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順允
(廣西廣播電視臺,廣西 南寧 530022)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各項技術也在不斷完善。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節目的發展也開始進行轉型,以期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在當下傳媒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通過媒介融合來開展各項媒體工作。在黨和國家明確提出要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媒介融合的過程中可以使傳統文化元素與電視節目相融合,以此發揮宣傳和推廣的作用。但是現階段在進行融合與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對此,只有進行創新才能擴大傳統文化電視節目的受眾群體,讓電視前的人們通過觀看電視節目來了解和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1]。
融媒體是以信息技術作為主要的技術手段,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進行有效融合,進而所形成的一種全新的、以促進媒體行業發展為基礎的新型傳播媒體。融媒體能夠讓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實現優勢互補,并且以當下先進的信息技術作為支持,能夠加快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渠道、平臺以及媒體內容等方面的深層次融合,能夠將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勢進行疊加,使其在功能、宣傳模式以及商業價值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是現如今廣播電視傳媒領域進行創新的具體表現形式[2]。
融媒體當中的“融”就是將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在內容資源、傳播的方式上進行有效的融合。第一,將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設備、人才等資源層面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形成新老媒體同時服務的新局面;第二,能夠協調和權衡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關系,從兩者各自的利益出發,通過綜合性的分析,以優勢互補為工作理念建立一種互利互助、和平共贏的新型媒介關系;第三,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互幫互助、共同發展的前提下,能夠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引進了一些外國的節目,導致國內現階段在電視節目內容上出現了嚴重的娛樂化和同質化現象。為了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應該在融媒體發展和傳播的過程當中加強傳統文化的宣傳,這樣有助于讓國民通過融媒體這種新興的模式來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提升民族自信。
在融媒體時代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豐富。以往的主流媒體在形式上相對單一,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一些主流媒體也開始朝著自媒體和新媒體的方向進行轉型。以往人們獲取相關信息的方式比較被動,現如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在相應的移動終端自主地選擇信息。融媒體時代加快了自媒體和新媒體的發展,給以往主流媒體的宣傳和推廣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挑戰。如果傳統的主流媒體不能夠進行轉型和創新,就很容易被社會大環境所淘汰。在這樣的背景下,主流媒體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快轉型,在創新的道路上進行積極的探索。現如今娛樂節目繁多,在節目的內容方面同質化現象嚴重,有很多節目為了提高關注度在內容上過于低俗。但是在眾多節目當中,也有一些優秀的宣傳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例如人們耳熟能詳的《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這些節目一經推出,深受不同階層人們的追捧,并且掀起了一股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通過主流媒體在進行電視節目制作的過程當中,利用當下先進的信息技術來融合傳統文化元素,能夠給不同階層的受眾帶來一場絕美的視聽盛宴。這種創新和完善的方式,使得當下受眾更加愿意了解和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與以往一味的說教和灌輸有所不同,這樣的形式更易于讓人們接受。在融媒體時代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通常是互聯網,通過利用移動終端來觀看視頻,如果在進行電視節目的制作過程當中仍然采用以往傳統主流媒體的傳播與制作方式,那么單一、枯燥的內容很難在當下提高人們的關注度[3]。
現階段,科學技術的發展豐富了人們的娛樂活動內容,越來越多的媒體都開始根據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喜好來制作他們感興趣的娛樂節目,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使得目前很多媒體節目在內容的制作上都過于娛樂化。總的來說,娛樂化的節目在內容上能夠提高人們的關注度,但是從深層次進行探究卻沒有體現一定的內涵。有一些娛樂化的節目在一些環節中對受眾的價值觀念產生錯誤的引導。娛樂節目是人們在休閑和空余時間放松身心的一種精神食糧,不僅反映出了各種社會現狀,還間接體現出目前人們的精神狀態。隨著人們審美觀點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以往主流的娛樂化節目的關注度也開始下降,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節目,例如當下十分火熱的《中國詩詞大會》《開講了》等,這類節目通過在制作的過程當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體現出了現階段廣播電視傳媒行業在發展過程當中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堅持始終以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核心的理念。在內容的制作上,滿足現階段人們日常喜歡娛樂化內容的需求,制作出更多優秀的文化語言類節目。對于娛樂節目的發展,傳統的主流媒體以及新型的自媒體要進行創新,避免像以往那樣出現過多同質化和低俗化的情況,凈化現有的廣播電視傳媒行業,加快優秀傳統民族元素的傳播和推廣。
1.順應了民族文化發掘的潮流
