學需要,部分教師理論素養與實踐技能存在不均衡性,理論素養比較高,但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有待提高,難以較好地指導學生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實踐,不利于學生實踐技能和創造力發展。
4.教學條件不配套。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專業建設的一個重點是教學環境建設,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與傳統專業不同,它對專業教學條件要求比較高,而且需要不斷升級。然而,一些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教學條件存在不配套現象,實訓室建設水平低,得不到及時的維護和升級,難以滿足學生實訓需求。同時,立體化教學環境體系還沒有形成,主要以校內實訓室建設為主,校內外一體化實訓教學體系有待完善。
5.校企合作不深入。職業學校辦學的一個有效路徑是校企合作,職業學校辦學實踐表明,校企合作對職業學校發展、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然而,職業學校校企合作并沒有隨著職業學校發展與專業建設走向深入,校企合作存在不深入現象,主要表現為企業缺乏足夠的主動性,校企合作面不廣,合作深度不夠,甚至一些職業學校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沒有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在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中應有價值。
6.專業特色不顯著。目前,普通高校、民辦高校、職業院校、職業學校都開設了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職業學校在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中處于不利的位置,一些職業學校缺乏專業建設危機意識,職業學校辦學目標和專業定位不清晰,沒有立足于職業學校辦學特點和辦學能力,突出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特色,不利于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專業人才在市場競爭中也明顯處于劣勢地位。
二、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對策
職業學校應針對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應對策略,提高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水平。
1.深化市場調研,調整專業建設定位。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應深化物聯網市場調研,首先,根據物聯網產業不同領域,以及相同行業內不同崗位,精準把握市場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人才需求現狀,包括人才培養方向、市場供給和市場需求現狀等,并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市場調研數據進行分析,對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人才需求前景、規律等進行分析,從而調整專業建設定位;其次,職業學校應對當地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人才需求進行分析,發揮職業學校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優勢,根據地方人才需求實施精準培養。再其次,職業學校應綜合考慮自身辦學能力、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現狀等,形成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目標。
2.完善課程體系,擴大課程設置效能。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應根據專業建設定位,進一步完善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課程體系。首先,合理調整理論和實踐教學比重。職業學校應基于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加大實踐教學比重,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能夠運用專業理論指導專業實踐,實現學生專業理論素養和實踐技能的同步發展。其次,完善課程體系。職業學校應對現有的課程進行優化調整,使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程、核心課程等保持科學的比重,突出專業課程和核心課程建設。再其次,科學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應基于專業建設目標,進一步完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比重。通過完善課程體系,建立起富有活力、彈性化課程體系。
3.完善師培機制,提高教師隊伍素質。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應進一步完善師培機制,積極拓展教師培養渠道,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綜合素質。首先,加強與師培機構合作。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具有很強的技術性,需要職業學校進一步加強與師培機構合作,讓教師接受系統、有效的教師培訓。其次,加強與行業協會之間的合作。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實踐技能,職業學校應加強與地方行業協會合作,讓教師深入企業、深入一線學習,提高教師崗位認知水平。再其次,優化傳統師培學習與培訓。職業學校應根據教師發展需要,繼續發揮傳統學習、講座與培訓等優勢,提高教師素質。最后,深化科研。職業學校應將教師科研作為評價教師的一個重要標準,在科研中促進教師發展。
4.完善保障機制,優化專業建設環境。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應進一步完善保障機制,確保專業教學有效落實。首先,職業學校應加強校內實訓室建設。職業學校應基于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專業建設需要,進一步提高校內實訓室建設水準,能夠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實訓教學服務。其次,加強校內實訓室類別化建設。目前,校內實訓室建設相對粗獷,職業學校應基于專業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校內實訓室類別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實訓室建設,加強單項實訓室建設,提高綜合實訓室建設水平。再其次,拓展校外實訓基地。職業學校應基于校企合作視角,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不斷提高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教學環境建設水平。
5.深化校企合作,整合專業建設資源。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應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過校企合作有效整合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資源。首先,校企合作應加強協同育人。職業學校應充分發揮企業優勢,借助企業信息資源,對專業建設定位進行優化調整,同時發揮企業實踐優勢,要求工程師參與專業實踐教學,從而提高專業教學實效性。其次,加強資源整合。職業學校應充分利用企業實踐教學資源,進一步拓展校外實踐基地,引導學生走向一線崗位,在崗位實習中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深化理論教學。
6.立足學校實際,突出專業建設特色。職業學校應基于自身專業建設定位,立足于學校實際,打造專業建設特色,從而彰顯職業學校專業建設特色。首先,立足于基礎性人才培養打造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特色。職業學校在職教體系中處于基礎地位,職業學校應發揮好基礎性教育優勢,立足于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基礎性人才培養,打造專業特色。其次,打造特色項目。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應尋找一個有效的切入點,特色項目是一個有效的路徑。職業學校可以根據自身實際,結合校企合作,精心打造特色項目,以項目為抓手促進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
三、結語
職業學校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形勢嚴峻,職業學校應基于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人才需求,加強專業建設現狀反思,對照市場和行業人才需求,及時發現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深化實踐探索,積極地尋求專業建設現狀突破的對策,多途徑、多舉措提高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建設水平,促進職業學??沙掷m發展,給物聯網行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作者單位: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無錫工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