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魁
摘要:伴隨新課改進程的進一步推進與深化,技師學院應承擔起為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培育所學人才的教學重任。其中中藥炮制學士中藥學專業中的必修課程,為充分發揮該課程的育人功能,教師需積極探尋新穎且有效的教學方式。其中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深得他們的認可與青睞,為此,教師需在“以生為本”這一理念的引導下構建高效課堂,優化課程設置,從而能夠切實提升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質量。本文以筆者教學經驗為切入點,提出能夠彰顯學生課堂地位的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路徑,以期對相關教學者有所裨益。
關鍵詞:以生為本;中藥炮制學;教學改革
一、制定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計劃
一方面,教師在正式授課之前,應先明確課程目標,為此,教師不僅要考慮到專業特色和課程內容這一因素,還應關注學生的認知層次、理解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從而能夠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即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中藥炮制理論知識,還應鍛煉他們的傳統炮制技術。另一方面,教師還需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充實教學內容,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需提高對實踐教學的關注度和重視度,適當調整實踐教學課程比例,必成這理論為基礎、工藝為主線以及原理為核心的原則來開展教學活動。針對中藥炮制學而言,教師需著重講解中藥炮制的基本理論、傳統工藝以及功能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突破理解炮制原理的學習瓶頸,最終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
二、實現中藥炮制學課程理實統一
結合筆者的實踐調研可知,多數院校在開展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時,多是以理論授課為主,比較忽視實踐教學,因此,使得一些學生無法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進而降低他們的課堂參與熱情甚至還會導致他們產生抵觸心理,最終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效。眾所周知,中藥炮制技術是一門獨具民族特色的傳統技藝,屬于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中藥炮制技術,教師需在完成基礎授課任務的基礎上,開展實踐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融入現代實踐中,以此來提升他們的內化能力和遷移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需求來適當增加實踐類教學內容,盡量做到理論授課和實踐訓練同步開展,這樣,不僅能夠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實踐性,還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夠全神貫注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三、開展信息化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
基于中藥炮制技術的特殊性,教師很難將這一技術中涉及工藝細節和操作步驟完整地表述出來,并且由于實踐課程安排有限,因此,使得學生對中藥炮制學的認知和理解不夠深刻,對中藥炮制技術的掌握也不夠熟練,最終無法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鑒于此,教師可以大膽引進先進技術來輔助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可以借助多媒體、投影儀等技術來幫助學生直觀、立體地觀察中藥炮制的整個操作過程。或者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搜集豐富且優質的微課資源,比如在講解中藥飲片生產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含有實操技術講解、企業生產流程以及飲片生產機械展示等內容的微課資料,從而能夠使得學生直觀了解中藥飲片的生產流程,最終豐富他們的課堂體驗與感知,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
四、中藥炮制學課程中融入特色工藝
教師需在實踐教學中向學生滲透以下思想,即中藥炮制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種文化,并且這種文化是極具地域性的。針對中藥炮制技術來講,會因為地域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中藥炮制技術和理論,并在長久的傳承和發展中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中藥炮制體系。為此,教師需引導學生充分意識到弘揚和傳承中藥炮制技術是中醫學專業學生不可推諉的重要責任。教師在開展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時,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理論原理和炮制技術,還需使其了解不同地域的不同炮制特色,為此,可以從以下兩點著手分析:一方面,學校需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比如舉辦區域性中藥炮制技術大賽,其中可以是知識競賽,也可以是實踐比賽。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人數相近、實力相當的學習小組,并給不同的小組分配不同的區域研究任務,使得他們在搜集炮制發展歷程、炮制技術的過程中感知中藥炮制技術的魅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為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趨勢,技師學院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師需及時轉變教學思維、更新教學理念,秉承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來探尋優化課程教學成效的有效措施,其中可以通過制定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計劃、實現中藥炮制學課程理實統一、開展信息化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中藥炮制學課程中融入特色工藝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能夠幫助他們夯實基礎知識、鍛煉時間技能,使得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凱,張振凌,李紅偉,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中藥炮制學》教學實踐中的貫徹與實施[J].教育現代化,2019,v.6(57):92-93.
[2]劉蓬蓬,史輯,高慧,等.以“學生為中心”的中藥炮制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藥學研究,2021,40(8):3.