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一梅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柳樹鎮中心小學,甘肅 蘭州)
小學階段的教育與其他階段不同,這種不同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上,更體現在學生主體上。相較于其他階段的學生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是剛剛接觸學習,也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和學習模式,一切處于啟蒙階段。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層次,教學方式上也要注重多樣性和趣味性,這樣才能實現有效的教學。小學語文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不管是在對學生字、詞、句、段、篇方面的訓練,還是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方面的提升,都離不開閱讀,因此閱讀是語文課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做好閱讀教學在某種程度上也就做好了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閱讀教學,選擇小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再圍繞相應的閱讀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活動有序開展。同時也要確保教學內容和形式符合小學生的特征,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使預設的教學目標達到良好的效果。
在學科教學中,想要優化課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就應該認真研究教學,分析當前課堂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同時結合相應的問題對照課堂內容,探究其中的原因,然后針對當前的教學問題進行優化和改革,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水平[1]。
綜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教師閱讀教學各環節時間分配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拓展延伸。因為語文學科的特殊性,語文包括寫作、拼音、字詞、朗讀等多個方面,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會將這些模塊分開教學,而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每個模塊分開之后,各自占用了時間,導致閱讀教學的時間不夠,學生很少有自主閱讀和思考的時間,同時也不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合理地安排閱讀時間,影響閱讀效果[2]。但事實上,語文學科的各個環節之間聯系緊密,不可分割。以閱讀和寫作為例,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教師可以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充分融合,通過讀寫結合的模式提升閱讀教學效果。而想要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研討,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學習效果會更好。當前很多學生并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缺乏閱讀興趣,加上教師忽視了這方面的引導,導致學生被動地參與語文閱讀的學習。教師是影響教學質量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很多教師采用的教學形式陳舊,教學內容比較單一,課堂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3]。另外,語文課堂時間有限,分配到閱讀教學的時間更有限,然而閱讀是持續性的活動,想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需要幫助學生不斷地積累閱讀量。針對這種情況,做好課外拓展閱讀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課外拓展閱讀將課外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也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學習效果也會更好。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下意識地將所有精力放在課內閱讀教學上,缺乏課外拓展性閱讀的時間,也沒有做好相關的閱讀教學指導,導致學生的閱讀需求得不到滿足,閱讀能力提升和閱讀效果欠佳。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各科教師都在關注教學改革和創新,也開始嘗試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對課堂進行優化。所以在當前背景下,優化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4]。
首先,加強閱讀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在素質教育中,“多讀書、讀好書”是課程改革要求之一,學生閱讀量的積累不但可以提升閱讀能力,更是保證語文知識學習效果的關鍵,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非常必要。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提升學生的讀書水平和閱讀能力培養,然后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教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他們能主動去讀書,享受讀書帶來的樂趣。
其次,強化閱讀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5]。這些年來,國家提倡減負增效,學生學習時間有限,而想要更好地提升閱讀教學效果,就要達到一定的閱讀量,量的積累能達到質的變化。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想要增加閱讀量,就需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而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加強針對性閱讀指導非常重要,教師要經常開展閱讀活動,通過具體的閱讀內容指導學生如何閱讀,用什么方法閱讀,久而久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閱讀速度自然會得到提升。
再次,加強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的培養非常關鍵,它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所以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需要改變教學理念,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引入相應的教學方式,同時也尊重學生的需求,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一步提升閱讀教學效果[6]。