雖然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國家的經濟實力得到大幅提升,但是文化軟實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增強。因此,怎樣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是現階段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我國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如何使它們得到世界的認可,需要進行深入的探究。對此,應該挖掘、探究優秀的傳統文化當中的核心價值,以此來塑造優秀的傳統文化形象。近些年來,通過對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分析與探究,人們將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精髓和核心元素進行加工和創新,與當下火熱的融媒體電視節目進行融合與發展,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潮流。例如,前階段十分火熱的《聽寫大會》《成語大會》等電視節目,深受人們的好評與追捧,這恰恰是對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中的精髓進行提煉、加工與傳播的最好的例證。
2.展現了民族文化原創的魅力
從當下國內的電視節目內容上來看,尤其前幾年火熱的選秀類節目,在節目的形式和內容上幾乎都是照抄于國外,很少有體現中國特色的原創節目,并且在節目內容的構成上,也很少有體現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節目。對此,我們應該意識到由于國內在電視節目的制作和內容的設計上起步較晚,因此,借鑒和移植國外優秀節目內容以及制作思路,能夠加快國內電視產業的發展,但是也必須要提高認識,在此基礎上通過融入傳統文化來進行創新。電視節目內容只是宣傳本民族文化工作當中的一部分,僅僅是借鑒、照搬國外電視節目的制作思路,很難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應該在引進和借鑒的同時,根據自身民族文化來制作在內容上能夠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的原創電視節目[4]。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上新了,故宮》《故事里的中國》給未來國內電視節目在內容的制作上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不僅能夠體現出我國在電視節目內容制作層面的創新,而且還充分地體現和弘揚了優秀的傳統文化[5]。
3.提煉了傳統文化的獨特內涵
從當下國內融合了傳統文化元素的電視節目來看,主要有《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故事里的中國》等。這些節目同屬于語言類電視節目,因此在進行電視內容的創作過程當中很容易出現形式與內容上的沖突,進而影響人們的喜愛程度和收視率,但是從目前的實際表現來看,這幾類電視節目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一經播出即深受人們的喜愛,這是由于在內容的表現形式上與人們日常生活更加貼近,關聯度較高,通俗易懂,使人們更容易接受,使得各個階層的受眾在觀看的過程當中都能夠產生親切感。
要想加快傳統文化元素與電視節目的融合與創新,就需要深度地挖掘傳統文化當中的精髓,增強在電視節目與傳統文化融合過程當中的原創性與互動性,這樣才能夠增強電視節目對于受眾的吸引力。第一,應該深入剖析傳統文化元素中可以對電視節目起到創新作用的內容,讓電視節目在內容的創作上以傳統文化的核心為主題,開展一系列的活動。例如能夠代表中國特色的茶道、手工藝、美食等文化符號,讓人們通過電視節目的觀看,不斷提高自身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可度。第二,要利用傳統文化元素來作為競技目標,提高人們對于傳統文化探索的參與度,不僅能夠在激烈的對抗和挑戰中提高收視率,而且還能夠使受眾通過競技與挑戰類活動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第三,深度剖析傳統文化元素當中的美,使其與現代藝術創作進行有效的結合[6]。
通過電視節目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能夠起到對現有的廣播電視行業進行創新的作用,可以根據受眾的喜好進行創作。在電視節目的內容上一定要充分考慮現階段受眾的需求,這樣才能夠使創作出來的電視節目能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首先,要對那些充分體現傳統文化元素的電視節目進行內容上的創新,利用當下先進的融媒體技術展示傳統戲曲、樂器、書法等傳統文化,以此來鞏固和吸引更多的受眾。例如《走進大戲臺》《百家曲藝》等等,這樣的節目在內容創作上通常以老年人為核心,并且涵蓋了多種戲曲,還包含了一些戲曲中的故事和名家講壇等,深受老年人的喜愛。其次,要根據現階段受眾對于文化的需求來開展相應的傳統文化類活動,這樣才能夠提高受眾的關注度。最后,要與現如今人們所熱捧的綜藝進行有效的融合,將綜藝中的各種游戲設定為體現傳統文化的內容,這樣能夠實現傳統文化與電視節目融合的創新,以此來吸引更多青年受眾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推廣中來。
在當下電視節目的制作過程當中融入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未來幾年一種趨勢,而要想獲得成功,需要在融入的過程中對電視節目在形式和具體的內容進行調整,讓電視節目的內容變得更具有挑戰性和競技性,要對現有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有效的整合,不斷豐富節目中的活動,以此來增強電視節目的競爭力。第一,在進行電視節目內容制作的過程當中,應重點關注受眾的情感,根據受眾情感的變化來提高對于傳統文化元素的關注度;第二,要針對電視內容以及人們所喜歡的電視內容形式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新,豐富傳統文化融入電視節目的具體內容,例如創建訪談類、益智類、紀錄片等新形式,來加深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第三,要利用當下火熱的融媒體形式,例如直播、互動等給受眾提供精美絕倫的傳統文化盛宴。
在融媒體時代下,要想增強電視節目的競爭力,需要打造電視節目的品牌。在進行電視節目品牌創新的過程當中,可以適當融入傳統文化元素,要在內容制作的細節層面突出傳統文化,加強電視節目內容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碰撞。第一,對主持人的服飾進行創新,使其融入更多體現傳統文化元素的標識,并且在電視節目的開頭、結尾以及字幕中適當添加含有傳統文化的內容;第二,可以在電視節目的拍攝過程當中,選擇能夠突出和體現傳統文化氛圍的場所,并且要在節目過程當中適當穿插對于傳統文化的講解,這樣能夠給受眾帶來更多來自傳統文化元素方面的視覺體驗;第三,還可以根據傳統文化元素中優秀的故事對電視節目進行二次創作,加強和宣傳一些具有地域性的傳統文化符號,與當地一些關注度較高的電視節目品牌進行有效、融合,通過這樣具有創意的內容創作,進一步加深人們對于傳統文化元素的了解[7]。
由此可見,融媒體時代給傳統的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挑戰和困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往的廣播電視媒體要想進行轉變,就要運用和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使其與當下的電視節目進行融合,通過融媒體讓人們了解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不僅能夠滿足現階段不同階層的受眾對于電視節目的需求,而且還能夠起到宣傳和推廣傳統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