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如劍



黃淮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于2016年,主要承擔全校本專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本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的培養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等工作任務。5年來,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辦學治院中守正創新、奮勇前行,持續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
提高政治站位,著力構建新機制
堅持黨委全面領導,構建思政課建設大格局。一是將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第一學院”優先建設和重點建設,學校成立由黨委書記、校長擔任組長的馬院和思政課建設領導小組,學校黨委會、校長辦公會定期研究馬院和思政課建設與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難題。二是創新體制機制,堅持黨委全面領導,馬克思主義學院具體實施,宣傳部、教務處、人事處、財務處等各部門協調聯動,在機制、政策、資源和經費上給予充分保障。三是建立學校黨委書記聯系馬院,其他學校領導聯系1—2名思政課教師的工作機制。學校領導采取隨機聽思政課,每學期上講臺給學生講授2—4學時思政課等方式,加強了學校黨委對思政課教學的領導和指導。
堅持高質量黨建引領,助推馬院事業高質量發展。近年,學院黨委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四個意識”導航、“四個自信”強基、“兩個維護”鑄魂,認真落實學校出臺的《中共黃淮學院委員會關于推進新時代學校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找準支撐點。以近年開展的主(專)題學習教育活動特別是2021年的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二是突出關鍵點。不斷提升組織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三是把牢根本點。全力落實好各級特別是學校的決策部署,推動學院各項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堅持多措并舉,實現提質增效
實施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攻堅行動,配齊建強教師隊伍“主力軍”。學院牢牢抓住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這一關鍵,打造出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一是配齊思政課教師數量。通過內培外引、招錄補充、校內轉崗、兼職特聘等方式,解決好思政課教師缺口問題,配齊配強配優思政課教師隊伍。2021年,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招聘的方式引進博士和優秀碩士7人,專任教師總數近70人,學校思政課師生比達到1∶350的要求。二是優化思政課教師隊伍結構。建立以專任教師為主、優秀政工干部為輔、黨政領導和社科專家等為補充的多元師資體系。三是加強思政課教師培訓。持續實施融理論學習、專題研修、集體備課、實踐考察、教學競賽為一體的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程。2018年以來,已有30余人次參加了各類骨干教師培訓計劃或實踐研修。
下好課程體系建設一盤棋,堅守筑牢課程建設“主陣地”。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建好辦好意義重大。近年,學院堅持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紅色資源、“四史”教育全面融入思政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體系之中。一是聚焦理論課程。嚴格按照教育部思政課建設標準安排教學計劃,保證學時和學分,統一使用“馬工程”新的統編教材。同時,按照《黃淮學院課程建設管理規定(試行)》,教師自主開發設計的教案、課件、案例、線上習題庫等教學資源作為補充,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深度轉化。二是做實實踐課程。將社會實踐列入本科思政課必修學分,建設思政課實踐基地,打造以經典研讀、基地研學、課內實踐、社會調查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教學模式。三是建設網絡新課程。積極推進新技術與思政課深度融合,全面推行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2020年,學院教師把抗疫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先后共提煉出10余個主題,制作了20多個教學課件和視頻,并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1門課程獲抗疫期間河南省本科線上教學優秀課程二等獎,4門課程分別獲得校級線上教學優秀課程特等獎和一、二等獎,2名教師獲2020年度河南省優質網絡思政微課大賽三等獎,1名學生制作的《信仰挺起的脊梁》在教育部第四屆“我心中的思政課”展示活動中獲優秀獎。2021年,黃淮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2門課程獲批為河南省一流課程建設點。
立足提升立德樹人實效,用好用活課堂教學“主渠道”。學院利用“互聯網+”教育,打造集多媒體教室、慕課教學、超星學習通等空間于一體的智慧網絡課堂。在課堂教學中,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堅持問題牽引、案例助力、教師導學、師生互動,采用專題式、討論式、探究式、案例式、體驗式、線上線下混合式等各具特色的教學方法,從課堂形式的改變上重塑教學環境,從教學內容與方法創新上重塑教學形態,不斷激發課堂教學活力,打造思政課學習共同體。同時,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新、以賽促強,以各級思政課教學技能大賽為抓手,推動教師隊伍提質賦能和思政課實效提升。
勇于開拓進取,奮力再上新臺階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意見》為推動高校馬克主義學院在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黃淮學院馬克主義學院將進一步提高站位,凝聚共識,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
著力推動思政課的建設與改革更有深度。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思政課提質增效的制勝秘訣。目前,學校在制度設計、資源配置等各方面給予學院建設很大的支持和傾斜,學院將辦好思政課作為首要任務,持續聚焦理論主課堂,做實實踐大課堂,建設網絡新課堂,用情用力打造一流思政“金課”;通過有效深化改革創新,讓講授課堂更加“活起來”、實踐課堂真正“動起來”、網絡課堂不斷“熱起來”,有效提升思政課的鑄魂育人成效,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特別是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進教材、進課堂,更進學生頭腦之目的。
著力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更有高度。學院不僅要始終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還要永遠追求“在馬興馬”。要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闡釋,著眼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著眼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深入廣泛地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把學院打造成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高地,并用研究成果更有力支撐和服務思政課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
著力推動思政課教師在奮發有為上更有熱度。事業蓬興,人才為要。學院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廣大思政課教師追求卓越、勇爭一流的努力。學院黨委將進一步教育引導思政課教師充分認識新形勢下自身的價值使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不渝之情、執著之愛,做到“一次選擇,一生作答”;使教師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教學內容研究、教學實效提高和學院事業發展上,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向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譜寫新篇章。
(作者單位:黃淮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編:向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