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冬梅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學院 江蘇南京 211170)
航海教育實質上是一個具備突出特點的行業,在航海人才素質要求方面,身體素質是重要前提以及基礎,專業技術素質是重點,而心理素質是保障。在航海工作之中,心理素質發揮著協調人際關系、保持優良工作狀態的重要作用,所以培養航海類專業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對于海上工作來講,其具備一定的艱苦性,并且海洋環境也具備一定的特殊性,要求海員具備敏捷的思維、堅韌不拔的品德,在文化、信息、知識等諸多方面擁有濃厚的興趣,可以更好地進行自我調節,具備幽默開朗的心理素質。基于此,對于航海類院校來講,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之中,應當參照行業人才的要求。最近幾年,航海教育在理論知識教育、身體素質教育等諸多方面均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但是關于海員的心理素質培養一直是一個弱項,若想真正落實航海人員的心理素質教育,那么必須強化心理素質教育,積極開展一些關于心理素質培養方面的課程。另外,若想從本質上調整海員的心理素質,那么還應當在思想上進行教育指導,對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優化改進,確保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得到貫徹落實,并發揮實際作用。
對于海上工作來講,其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對海員心理素質的要求相對比較高,總體來講,需要海員具備堅強、果敢的意志品質,具備優良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海上工作也非常艱苦,具備較高的風險性,所以海員還需要具備堅強的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等,以便更好地面對大風大浪,在困難面前做到百折不撓。由于海上自然條件較為復雜、惡劣,隨時均有可能發生機器故障、火災等意外事故,若想在一些危急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并做出果斷的決策,找出故障所在,要求海員不但要擁有精湛的航海技術、快速的應變能力,同時還應當具備果斷的意志品質。
船上的自然環境較為惡劣,船員需要整天生活于狹小的空間,生活較為單調,同時還會受到振動、噪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船員的心理情緒極易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船員在心理方面容易出現躁動、情緒低落等問題,甚至會由此產生思家的情緒。若須進行長航線行駛,船舶長時間不靠岸,那么船員的此種情緒將會越發突顯,對于這些不良情緒而言,若無法及時得到排解,將會漸漸發展成為船舶航行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因此,對于職業船員來講,要保持穩定的情緒,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進而保障船舶的安全穩定。
優良的人際關系可以使人們相互幫助、相互諒解,提高人們的安全感。同時,還可以與他人獲得一致性以及共同性,防止產生過分孤獨的問題。因此,良好的人際關系在維護心理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一名海員來講,能否妥善處理人際關系非常重要。長期生活于船上,信息閉塞,與親人的距離較遠,朋友圈子非常有限,若自己的溝通交流能力較弱,那么更容易產生不良情緒,無法排解自己心中的郁悶之情,所以船員還應當具備較強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
首先,在教育教學內容方面,無論是純理論課程,還是純技術課程,均可以通過舉例的形式融入一些心理素質教育方面的內容,充分發揮理論知識以及技術的作用,并將其應用于特定場合以及情境之中。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根據理論教學工作,有意識地開展一些航海實踐方面的活動,在對理論應用進行講解的過程之中,對自我戰勝、認識發現等心理活動進行剖析,強化學生自我分析能力、判斷能力等。另外,教師還應當選取一些實踐案例進行講解,從側面對沉重灌輸一些心理素質方面的知識,進而引起學生在心理素質方面的重視度。
其次,在教育教學方法方面,可以引入應用范圍較廣的啟發式教學模式,由原本的教會學生漸漸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對相關問題進行剖析,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強化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另外,對學生進行心理訓練時要對各方面問題進行妥善處理,以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承受能力。
最后,充分應用航海實例,注重實踐教學工作。在航海教育工作之中,擁有諸多航海實踐方面的成功案例以及失敗案例,這些實例可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航海經驗,極大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較強的自信心。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航海模擬試驗,讓學生身臨其境,學會獨立思考,并獨立對相關問題進行處理,以此鍛煉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利用此種反復訓練的形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還能夠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
對于航海類學生來講,可以利用開設心理教育課程的形式來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可以將一些心理素質方面的教育內容與教育教學內容融合,加強校園文化引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進一步教育教學方法。學??梢越Y合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需求,把航海心理素質教育、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教育進行深度融合,特別是在文化素質教育培養方面,把文化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進行關聯,確保文化素質教育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推動作用。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文化素質教育包含多方面內容,如社會、人文、自然、倫理等,可以將心理素質教育方面的內容與之融合,并將其分別編排在4 個學年計劃之中。由于文化素質教育內容非常廣泛,并且航海教育課程壓力非常高,文化素質教育的形式除了開設選修課之外,還可以增設業余生活指導、知識講座等,實現課外學習以及業余學習的目的,同時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合理化、完善化的考評分析機制。對于文化素質教育來講,其核心目的是讓學生利用不同的形式開展學習,構建一種廣泛、深入的文化根基,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確保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在此基礎之上構建一種平等、信任、互助的人際關系。另外,對于文化素質教育工作來講,其功能是潛移默化的,由知識的積累漸漸上升為素質的提升,并由此實現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該種素質在學生后期走向工作崗位發揮著重要作用,學生將會受益無窮。
引入體驗式學習模式,通過案例教學、情境模擬等諸多教育教學手段,積極開設航海心理素質訓練課程,以此培養學生擁有優良的心理素質。對于航海心理素質訓練來講,一方面要使學生深入、全面地了解心理素質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識,認知自我、調節自我,始終保持優良的心理健康;另外一個方面,還應當注重與航海職業特征進行融合,強化學生勇敢果敢、情緒穩定、善于交流的心理素質。航海心理素質教育課程不但要包含理論課程,還需要增設一些實踐實習課程,比如建設相應的模擬場景,設定一些航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讓學生身臨其境進行處理,以此強化學生臨危不懼、勇敢果敢的能力,切實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另外,對于船員來講,其生活空間非常狹小,工作內容也非??菰?、乏味,導致船員極易產生一些不愉快的情緒,此種情緒有時會導致船員心灰意冷,工作效率也會隨之降低,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在學校期間,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例如書法、音樂、攝影等,使船員掌握一項基本的特長,以便豐富后期在船上的生活,開拓自己的生活面,陶冶情操,更好地排泄自身的不良情緒,感受更多的快樂,以便使自身更加熱愛工作、熱愛生活。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環境之下,航海類專業學生的心理素質與航海類院校教育教學質量存在直接關聯,學生的心理素質實質上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重要體現,所以航海類院校要高度注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工作,通過多元化、科學化、高效化的方式積極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在培養航海類學生心理素質的過程之中,航海類院校應當結合航海類專業學生的基本特征,高度注重學生的心理素質,將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強化關于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把心理素質培養工作與教育教學活動深度融合,充分突顯出心理素質培養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航海院校在開設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修養課的過程之中,不管是在形式設計方面,還是在授課內容方面,均應當結合具體工作需求、社會發展特點等,突出針對性以及特色,只有這樣才可以培養出技術能力強、心理素質強、道德品質高的優秀航海人才,進而推動中國的航海事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