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財務共享模式的出現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使管理環節和管理過程更加簡單,促進了企業財務業務的縱深發展。財務共享是共享理念在財務工作領域的具體運用,這種模式規范、統一了會計政策和核算方法,形成更為客觀、有效的財務報告,便于企業管理層全面、深入地了解企業財務狀況,使其更便捷地獲取企業發展的財務信息。此外,信息技術的支持使財務管理方式更加高效、便捷,組織框架更加扁平化,管理成本及費用節省空間增大。財務共享是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使企業管理更具活力。
財務共享中心是企業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財務管理上的最新應用。財務共享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企業財務職能建設的重復性投入問題,提高了財務管理效率。財務共享中心采用統一的標準化作業,具有一定的規模效應,不但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企業的管理成本,而且極大程度地實現了財務核算與數據管理口徑的統一,避免了各分支機構的財務管理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等問題,實現了企業集團對財務的統一管控,使企業加強了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同時,財務核算業務前置,經辦人在報銷節點提交申請后,系統將其掃描給共享中心統一審核入賬,提高了財務報銷的時效性,減少了財會人員的重復性工作,減少了人為因素造成的財務政策不統一,規范了內部控制,減少了操作風險,幫助財會人員節省更多的時間,使其將工作重點轉移到財務管理工作中。
財務共享對財會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業務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財務共享的作用之一就是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分支機構核算職能基本被整塊轉移到財務共享中心,但是分支機構的報銷業務審批、報銷單據初審、掃描上傳和財務檔案歸集這些工作依然在分支機構財務部門。一方面,財會人員作為中間溝通的角色,相較于單純的財務核算工作,承擔的工作內容更為多樣化。另一方面,財會人員面臨轉型的挑戰,需要把更多的工作精力轉移到財務管理工作中,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更好的財務支持,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但是財務管理工作不是單純的業務,對員工的數據分析、文字處理及溝通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其擁有相當豐富的職業經驗。對于從事財務工作時間不長的財會人員來說,業務能力提升和業務轉型的雙重壓力,是目前比較大的挑戰。
企業為不斷向前發展,就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從戰略層面來說,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學習素質直接影響了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因此,在財務共享時代背景下,企業財會人員能力的培養、財會人員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變得至關重要。在財務共享的時代,要求財會人員必須用戰略的眼光看待問題,能夠全面分析企業目前面臨的問題,系統整合信息資源,并按照企業的發展戰略為領導層的重要決策提供重要支撐。
首先,在財務共享時代,財會人員應科學評估企業目前面臨的管理狀況,以幫助其對抗面臨的內外部風險,需要財會人員具備專業的分析能力,能夠系統分析企業在管理運營過程中的戰略決策,并針對可能面臨的內外部風險提供解決策略以及合理的建議和意見[1]。
其次,在財務共享時代,財會人員要提高業務能力,以適應新時代的財務管理工作發展需求。一般來說,企業中的財會人員分為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崗位職責,同時不同崗位的財會人員需要掌握的具體能力也不同。對于綜合性崗位的財會人員來說,管理崗必須熟悉財務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知識,需要開展人力資源及財務方面的管理工作;操作崗更偏向于信息系統的運用及計算機知識和軟件運用操作的能力,能夠按照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具體情況審核信息和制作財務報表;技術崗則更需要運用風險防控的知識對企業財務管理進行風險防控,完成相應的績效評價,以及完成企業收支實際成本控制等。但無論是哪種崗位,財會人員都需要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綜合能力、業務能力及個人素質,系統地學習前沿知識,運用大數據及云計算等先進的軟件工具,系統分析和挖掘企業的財務信息,實現風險防控及成本控制,并最終實現財務信息共享,提升財務管理的價值。
首先,在財務共享時代,企業財會人員的職責角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企業以往將主要精力聚焦在核算與記錄等方面的職責逐漸減少,現在可以通過ERP信息系統完成,同時領導的職責也更為凸顯。在財務共享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需要的人才逐步減少,企業財會人員越來越要求具有戰略性的視野和領導才能,可以總結企業所有的財務數據工作,發現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其次,在財務共享時代,對財會人員的綜合素養及專業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財會崗位的工作范疇及職責也出現了一些變化,財會人員更需要從多個方面了解財務預算、成本費用管控、經營風險管控、財務和融資管理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并根據企業的發展計劃輔助作出戰略決策;同時,財會人員也要對自己的業務才能形成比較清晰的認識,并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作出更正確的評估,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幫助。