最后,學生在參與優化后的閱讀課堂時,自身的閱讀技巧能夠得到鍛煉和提升。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小學生掌握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加強閱讀教學,重視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在長期的閱讀實踐訓練活動中自然會掌握更多的閱讀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教學改革,“雙減”政策在全國落實,倡導減負增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想要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需要在觀念上進行轉變,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創新,優化閱讀教學的策略,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以往教育思想中,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進行閱讀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方法單調、對學生的問題不關注、缺少教育指導等成為普遍現象[7]。進入新時期,在進行閱讀教學的同時,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局限性,然后緊跟時代發展,將更多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引入閱讀課堂中,讓閱讀語文課堂更加新穎,也更具備自己的特色。除此之外,教師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還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給學生留下自主閱讀和思考的時間,可以導入一些與閱讀文章相關的內容,豐富閱讀內容,創設完整的閱讀情境,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將情感代入文章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隨之提升[8]。除此之外,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電子白板讓學生擺脫對教師的依賴,獨立完成閱讀。同時還可以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引入更多小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模式,打破傳統語文閱讀課堂的束縛,讓閱讀更具趣味性,從而進一步提升閱讀教學效果。例如,在《日月潭》教學中,因為地域的差異,加上小學生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和家里,多數學生并不知道日月潭,所以對日月潭沒有具體的概念,學習的時候很多學生就很難代入進去,閱讀效果也比較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先用一段介紹日月潭的視頻作為課堂導入,讓學生一邊觀看日月潭的美景,一邊了解日月潭的由來,學生的閱讀欲望被激發出來,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朗讀,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閱讀狀態。同時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印象,日月潭在學生看來也就會更加直觀、形象,閱讀效果更好。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外的時間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風景名勝的紀錄片,拓寬學生的視野。
任務教學模式屬于新型教學模式的一種,這類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明顯的區別,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的教為主,而任務教學模式則更加重視學生的學。教師在落實任務教學模式的時候,通常需要根據相應的閱讀內容設計相應的閱讀任務,然后以任務作為引導,讓學生在閱讀學習的時候,通過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高,對文章的認識和理解也會更加深刻[9]。教師為了更好地優化課堂,首先需要主動、深入地研究文章,明確文章的重點,同時制訂相應的閱讀目標,圍繞閱讀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其次,需要了解學生當前的情況,包括綜合素質和能力等,保證選擇的閱讀教學任務符合學生的需求。最后,就是將任務教學模式落實下去,教師做好指導,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閱讀學習。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文章的閱讀要求不同、內容不同,需要的閱讀方法也就不同,所以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去改變自身的理念,做好教學引導,尤其是在運用閱讀方法的時候,要充分利用教材進行整合和分類。不同體裁的閱讀素材運用的閱讀方法也不同,教師要加強方法的對比、引導和運用,鼓勵學生嘗試在不同的閱讀環境和閱讀要求中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更快、更好地閱讀,提升閱讀效率。例如,在《灰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確定文章的重點內容,然后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將重點內容列為精讀任務,同時讓學生嘗試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結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還可以設計一些具有研討價值的問題進行思維引導,如“同學們在閱讀文章后,可不可以告訴老師,列寧到底喜不喜歡小灰雀?為什么?”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的閱讀更具針對性,閱讀效果也會更好。同時學生在完成任務并且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還能有效地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閱讀過程中,多角度的碰撞更能夠激發思維的火花,學生往往也會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10]。所以教師需要以閱讀收獲作為基礎,然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突破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局限,將單一的知識傳輸變成一個動態輸入的過程,這個過程不但有趣,而且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思維的成長。而教師在鼓勵學生討論交流的時候,一方面需要給學生留下討論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思考。另一方面也需要掌握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的閱讀收獲,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可以抓住重點,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效提升語文能力。譬如,教師指導《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先讓學生朗讀,然后在學生朗讀時創設相應的生活場景,將學生的情緒帶入閱讀中,然后設計相應的問題進行引導,如“如果你是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你會點燃火柴取暖嗎?”“小女孩點燃火柴之后,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心情?”讓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交流互動,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更好地保證閱讀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學習新型閱讀模式;引入任務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以閱讀收獲為基礎,引入討論交流模式等方式,不斷地優化語文閱讀課堂,讓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更加符合小學生的需求,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也就更愿意主動參與閱讀學習,同時還能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和快樂,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