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家靖
新課改要求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使學生在發展智力、提高能力的同時,成為道德觀念健全的人。因此,在體育課堂上,教師也要將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擺在首位,以便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落實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助力學生高尚品格的形成。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細化教學目標,明確指出對學生的德育要求,并有意識地完善教育環節,適當地提升體育練習的難度,以便有效磨煉學生的心智,讓德育達到預期效果。
在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中,部分教師采用的教育方式不科學,使德育內容與體育教學活動無法進行有效的融合,以至于德育始終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教師要抓住德育指導的本質要求,將德育教學的目標融入備課環節,以便在優化教育細節中,真正將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與體育課堂的教學相結合。
以排球運動的教學為例,在正式開展教學前,教師可以利用充足的準備、詳細的目標,引領整節課的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可以對教育大綱進行分析,確立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其次,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了解學生是否具有練習排球的經驗、是否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等,并以此為依據,合理地安排課堂上的訓練內容。再次,教師可以結合德育教學的要求,設定如下教學目標:讓學生學習排球的動作要領,掌握自主練習排球的方法,調動他們參加排球運動的興趣;強化學生的身體靈敏度和反應能力,鍛煉學生的體能,輔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引導學生學習中國女排精神,強化學生克服困難、頑強拼搏等素養;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最后,在教學目標的導向下,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排球運動教學活動,逐步完成對學生排球精神的培養。
可以看出,教師應在正式開展排球運動的教學前,積極發揮備課環節的作用,將德育內容融入備課環節,設定針對性較強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有序參加活動、逐步達到教育目標要求的過程中,深刻體會排球精神,增強課堂的德育效果。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意識到現階段磨煉學生心性的重要性,主動為學生提高訓練的難度,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培養學生挑戰困難的勇氣,以便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也能勇于挑戰自我,形成堅韌不拔的品質。
比如,在羽毛球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羽毛球運動的基本知識,引導學生熟悉羽毛球的鍛煉方法,加深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認識。其次,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學習正、反手握球拍的方法,讓學生逐步熟悉羽毛球的球性,掌握正確的發球和接發球的姿勢。最后,教師提高練習的難度,指導學生練習正手發高遠球的動作。在練習的過程中,許多學生會想要放棄,這時教師要主動地走到學生的身邊,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從教師的話語中獲得勇氣,堅持完成訓練任務。在完成練習后,教師也要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以便學生在回顧練習的過程體會克服困難的 成就感。
教師適當地提高體育鍛煉的難度,并對學生進行鼓勵,能幫助學生增加面對困難的勇氣,當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也能保持樂觀的態度,真正地形成堅韌的品質。
在體育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指導時,教師不僅要發揮自身的價值,為學生做好正向示范,讓學生從教師的身上汲取精神食糧,還要細心觀察學生的表現,抓住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而增強德育的效果,使學生在強身健體的同時塑造高尚的人格情操,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師應當意識到自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主動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例如,在組織學生練習長跑前,教師就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影響學生。具體來說,在走進課堂之前,教師要先對自己的著裝進行整理,避免奇裝異服,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在課堂上,教師要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狀態,當與學生對話時,教師要注視學生,不隨意地打斷學生的話,在學生回答完畢后,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在給學生安排了長跑訓練任務后,教師要與學生一起訓練。當學生在訓練中出現想要放棄的念頭時,教師要堅持完成訓練任務,為學生做好示范,使學生以教師為榜樣,主動克服練習中的困難,完成長跑練習。
顯而易見,教師從精神風貌、工作態度和言行舉止等方面,為學生做好示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在對教師一言一行的模仿中強化自身的修養,發展自身的道德品質,落實德育教學的要求。
在體育課堂上,當練習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時,學生也會呈現出不同的訓練狀態。所以,在指導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時,教師也要密切關注學生的練習情況,以便抓住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在提高體育技能的同時,有效形成優良品質。
比如,在組織學生練習接力跑的項目時,由于學生身體素質、運動潛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有的小組跑得快,有的小組跑得慢,還有的小組由于內部默契度不高,出現接力棒掉落的現象。在比賽結束后,教師通過觀察能夠看到,有學生對同伴抱怨,而被指責的學生要么與同伴發生爭吵,要么委屈地哭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及時對指責他人的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認識到接力賽是一個團隊活動,并不是個人的不足才導致比賽失利。同時,教師也要對被指責的學生進行安慰和鼓勵,讓學生平復自己的情緒,與其他學生一起探究失敗的原因。最后,教師再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認識到面對失敗的正確態度,以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失敗的情況時主動反思。
由上述案例可見,教師密切觀察學生的訓練情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指導,能夠讓學生結合當下的情況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改進,使學生在下次遇到同等情況時能夠秉承正確的態度,形成永不言敗的堅定信念。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帶來了極大便利,教師要主動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改良傳統的德育方式,讓高尚的人格情操成為浸潤學生心靈的甘泉。對此,教師應當做好活動的安排,并積極發揮現代教育資源的價值,以便德育之路更加順暢。

在學生練習體育運動時,學生會因為身體素質和體能的差異,最終造成兩極分化的結果。所以,為了做好德育教學,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教師有必要為學生創建互助合作的平臺,在學生之間營造互助的氛圍,以便學生在互相幫助中完成練習。
例如,在籃球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是否具有打籃球的經驗。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將學生分為有籃球運動經驗的和無籃球運動經驗的兩部分,其次,教師以“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為原則劃分小組,合理安排各個小組的成員,使每個小組中既有有經驗的學生,也有沒有經驗的學生,并將有經驗的學生設定為該組的組長。最后,教師為學生示范籃球運動的傳接球、三步上籃等動作技巧,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練習。在小組中,有經驗的學生能夠迅速掌握這些動作技巧中的精髓,快速熟悉這些動作,因此,這些學生就可以對組內的其他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同組學生探索打籃球的技巧,以便學生在相互幫助中不斷提高打籃球的能力。
不難看出,教師圍繞學生的不同情況,采用優勢互補的原則安排各個小組的成員,并為學生搭建合作學習的平臺,能讓學生在相互幫助、相互指導中,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不斷強化互助、團結的意識。
在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內容時,教師也要意識到德育內容是抽象的,教師無法用語言讓學生透徹地理解高尚品格的內涵,對此,教師應當主動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動態的學習內容,加深學生對高尚品格、民族精神的認識。
比如,在訓練跨欄跑的運動時,教師就可以借助2004年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的比賽,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在帶領學生練習跨欄前,部分學生開始出現放棄的跡象,對跨欄跑這項運動也沒有興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2004年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冠的視頻,使學生基于現場觀眾的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然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每一個優秀的運動員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長期訓練才達到這種狀態的,如果我們想要像劉翔一樣為國家爭光,那么我們就應當從現在開始努力訓練”,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更加主動地開展練習活動。
顯然,教師為學生播放2004年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比賽的視頻,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劉翔為國家榮譽積極向上、奮勇前行的精神,也可以讓學生思考背后的付出和努力,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練習跨欄跑的 動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課堂中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能夠讓體育課程變得更有深度,讓學生的訓練變得更加主動。所以,在之后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時,教師也要主動把德育放在關鍵位置,在不斷落實德育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彰顯體育學科的教育價值,促進學生高尚品格的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