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隨著初中英語教學理念的不斷發展,英語教學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要求發生了變化。從實際的教學來看,利用傳統教學資源難以切實地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因此,引入英語報刊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困境,闡述了將英語報刊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并提出了多元化的初中英語報刊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報刊;閱讀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金華(1983—),女,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成章初級中學。
英語報刊擁有十分豐富的閱讀資源,借助英語報刊能夠有效構建學生的圖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采用英語報刊與英語課本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有效拓寬學生吸收知識的渠道。但目前,部分英語教師依舊存在無法有效利用英語報刊進行教學,或沿用傳統閱讀教學方式的現象,因此,本文提出了將英語報刊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初中英語閱讀的重要性
現階段,部分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無法為學生提供自然習得語言的環境。學生要想了解國外人文等知識,一般需要通過閱讀的方式進行學習。有學者認為,利用文字資料相比于利用視頻、音像等資料,能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學生能否科學合理地使用文字資料,主要取決于他們是否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是檢驗學生是否具備一定學習能力的重要考量因素,閱讀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聽說讀寫四個方面[1]。
學生形成英語閱讀技能,體現在他們能夠結合英文文章內容,推斷文章的主旨并且理解文章的各個情節,進而結合自身思維認知推測整篇文章的結局;能夠利用各種方式拓寬自己的閱讀渠道,更加快速地尋找到所閱讀內容的關鍵要素;能夠在把握文章整體意思的前提下,學會結合一定的邏輯推斷生詞的含義[2]。從信息獲取的途徑來看,學生利用閱讀的方式能夠獲取將近90%的他們日常很難了解到的信息。可見,閱讀技能是學生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基礎。但學生如若沒有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技能,不但不能很好地拓寬自身的視野,還難以促進自身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3]。
近些年來,初中英語教學逐漸從原來的注重學生詞匯積累到現在的注重學生閱讀文章的能力、推理能力及實際運用能力等多種能力的提高。筆者認為,不論以何種方式開展教育,其目的都包括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所以,培養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在英語方面綜合發展的關鍵一環。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困境
在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新課改對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但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依舊存在部分學生閱讀能力較差,部分教師的閱讀教學環節無法匹配學生實際思維、認知能力等現象,這導致教師的閱讀教學不能滿足新課改的要求。
(一)學生缺乏一定的泛讀訓練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是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多種題材的文章。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初中學校的學生在一周的學習時間里僅僅能夠閱讀2—3篇英語文章,無論是閱讀量還是閱讀學習需求,都達不到相應的標準。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對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不盡相同,教師倘若不對學生開展泛讀訓練,僅為學生提供較少的閱讀內容,是無法切實有效地帶動全班學生提升閱讀興趣的,并且這會對后續閱讀教學環節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學生缺乏專業的閱讀技巧指導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少初中生的思維認知發展較慢。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開展初期,可能會存在一些學生閱讀能力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提高的現象。這就需要英語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其開展針對性的訓練。但從實際的教學來看,部分教師更注重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而忽略了為學生設置傳授針對性閱讀技巧的教學環節,這使得閱讀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此外,部分教師認為采用“題海戰術”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采用這一方式雖然對于已具備一定閱讀能力的學生來說可以拓寬自己的閱讀渠道,對于閱讀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來說卻并不適合[4]。
(三)教師沒有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當前不少初中學校教師過于追求學生的英語卷面成績。這一現象在這些教師的閱讀教學活動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如教師沒有落實閱讀教學目標,而僅僅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詞匯、語法的理解。長此以往,初中英語閱讀課就會變成詞匯、語法的訓練課,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5]。
(四)教師缺乏專業知識
閱讀教學活動不僅需要基于學生實際學習、思維以及認知能力開展,還需要英語教師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儲備。英語閱讀題材十分廣泛,涉及多個方面,教師倘若缺乏專業知識,事先沒有對國外的政治、經濟、人文、環境、飲食、風俗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解,則自然無法結合文章的核心內容為學生進行講解。這會導致學生難以憑借自身思維認知理解相關內容,同時會影響閱讀教學效率[6]。
三、將英語報刊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
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少初中生閱讀能力不強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教師的教學資源匱乏,僅僅利用課本為學生進行授課,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而閱讀教學內容不適宜則更加難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初中英語閱讀課程的資源開發是至關重要的[7]。
英語報刊通常是由具有較強時事性、趣味性且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所構成的,這些內容不會讓大多數學生感到陌生,或有距離感,反而能夠很好地契合學生的思維和認知水平。引入題材廣泛的英語報刊進行教學,不但能夠彌補傳統閱讀教學中知識結構不合理、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相脫節的不足,還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學習報刊文章中專業的語言表達方式,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很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8]。因此,利用英語報刊開展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發展方向。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以及走訪調查的方式,對一些學校教師的閱讀教學理念等指標、教師利用《上海學生英文報》開展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和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結合二語習得理論以及圖式理論,探究了如何利用英語報刊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如何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狀態,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構建最優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四、初中英語報刊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豐富內容圖式
