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雨佳 楊銘霞
摘要:心血管疾病作為當代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對于不同的患者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身體情況,讓患者不僅忍受著身體上的病痛,更要經受精神上的摧殘,此外心血管疾病與病人的心理往往存在一定的聯系,但又有一定的區別大部分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疾病,如心悸、心痛等現象,因此心血管疾病誤診率較高。本文將會從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評估的現狀,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進行闡述。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 心理評估; 現狀; 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R714.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2-01
【正文】心血管疾病最常見的心理障礙是抑郁心理障礙和焦慮心理障礙,一般是由于患者內心存在一定的焦慮導致的心理健康疾病。由于心血管內科身患疾病的患者較多,所以很多醫生一般會咨詢患者近期內心的感受,遇到的事情,家族是不是有關于心理方面的遺傳病等,進一步針對病人的心理疾病做出治療,讓患者能顧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即使面對病魔也能夠有戰勝疾病的勇氣,讓患者能夠更好地生活,促進患者治療。
一、目前心血管患者心理評估的現狀
當代患者的心理素質往往決定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引起患者心血管疾病有很多病因,比如患者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再加上時代的更新,人們在跟上時代步伐的同時也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壓力,,給患者造成很多焦慮感,久而久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會逐漸加重。尤其現在很多患者對于物質和精神都有很多要求,求治欲望非常強烈,過分地追求藥物的治療,對藥物有著明顯的依賴感,導致患者并沒有預期恢復得那么好,這樣不僅容易給患者內心造成影響,而且也會使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變得更加嚴重。此外當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內心承受壓力太低,一有什么病情就過分地擔心,缺乏一個好的心里素養,對于病情更是不能夠有效地承擔,經常會心煩氣躁、極易疲勞,甚至有的患者在遭受心血管疾病時總是臥床不起,沒有一個好的勞動來緩解自身的疾病情況,所話說“生病在于運用”患者應該有一個良好的體能運動,來幫助身體血管更好地擴張,同時運動也有助于放松心情,現在就是由于人們的生活太過于美好,經常對于飲食沒有什么控制,才會導致血液粘稠度高,運動力低,造成心血管疾病逐漸嚴重,長此以往,患者會出現心悸等情況。所以為了改善患者的身體素養,增強患者的心理素質,患者應保持樂觀的心態面對病情,適當地進行運動,讓患者心情愉悅,促進患者的體能發展,幫助患者能夠更好地獲得治療。
二、促進心血管患者心理評估的干預措施
2.1緩解患者的心理狀況,讓患者心情放縱
現在很多患者當面對疾病時,總是過于地擔心,認為心血管疾病是不治之癥,使得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經常身心疲憊,不能夠更好地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患者的心理情況得不到穩定,不能幫助患者在信念上從絕望變成希望,在面對病魔時患者的斗志更是變得較為脆弱,缺乏安全感,不能夠保持冷靜,長此以往患者的心理承受力逐漸降低。因此緩解患者的心理狀況,使患者的心情放縱對于患者的心理評估至關重要。
例如醫生可以經常和患者進行交流,穩住患者的情緒,讓其度過一個安穩期,改變患者的焦慮不安,幫助患者從意志上變得堅強,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此外醫生要加強對于患者的了解,針對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況采取進一步的治療,對患者進行耐心開導,安慰患者,無論是生活上還是疾病上醫生都要給予患者一定的幫助,讓患者能夠心情愉悅,減輕患者的內心壓力,這樣不僅緩解了患者的心理狀況,而且也能夠增進與患者之間的感情,幫助患者獲得更好地治療。
2.2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
目前大多數醫生對于患者的心理護理都沒有較高強度的責任心,尤其是對于抑郁患者,醫生缺乏對于患者的精心照顧,不能做到周到、熱情的護理工作,同時也改善不了患者的心理疾病,患者對于心血管疾病缺乏樂觀的心態,對于自身的疾病不能夠更好地發泄,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生活上,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都不能夠得到良好的改善,久而久之甚至會造成惡性循環,患者對于醫療會產生懷疑,不能有效地配合醫生工作,改善不了心血管疾病,因此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評估素養。
例如醫生要給予患者一定的鼓勵,讓患者對于生活充滿自信心和積極性,同時醫生要與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一定的溝通交流,讓患者的家屬能夠多多看望患者,家屬的態度往往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以及后期患者的恢復程度,患者應該時常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此外醫生對于患者的病情應該保持高強度的責任心,盡量滿足患者在心理上和生活上的要求,避免與病人產生一定的沖突。當然一個好的環境能夠更好地幫助患者加強心理承受壓力,因此醫生及護理工作人員要保持病室干凈整潔,讓患者能夠心情愉悅,長此以往患者就能夠對生活感受到希望,使患者的心理健康疾病得到更有效地治療。
2.3適當加強患者的運動,減輕疾病痛苦
現在很多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后期的治療過程中,總是不配合醫生,尤其是對于一些老年人來說,這種情況更是嚴重,子女心疼自己的父母,認為年紀大了不宜在通過運動來進行治療,這種與醫生治療方案相反的觀念,使得患者在后期的恢復程度大大降低,阻礙了醫生對于患者的治療,不能夠使患者更好地恢復。同時患者由于不能夠得到更好地治療,造成患者的身體體能逐漸下降,患者不能夠從運動中獲得快樂,增強自身的體能。
例如醫生可以采取既有效又能夠讓患者及患者家屬能夠接受的治療方案來讓患者能夠更好地進行治療,同時醫生也要和家屬及病人進行有效地溝通,讓病人明白運動對于身體的重要性,將休息與鍛煉進行有效地結合,促進患者更好地治療。
【結束語】綜上所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評估對于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影響,增強患者身體體能,緩解患者的內心壓力。此外醫生要針對患者的病情做出進一步的治療,幫助患者更好地改善心血管疾病,督促患者進行有效地運動,讓患者在運動中獲得快樂,與其它患者進行有效地溝通,增進患者之間的感情,從而使得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夠得到有效地治療。
參考文獻:
[1]潘振超,杜虹,谷小衛.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評估及干預措施[J].心理月刊,2020,15(2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