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
摘要:目的:探討全程人性化護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組采用全程人性化護理模式。結果:在護理質量評價上,較好和良好的患者,干預組為92%,對照組為64%;從心理改善程度來看,干預組占比為88%,對照組為56%;從護理滿意度來看,干預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為68%,兩組比較P<0.05,差異明顯。結論:全程人性化護理能夠提高護理效果、患者心理狀況和護理滿意度等,對于老年心梗患者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可以在臨床工作中廣泛進行應用。
關鍵詞:心肌梗死 ;人性化護理;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1 研究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患者的冠狀動脈持續處在缺血、缺氧的狀態,導致心肌細胞壞死,常見的癥狀有胸骨后疼痛、胃腸道不適、神志不清等,甚至會出現休克的癥狀為探究更適合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方式,特此選取50例患者進行分析,現護理結果如下: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患者的臨表現為心律失常、胸骨后疼痛、消化道不適等。對照組25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男12例,女13例,年齡66~84歲,平均年齡(74.68±3.06)歲;發病至就診時間0.50~9.40h,平均時間(1.83±0.14)h。干預組25例患者全程人性化護理:男13例,女12例。年齡68~83歲,平均年齡(73.95±3.77)歲;發病至就診時間0.60~9.20h,平均時間(1.79±0.15)h?;颊吣挲g、性別、發病至就診時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表現不同(2)年齡大于65歲(3)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1)既往嚴重心臟病,接受過心臟手術(2)患有其他嚴重循環系統疾病(3)不知情或拒絕入組。
2.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一是溶栓前護理:建立兩個靜脈通路,監測和記錄心電、血壓;二是溶栓后護理:幫助患者擺正體位,并告知要盡量避免翻身和大幅度的動作。
干預組患者是在常規護理基礎之上聯合應用人性化護理,護理方式如下:一是環境護理,定期開窗通風;擺放心肌梗塞方面的書籍、宣傳手冊,患者消遣時間并了解疾病的知識;二是心理護理,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進行疏導。組織和鼓勵患者參加象棋、太極拳等活動,告知患者家屬要多陪伴、鼓勵、支持患者,給予患者心理上慰藉;三是健康宣教,在院內開設心肌梗死的知識講座,包括心肌梗死的出現、預防、治療、術后康復、飲食等方面的內容;四是積極溝通,仔細傾聽了解患者的問題和訴求,并積極予以解決;五是從患者自身情況出發,指導其活動保持良好作息習慣。
2.4 評價標準
護理質量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評價表,由患者給予評分,共分20個指標,每個指標評分0-5分,總分60分以下為護理質量較差,60-80分為護理質量良好,80分以上為護理質量較好。
焦慮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按照中國的評分標準,焦慮自評量表標準分的分界值是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心理改善程度通過焦慮評分進行評定,經過護理后焦慮評分降低幅度大于15分認為患者心理存在改善。
調查問卷來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分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比較滿意度
2.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數據的統計描述為n(%),2組計量資料行t檢驗,數據的統計描述為平均值±標準差,當P<0.05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研究結果
3.1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價比較
通過護理干預,在評價較差的指標上,干預組與對照組分別為8%和40%,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差異明顯(P<0.05)。
3.2 兩組患者心理改善情況比較
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患者的焦慮狀況有所改變,干預組心理改善率為88.00%,對照組為56.00%,干預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
3.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干預組患者經過護理后滿意程度為100.00%,對照組為68.00%,前者明顯較高,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比較差異明顯(P<0.05)。
組別:干預組、對照組;例數:25、25;非誠滿意:15(60.00)、7(28.00);比較滿意:10(40.00)10(45.00);不滿意:0(0.00)、8(32.00);總滿意率:25(100.00)、17(68.00);X2為9.52;P為0.002。
4 討論
老齡人口增加,老年心肌梗患者也在不斷增多?;颊咭騽诶?、吸煙、飲酒、情緒激動等不用的原因發病,但都給生命健康造成了影響。為此,要做好治療中的護理工作,采用全程人性化的護理方式。一是提高護理質量,二是改善患者的心理情況,患者對疾病有清晰、明確的認知,三是提高護理滿意度,患者充分信任醫護人員,認可醫護人員,對醫護人員表示滿意,并且充滿感激之情。
參考文獻:
[1]段海琪,白璐,江淑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程個體化護理干預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9(16):219-220.
[2]李春紅.急性心肌梗死全程個體化護理對預后的影響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8,26(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