提高企業財會人員能力,首先,應組建相應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隊伍,積極構建科學合理、職能明晰、涵蓋范圍廣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系統,健全企業內部監督機制,系統整理企業目前存在的財務管理問題和現行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機制,針對企業實際狀況制定具體的企業財務管理崗位規章制度,明晰企業財會人員的崗位職責和各項工作權責,優化企業財會人員隊伍比例。同時,針對市場經濟環境日益改變的現狀,企業的財政管理機構也應擁有更高水平的財會能力,做好企業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健全企業內部的會計管理工作規章,提升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質量。尤其是在監督管理方面,企業應構建合理的內部財務風險監測系統,加強對企業債務、負債、資本收回、現金利用以及企業固定資產增值等方面的信息管理與監測。
其次,在財務共享時代,企業要更加重視對于財會人員的培訓、提升工作。企業財會人員的能力和個人素質的提升需要企業為財會人員提供必要的學習機會和條件,提供更有效的培訓體系,結合不同的崗位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管理知識培訓、操作能力培訓及核心技術培訓,使財會人員通過自我培訓及系統培訓的有機結合提升業務能力。在財務共享的時代背景下,企業應將財務共享作為培訓主題之一,不斷創新教育培訓的方式與方法,有計劃地進行各種針對財會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工作的效率、業務能力和素質,強化財會人員的共享理念,有效整合財務信息資源[2],使得財務共享的理念真正融入實際工作。
為提升財務共享時代財會人員的工作能力,充分發揮財會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積極性,除了必要的培訓能力提升,還要建立、完善財會人員的激勵機制,完善績效評價系統及晉升制度,調動財會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完善績效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應注重細分評價目標,除了工作能力,還要注重對財會人員綜合素質及個人服務素養的評價,真實、客觀地反映財會人員的績效。在建立財會人員激勵機制的過程中,要遵循按需激勵的相關原則,要結合企業的實際特點及不同崗位財會人員的崗位職責特點實行激勵,將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充分結合,在制訂激勵方案的過程中積極聽取財會管理人員的建議和意見,保證激勵原則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同時,應注意將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有效結合,改變傳統的激勵方案,正確處理二者關系,科學、合理地建立財會人員激勵機制,擴大績效在工作人員收入中的比例。
在提高財會人員能力的過程中,應加強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與員工的雙向互動,并加強企業對于員工除工作業績外的人文評估。明確在行為與價值觀考核中的各職能部門權責,進行能力監督,通過對員工進行行為素質評估,正確指導員工行為,提升員工的績效意識,可以設立員工價值觀與行為素質的評價表,采取員工自評與上級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動態評估不同員工的不同崗位職責。
企業在開展對企業財會人員綜合素質的培訓工作時,可通過設置完善的內部考核機制實現企業對財會人員工作能力、社會實踐水平及其績效的考評。內部考核機制不但有助于企業財會人員實現良好的自我認識,而且能夠從獎優罰劣的考評模式中激發其好勝心,進一步提升企業綜合素質。企業領導應遵循公開的原則,公布考評結果,使對考評結果有疑惑的財會人員能夠和領導直接交流,反映出考評制度的人性化特點。考評制度的制定不僅能夠幫助財會人員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進,還能提升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加強對企業財會人員能力考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績效考核體系進行相應的優化。在績效考核的過程中,按照客觀、公正的原則,在制定考核指標時按照不同職責定位充分量化,使得考核指標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同時,在考核財會人員的周期都要做好互動溝通工作,從前期考核目標的明確到后期考核結果的反饋[3]。
企業管理人員要注意在各個環節加強與員工的持續、高效的溝通交流,并在不同階段針對不同情況實施動態調整。在優化財會人員績效考核體系目標時,一定要保證考核目標與被考核主體之間的崗位職責的關聯度,否則考核就會流于形式。
其次是優化考核主體,完善財會人員的自我考核、同事考核、領導考核及終端考核四位一體的考核方式。財會人員經過自我考核可以充分了解自己,在不斷認識和反思的基礎上提升自我的工作能力。考核可以幫助財會人員更了解自己的缺點及不足之處,企業管理人員能夠對財會人員的工作表現和工作能力作出更加真實準確的判斷;與財會人員有往來的終端客戶則能夠在公正的、相對客觀的基礎上評價其工作表現和能力,使考核結果更加準確。
由于社會市場經濟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財會人員逐漸成為企業資金的主要管理者。在企業財務管理共享時代,其綜合能力素養及其服務素質將對企業的正常運作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財會人員素質的培訓也是企業最重大的變革之一。因此,企業不但需要對財會人員的基本法制觀念、業務素質、專業技術水平、崗位能力和工作態度等方面加強訓練,而且要加強對財會人員綜合能力的培養,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企業財務共享時代的大背景下,企業財會人員的素質也需要提高,才能滿足現代化企業發展需求。企業財會人員能力的提高不但依靠財會人員自身,企業也要為其創造良好的平臺和空間,凸顯財會人員在企業戰略發展中的重要性,形成較為完備的企業財務機制,優化企業財會工作過程。此外,企業必須做好財會人才培養工作,整合行業資源,助力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