根據圖式理論,部分學生雖然認識文章中的每個單詞,但依舊無法讀懂整篇文章的原因在于,他們沒有形成一定的內容圖式,無法將各種知識聯系到一起。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英語報刊,豐富內容圖式,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
例如,《上海學生英文報》為學生提供了關于國外電視節目、熱門電影以及一些當紅明星的時尚題材的內容。閱讀這些內容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上海學生英文報》還以國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為題材,介紹了豐富的知識。教師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閱讀學習,能夠在學生的腦海中有效建立起圖式結構,進而促進后續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完善語言圖式
有的初中生閱讀能力較差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他們在詞匯或語法學習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礙。語言圖式的構建是學生了解世界、進行信息傳遞的橋梁,學生倘若缺乏語言圖式,沒有學會運用詞匯和語法,則難以理解文章主旨。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完善學生的語言圖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每期英語報刊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摘抄,并結合自身思維認知理解這些內容,同時在文中涉及重難點詞匯和語法的地方進行注釋。采用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增加詞匯量,在腦海中構建科學系統的語言圖式。
(三)構建形式圖式
形式圖式的構建需要基于學生對不同文章體裁的理解。常見的文體有:按因果關系組織的文體、按時間順序描寫的文體、分類性描述文體、下定義說明性文體等。教師需要結合不同文體的文章,讓學生以精讀的方式仔細分析這些文章的結構特點。
以關于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一生的時間表的文章為例,這篇報刊文章的文體是按照時間進行排序的。為了完成“helped design and launch China’s _______”這道填空題,學生首先需要閱讀文章的主體部分,其次根據報刊左側的各種生詞以及下劃線區域所表達的含義進行選詞填空。
分類性描述文體通常是基于某一個人物或事件的,在這種文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繪制表格的方式,將相關人物或事件的各項特征描述出來。例如,在學生閱讀“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sika deer”這篇報刊文章時,教師要求他們從文章中尋找關于梅花鹿外形以及生活習性的內容,并將其填寫進表格中。教師只有在英語報刊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根據不同文體開展不同類型的訓練,才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領悟到不同文章的特征,在腦海中構建豐富的形式圖式,同時保障學生之后接觸到新的文章時可以快速分析出文章的文體,并套用相關的模型來解決各種閱讀方面的問題。
(四)將課本閱讀與報刊閱讀有機結合
常規的課本閱讀教學更傾向于精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礎詞匯和語法;而英語報刊閱讀教學更多是為了對學生開展泛讀訓練,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更多閱讀技巧。采用兩者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
英語課本中存在學生大都沒有接觸過的文章,并且往往沒有提供有關課文背景知識的故事,這使得部分學生難以理解課文內容。而借助英語報刊中關于該課文的閱讀內容,可以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及生詞的內涵。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相關文章為例,課本中的文章主要寫了袁隆平的研究成果,而沒有對袁隆平的生平進行描述,導致不少學生對其并不十分了解。而一些英語報刊中不但為學生提供了袁隆平事跡的新聞報道,還提供了關于糧食危機、世界各國農耕文化的文章。學生通過多渠道的閱讀,能夠更好地了解袁隆平及糧食、耕種方面的知識。
在課本閱讀與報刊閱讀相結合的教學中,由于《上海學生英文報》等報刊通常會提供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這些材料閱讀的難度不一,因此教師需要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將這些閱讀材料融入課本閱讀的讀前、讀中、讀后三個環節。以課文“The Olympic Games”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英語報刊中的“Changes for Athens and Beijing”等文章作為補充閱讀材料。學生需要通過將課文與補充閱讀材料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奧運會的相關知識。
(五)建立讀報檔案
教師在為學生提供英語報刊、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建立讀報檔案,記錄相關知識。學生每學完一篇英語報刊的文章,都需要摘抄其中的優美語句以及警句等,這些內容可以作為日后寫作的素材。同時,學生還需要在閱讀完一篇報刊文章后,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這篇文章的大意,以及自己的閱讀感悟。教師則需要全程參與學生的閱讀與練習過程,定期為學生提供有關閱讀內容的練習題,以此來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并且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閱讀,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借助英語報刊,通過豐富內容圖式、完善語言圖式、構建形式圖式等多種策略,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建立科學系統的知識模型,從而在閱讀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且根據文體等特點完成相關的閱讀習題。
【參考文獻】
[1]謝穎暢.基于核心素養背景探討初中英語報刊閱讀的教學實踐[J].文存閱刊,2021(24):103-104.
[2]魯詩嘉.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報刊閱讀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43(10):36-41.
[3]周華.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英語報刊閱讀教學實踐[J].英語教師,2020,20(11):180-182.
[4]張婷.賞“新”“閱”目:淺談英文報刊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J].校園英語,2019(39):210.
[5]韓笑.從培養興趣到提高能力: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英語教師,2020,20(03):102-104.
[6]張佩玉.英文報刊閱讀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以《21世紀英文報》為例[J].新課程導學,2020(26):33-34.
[7]孫巍.英文報刊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09):38-39.
[8]辜珠元.基于思維品質培養的初中英語報刊群文閱讀實踐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28):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